張磊 吳浩怡 竺琴
摘? ? 要:文章闡述了大型儀器實驗室開放共享的必要性和主要特點,分析了高校建設安全實驗室的絕對性,探討了確保大型儀器高效安全的管理措施,即通過融合思政教育創建校園安全文化、建立科學高效的大型儀器開放共享及安全管理制度、統籌建設線上共享服務平臺、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開展全時共享管理策略,提高大型儀器使用效率和提升服務質量。
關鍵詞:開放共享;實驗室安全;思政教育;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3)03-0026-03
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提高高等學校裝備水平和辦學質量,國家借助外資引進了大批精密儀器設備,并配備了一批技術水平一流的實驗技術人員,籌建了早期的精密儀器使用平臺和分析測試中心。經過近40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大型儀器設備極大地改善了高校的實驗技術手段,大型儀器實驗室建設和發展為提高高校教學、科研質量及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1]。
近年來,由于國家“雙一流”高校建設重大戰略決策的貫徹和穩步推進,進一步建設和完善大型儀器平臺或實驗室成為各大高校爭相努力的方向,大型儀器平臺或實驗室建設已成為評判高校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及綜合實力的重要因素之一[2-3]。隨著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的持續購置、數量不斷增加、功能日漸完善,迫切需要轉變過去的純粹紙質化的低效管理方式,積極探索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手段,對大型儀器設備進行科學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務水平。如何科學管理大型儀器實驗室,高效使用大型儀器設備,提供絕對安全的實驗室環境,將直接影響到高校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研創新的成果和質量,也已成為各高校目前面臨和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大型儀器共享使用和安全管理的角度出發,闡述了大型儀器實驗室開放共享的必要性和建設安全實驗室的絕對性,討論了基于思政教育融合創建“平安校園,安全實驗”的大型儀器平臺文化及建設科學高效的管理制度,統籌建設線上共享服務平臺,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開展全時共享管理等策略,多措并舉促進大型儀器設備的高效利用,最大限度提高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和提升服務質量,為教學和科研保駕護航。
一、高校大型儀器開放共享的必要性
對于高校大型儀器及國有資產,國家多個部委一直在積極推進管理改革措施,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的政策和管理辦法。早在21世紀初,教育部就頒發了《高等學校儀器設備管理辦法》,并隨后建設了“高等學校儀器設備和優質資源共享系統”,這些舉措均表明,國家在努力積極推動全國高校科學儀器設備開放共享[4]。到了2015年,國務院又發布了《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為此,各大高校基于本校實際出臺了一系列大型儀器開放共享使用辦法,進一步推進了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向社會公眾開放,實現了科技資源的有效配置[5]。
近幾年,隨著高水平大學建設及“雙一流”高校建設的極大推進,高校大型儀器平臺或實驗室建設也大步邁進,大型儀器采購數量持續增加,采購周期變短,導致部分設備由于缺乏前期調研、盲目購置、急于驗收、信息不暢、使用不當、后期維護困難等諸多原因造成重復購置、使用率偏低、管理混亂、評價低效、閑置廢棄等現象。而且很多大型儀器具有跨學院、跨學科、精密性高、共用性強的特點,迫切需要高度統籌協調的管理方式和高水平的儀器操作人員。因此,制定科學合理的大型儀器管理辦法,建立開放共享的使用機制,加強實驗人員的培訓以及團隊的建設,對提高大型儀器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校大型儀器安全管理的絕對性
高校實驗室安全絕對是第一位的,對于實驗室工作,每個人必須謹記:安全第一,警鐘長鳴,珍惜生命。
對于生化環材(生物、化學、環境、材料)專業的學生來說,實驗教學是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而實驗室是實驗教學的主要場所,實驗室一旦發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都是極其慘重的。2022年4月20日,中南大學一實驗室發生爆燃事故,該校一位博士生在事故中大面積燒傷;2021年10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實驗室發生爆炸引發火情,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傷,傷亡慘重;2021年7月27日,中山大學藥學院發生實驗室安全事故,一博士生被炸裂的玻璃碎片刺穿手臂動脈血管;2021年3月31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發生反應釜高溫高壓爆炸,事故造成3名學生死亡。
高校實驗室的安全隱患,主要包括環境隱患、儀器設備隱患、試劑隱患、人員操作隱患等,每一種安全隱患都不容忽視,極其重要[6]。對于大型儀器實驗室來說,前三種隱患,如狹小的實驗室空間、雜亂潮濕的實驗室環境、不規范的儀器擺放、不合理的實驗室規劃、試劑的存放、使用、排放等都可能造成儀器故障甚至安全事故。同時,由于越來越多的儀器需要自主上機,不再配有專業的儀器操作人員,并且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會有部分跨學科、缺乏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的操作者,由此帶來技術失誤引起的安全問題也愈發增多。因此,為了保障實驗室安全,需要推行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護措施,提高使用者安全意識和實驗操作技能,建立事故的預防和應急處理辦法。
高校實驗室安全責任重如泰山,如何在師生的學習工作中培養科學的安全素養,樹牢安全理念,提高安全意識,規范安全操作,對持續提升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安全管理水平,創建實驗室安全長效機制非常重要。
三、高校大型儀器高效安全管理措施
(一)融合思政教育創建“平安校園,安全實驗”的大型儀器平臺文化
文化建設對高校師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有著深刻的導向作用,在創建“平安校園,安全實驗”校園文化過程中融合思政教育更易于營造安全、舒適、和諧的實驗室氛圍。首先,將思政教育融合實驗室安全納入大一和研一新生入學教育。從人文教育、法制、道德、時政等思政模塊講授安全教育,在學生心中種下“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的種子,將安全意識根植于學生心中,樹牢“安全第一”理念[7-8]。學校每年組織學生開展實驗室“安全文化月”活動,通過征集口號、宣傳標語、發布微信公眾號、安全文化競賽等多種形式宣傳和推廣安全理念,讓“珍愛生命,快樂實驗”“健康生活、綠色低碳”“和諧校園,安全實驗”等宣揚正能量的理念深入人心,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安全文化氛圍,創造良好的實驗室教學和科研環境。
(二)制定科學、合理、可行的大型儀器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管理的基石和保障。為了加強大型儀器開放共享和實驗室安全管理,促使大型儀器發揮最大的使用價值,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是制定科學、規范、合理的管理制度。按照《高等學校儀器設備管理辦法》和《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各高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大型儀器管理制度和開放共享使用辦法,且要根據發展和需要及時更新,既要科學合理,又要可行可操作,切不可變成一張廢紙束之高閣[9]。針對儀器運行和維護保養產生的費用問題,可根據不同儀器設備特點制定合理的有償使用制度和計費標準,保證儀器的日常維護保養,提高耐用期,確保儀器長效服務。對于儀器管理人員,學校可以制定相應的獎勵制度,從職稱評定、年度考核、評優、績效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和獎勵,鼓勵設備管理人員創新方法促進大型儀器設備更好地實施開放共享。管理者和使用者既要權責明確,又要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最大限度提高大型儀器使用效益,提升服務質量。
安全制度是保障儀器正常使用的基礎。大型儀器實驗室安全包括人員安全和儀器安全。一方面,要制定嚴格的實驗室安全教育制度和培訓制度,開展實驗室安全知識教育培訓、相關專業技術培訓、大型儀器使用培訓,定期開展安全防護演練等。另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的大型儀器定期維護和日常保養規則,及時了解和掌握儀器狀態和性能,確保儀器正常運行和保持最佳使用狀態。
(三)建立“統籌管理+資源整合”的線上公共服務平臺
目前,大部分高校通過“學校—學院—管理員—使用人”四位一體的管理模式確保大型儀器的正常使用。各大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基本已納入學校統籌管理,對公用的、通用性的、基礎性的設備集中購置和管理,協調各個學院合理配置和使用。在學院管理層面,具體以學科特點和儀器設備的專業特點集中在大型儀器平臺或分配到不同科研實驗室,并且配備專職儀器管理人員負責日常維護和測試服務,保證儀器的正常使用。使用人則是頻繁使用某些儀器設備的研究生、團隊儀器負責教師或者針對專用性極強的儀器設備配置的專業技術人員。在高校繼續擴大儀器設備資源規模及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處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為了進一步順應信息化時代及降低新冠感染疫情的不利影響,創新大型儀器管理辦法尤為重要。在現有的大型儀器共享平臺基礎上,要以安全為基礎,共享為目標,突破傳統思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加強資源整合,多措并舉將分散和集中的儀器設備整合到綜合管理系統,建立完善的線上線下多渠道運行的大型儀器公共服務平臺和預約系統,實現線上預約測試、報名培訓、視頻學習、遠程協作、機時統計、自動計費、項目統計、實時監控等,全方位提升大型儀器開放共享水平,促進儀器使用效益,提升服務質量,提高管理水平[10]。而且,基于公共服務平臺的大數據智能分析,能夠對大型儀器的驗收、使用管理、維修服務、人員配置等進行的論證和管理提供原始數據和事實依據,進一步促進儀器統籌管理。
(四)優化大型儀器實體公共平臺實驗人員隊伍建設
隨著高校實驗室建設和科研經費的持續大幅度增加,大型儀器平臺和實驗室的硬件條件日益先進和完善,越來越多的高端設備、先進儀器被購置。實驗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對大型儀器的正常使用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提高軟實力也是保證大型儀器公共平臺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很多高校非常重視一線教師的進修,建議適當增加實驗技術人員學習深造的機會,支持實驗人員參加技術交流會,邀請技術專家現場指導和分享經驗,鼓勵青年實驗技術人員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同時,根據人員專業特長和儀器實際使用情況,設置“一機多人”和“一人多機”的儀器負責制,有效解決“人少機多”“忙閑不均”的問題[11-12]。最后,根據服務質量、業務水平、工作量等指標評判實驗技術人員的工作業績,有效激勵,鼓勵創新,建立合理的實驗技術人員晉升制度,建設高素質實驗技術隊伍。
(五)開展“培訓—考核—自主上機”的全時共享管理
在科研測試需求越來越多,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提出儀器使用者自主上機、儀器24小時不間斷提供測試服務的應對辦法對最大限度提高設備使用率非常重要。儀器使用者根據自身測試需求申請培訓,儀器管理人員根據儀器具體使用情況合理安排培訓,待申請培訓者通過培訓并完成考核,即可獲得相應的資格證書,擁有自主操作儀器設備的資格和權限。與此同時,大型儀器實驗室通過安裝智能電源控制器、門禁和監控系統,實現遠程監控和管理實驗室,保障實驗室安全。該模式借助線上公共服務平臺,能夠滿足使用者24小時隨時預約和測試需求,不但能夠實現大型儀器全時共享管理,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發揮大型儀器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結語
為了保障高校科研和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高校必須高度重視大型儀器共享平臺建設和實驗室安全管理。通過融合思政教育創建“平安校園,安全實驗”的大型儀器平臺文化能夠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安全文化氛圍,為創造良好的實驗室教學、科研環境奠定基礎。通過建立科學高效的大型儀器開放共享及安全管理制度,統籌建設線上共享服務平臺,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開展全時共享管理等策略,多措并舉促進大型儀器設備的高效利用,最大限度提高大型儀器的使用效率和提升服務質量,為教學和科研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建新.高校利用世行貸款項目引進的儀器設備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J].中國財政,1993(3).
[2]王文君,胡美琴,付慶玖,等.高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1(1).
[3]馬雙龍,李儀,李凱,等.建設大型儀器平臺對地方高校“雙 一流”建設的意義[J].教育教學論論壇,2020(6).
[4]童華,郭平,吳雁,等.高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11).
[5]張龍釗,周玉宇,肖婧,等.貴重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標準化效益評價體系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
[6]李江,張惠芹,陳一兵,等.安全管理責任追究與隱患消除機制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2(3).
[7]曾穎,陳仲巍,黃秀梅,等.“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本科四階段實驗室安全教育及評價體系的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2(4).
[8]于勁松,葉泰,徐斐.高校化學類實驗室安全培訓教學中課程思政的融入芻論[J].廣東化工,2021(21).
[9]嚴麗娟,陳永清,舒婕,等.高校大型儀器共享平臺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基于資源配置機制及運行效益提升的改革對策[J].中國高校科技,2021(8).
[10]李東芹.儀器平臺管理與服務水平提升的實踐[J].實驗室科學,2021(2).
[11]曹瑩方,朱臻,谷文媛.加強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公共平臺建設建立“共建共管共享”新體系[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12).
[12]鄭建彬,趙明,宋秀慶,等.高校大型儀器共享平臺建設運行中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