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科麗 陳悅

摘要:為提高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包容性、透明度和時效性,歐盟成員國改變傳統以學習時長、機構類型作為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參考依據的做法。基于學習成果對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學習領域及層次結構進行描述,為利益相關者提供可靠、透明的資格信息,從而實現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認證、比較、轉換和累積功能。歐盟成員國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實踐對我國構建國家資歷框架背景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學習成果;歐盟成員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維度;功能
中圖分類號:G719?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23)03-0091-06
作者簡介:張科麗(1986—),女,博士,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管理、比較職業教育;陳悅(1986—),女,博士,浙江金融職業學院人事處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管理。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課題“高校技能型人才全程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項目編號:2021SCG262);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2020年課題“百萬擴招政策下以學習成果為導向的高職個性化課程管理模式研究”(項目編號:GZYYB202082)
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是指學習者參加職業教育和培訓達到特定標準后所獲得的有效憑證,可在勞動力市場、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中流通,能幫助學習者就業與深造[1]。歐盟成員國因社會經濟結構、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程度不同,對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內容與層次設計也存在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國對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有效識別與認可,阻礙了學習者在歐盟各成員國之間的流動。為此,歐盟成員國基于學習成果對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加以描述,使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能更好地與歐洲資格框架(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EQF)相適應。
一、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設計背景
歐盟成員國通常以學習課時、學習機構、頒證機構作為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認證與比較的參考依據,而這些參考依據缺乏透明度、可比性和靈活性,已逐漸不能適應學習者終身學習的需要及歐盟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一體化的需要。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通過描述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具體內容與層次結構,系統而清晰地呈現學習者完成學習過程后知道了什么、理解了什么和能做什么,為利益相關者提供全面可靠的資格信息,增強歐盟成員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包容性、透明度和時效性。
(一)終身學習的發展需要提高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包容性
受信息化時代知識指數增長、技術變革速度加快以及社會人口結構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勞動力個體需要在整個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參與終身學習,以提升就業能力或從事更有價值的職業。根據歐洲職業培訓開發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CEDEFOP)的一項技能預測結果,社會經濟發展對高水平技術與技能的需求正在逐年上升,而這類技術與技能主要通過正規教育體系之外的非正規學習途徑和非正式學習途徑獲得,且獲得的方式存在靈活性和多樣性[2]。為此,在終身學習背景下,歐盟成員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需要有共同的參考基準和描述規范,以便識別和認證非正規學習途徑和非正式學習途徑所獲得的技術與技能,提高非正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的價值。
(二)歐洲資格框架的有效實施需要提高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透明度
為提高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之間的相關性和互認度,歐盟成員國建立了基于學習成果的歐洲資格框架,為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比較與轉換提供統一的參照標準。傳統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由歐盟成員國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各自設置[3],各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缺乏統一的參考基準和描述規范,因此,不同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如何與歐洲資格框架建立聯系是歐洲資格框架建立后所面臨的新問題。歐盟成員國需要對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自身進行改革,通過公認的參考基準和描述方式設計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提高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在內容與層次方面的透明度,實現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認證、比較、轉換和累積功能。
(三)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需要提高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時效性
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是聯結勞動力市場需求與職業教育供給之間的“橋梁”。一方面,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反映勞動力市場的最新技術與技能需求;另一方面,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也體現學習者經過職業教育和培訓后對職業崗位的實際勝任情況。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過時問題日漸顯現,有效平衡職業教育與勞動力市場之間的供求關系對于提高歐盟經濟競爭力至關重要。為確保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時效性,歐盟成員國需要針對勞動力市場快速變化的技術與技能需求,及時調整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具體內容與層次結構。
學習成果是制定職業標準、評價專業能力的依據[4]。同時,學習成果也用以明確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定位、內容、范圍和層次,成為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認證、比較和轉換的參考基準[5]。歐盟成員國基于學習成果對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維度加以描述,并且基于學習成果對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功能加以改進,對于提高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包容性、透明度和時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二、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維度設計
歐盟成員國基于學習成果對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橫向維度和縱向維度進行了設計,在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證書的學習領域和層次結構上達成了共識。
(一)橫向維度: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學習領域
學習成果包含知識、技能和能力三個學習領域(learning domain),分別描述學習者在完成學習過程后知道了什么、理解了什么以及會做什么。其中“知識”是指學習者通過學習對信息進行同化的結果,如理論性知識和事實性知識等;“技能”是指學習者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認知技能和操作技能;“能力”是指學習者在工作或學習環境中運用知識和技能以及處理各種社會關系的綜合素質,包括學習者的責任感和自主性[6]。歐盟成員國以學習成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三個學習領域描述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用定性描述的方式闡明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定位、內容和范圍。一方面,歐盟成員國依據不同職業崗位對學習成果的需求具體描述知識、技能和能力三個學習領域,明確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具體內容及范圍;另一方面,不同類別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具有不同的理論和實踐比重,歐盟成員國通過權衡知識、技能和能力三者之間的比例關系,明確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定位。
(二)縱向維度: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層次結構
學習成果因知識、技能和能力的繁簡難易程度不同具有高低層次之分。德雷福斯模型(Dreyfus taxonomy)根據對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對技能的熟練操作程度將學習者分為初學者、高級初學者、勝任者、精通者和專家五個級別[7]。基于此,歐洲職業培訓開發中心于2017年出版《學習成果定義編寫手冊》,對學習成果的表述方式作了具體規定:學習成果的表述包含學習者、行為動詞、對象以及背景四個要素[8]。其中,行為動詞在描述學習成果層次水平中起到關鍵作用,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法使用不同的行為動詞體現認知領域、動作技能領域和情感領域的不同層次水平[9]。具體而言,依照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新六個層次;動作技能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模仿、操作、精確、聯結、同化五個層次;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接受、反應、評價、組織、內化五個層次。歐盟成員國通常參考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法,使用精確的行為動詞描述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相應層次等級。對象即學習內容和學習范圍,是學習者對知識、技能和能力三個學習領域綜合應用的深度和廣度。背景是指與資格相關的或是學習成果所應用的職業背景和社會背景。以上不同的行為動詞、對象及背景反映學習成果的不同層次水平,并且能夠以定量的方式劃分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不同層次等級。
三、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功能設計
歐盟成員國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以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設計基礎,具有認證、比較、轉換和累積功能。一方面,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依據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強調結果導向性,利用資格的認證功能對學習者的學習結果進行客觀測量;另一方面,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注重過程開放性,利用資格的比較、轉換和累積功能,使學習者的學習方式和途徑更具靈活性和多樣性。
(一)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認證功能
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認證是指主管機構對學習者已獲得的學習成果是否達到特定預期標準而進行驗證并認可的過程[10]。歐盟成員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認證的對象是學習者實際獲得的學習成果,并且基于學習成果的認證依據和認證方式可提高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歐盟成員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認證主要以職業標準、資格標準、課程標準和評價標準為參考依據。其中,職業標準描述特定職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及典型任務,并且通過職業分析明確人們從事相關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和能力。職業標準通過描述學習成果需求為資格標準的設計提供依據[11]。資格標準規定學習者從事某一特定職業崗位所需的學習成果,明確授予完整資格與部分資格的基本要求[12]。課程標準依據職業標準以及資格標準所描述的學習成果,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等信息。評價標準則依據資格標準和課程標準,具體規定評價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人員要求。在這些認證依據中,學習成果是共同的表述符號,構建了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與勞動力市場之間的聯系,確保了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認證的有效性。此外,與傳統書面知識考核為主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認證方式不同,歐盟成員國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認證方式強調考查學習者在真實工作情境中的技能展示、產品設計與生產活動,綜合評價學習者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情況(如圖1所示)。歐盟成員國基于學習成果的認證方式對于提高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可信度至關重要。
(二)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比較功能
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比較功能主要呈現不同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在內容與層次上的差異程度或相似程度[15]。學習成果是歐盟成員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描述符(Descriptor)和參考點(Reference point)。一方面,學習成果從橫向維度描述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學習領域,區分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類型與范圍;另一方面,學習成果從縱向維度描述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層次結構,劃分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層次等級。學習成果對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定性描述和定量劃分使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之間的相似性和差異性更加清晰。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比較功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有利于實現不同國家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之間的橫向比較。歐盟成員國通過比較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中學習成果的內容與層次,確定他國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在本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體系中所處的層次水平。二是有利于實現同一類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之間的縱向銜接。歐盟成員國通過比較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中學習成果的內容與層次,明確同一類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逐級提升的層次結構,從而避免各層級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無法有效銜接的問題。
(三)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轉換功能
單元學習成果在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之間具有相通性,即同一單元學習成果可以用于多項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16]。歐洲職業培訓開發中心曾對歐盟成員國的IT技術和醫療助理兩種職業所構成的橫向技能①(Transversal skills) 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各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包含較多相同的技能和能力,如“與他人交流互動”“在工作實踐中遵循安全預防措施”等能力在不同國家和不同類型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中均有體現[17]。歐盟成員國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可以對相同或相似學習成果進行轉換,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轉換不同行業或不同崗位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學習成果增強了不同行業或不同崗位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之間的相關性,學習者在申請新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時可對已取得的其他行業領域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中相同的學習成果加以轉換利用,將此作為新申請資格中的一部分,從而避免相同學習成果的重復學習與重復考核。第二,轉換不同學習途徑或不同學習方式獲得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學習成果增強了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學習途徑之間的相關性,使正規的學習途徑不再是獲取資格的唯一途徑,支持學習者通過不同學習途徑獲取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第三,轉換不同國家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學習成果不僅提高了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便攜性,方便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在歐盟成員國之間跨國流通,同時也增強了歐盟成員國之間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相關性,實現各成員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相互轉換與相互認可。
(四)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累積功能
歐盟成員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由若干個單元學習成果組成。一方面,學習成果具有整體性。即每一單元學習成果具體描述相應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但由于完成一項工作任務需要對知識、技能和能力加以綜合應用,因此,知識、技能和能力三個學習領域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構成學習成果整體[18]。另一方面,學習成果具有獨立性。即每一單元學習成果與職業崗位中的特定工作任務相對應,可以對其單獨認證而不必以其他單元學習成果為前提和基礎,在歐盟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以及勞動力市場中具有獨立的價值[19]。基于學習成果的整體性和獨立性特點,歐盟成員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實現對單元學習成果的零存整取。具體而言,學習者可以通過不同學習途徑、不同學習時間、不同學習方式獲取單元學習成果,將這些單元學習成果進行單獨評價與認證后存儲在“個人學習檔案”中,當單元學習成果累積到某項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要求時,學習者便可獲得完整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累積功能改變了以往學習者學完全部課程后進行總結性認證的做法,實現了對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持續性認證[20]。同時,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累積功能也為學習者提供了靈活自由的學習時間與學習空間,方便學習者分階段完成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所要求的全部學習任務,從而降低了學習者中途輟學的風險,可提高職業教育和培訓的參與率和完成率。
四、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借鑒意義
當前,我國正積極探索與構建國家資格框架,該框架涵蓋了諸多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包括教育部門頒發的各類教育資格,人社部門頒發的各類職業資格以及專業部委或行業、企業、社會教育與培訓機構頒發的各類職業培訓資格[21]。因此,規范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設計,改進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功能關乎國家資歷框架后期的有效運行。歐盟成員國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設計對于我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證書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一)以學習成果為描述符號,提高各類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透明度和相關性
我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證出多門、種類繁多[22]。這些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雖然都是學習者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的有效憑證,但是在實際流通中往往因缺乏相關性而影響彼此之間的互認。依據歐盟成員國的實踐經驗,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是在保持現有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分類的基礎上,采用統一的、便于相互理解的話語體系與呈現方式,提高各類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透明度和相關性,從而有效實現不同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之間的比較與認可。具體而言,各類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可以學習成果為描述符號,在橫向維度上通過描述學習成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三大學習領域,體現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定位與范圍;在縱向維度上可通過描述學習成果的高低層次水平,體現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層次結構。
(二)以學習成果為認證依據,確保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學習成果既可以體現職業崗位對知識、技能和能力的需求,又可以表達學習者在學習過程結束后所具備的實際知識、技能和能力情況,即職業崗位勝任情況。依據歐盟成員國的實踐經驗,學習成果是職業標準、資格標準、課程標準和評價標準的共同描述符號,即職業標準應將對學習成果的要求傳達到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的人才培養標準中,使職業教育和培訓的課程設計和教學實施符合特定職業崗位的要求。同時,基于學習成果的資格標準和評價標準應聯結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的課程標準與勞動力市場的職業標準,強調在真實的職業崗位情境中考查學習者完成實際工作任務的能力。因此,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以學習成果為認證依據,可確保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三)以學習成果為組合單元,增強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時效性和靈活性
職業崗位對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要求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需隨科學技術的發展變化加以及時的調整。依據歐盟成員國的實踐經驗,基于學習成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可由若干個單元學習成果組成。一方面,知識、技能和能力三個學習領域的更新與調整可以及時適應勞動力市場的發展需求,確保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時效性;另一方面,單元組合形式可以增強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的靈活性,職業崗位需求的變化不再需要調整整個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只需新增或修改少數單元學習成果即可設置或更新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格。
注釋:
①橫向技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4)將橫向技能定義為與特定工作、任務、學術紀律或知識領域無關,但可在各種情況和工作環境中使用的技能,通常被稱為核心技能、基本技能。
參考文獻:
[1]European Commission. The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Supporting Learning, Work and Cross-border Mobility[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8: 7.
[2][5]CEDEFOP. Briefing Note-NQF Developments 2019 [EB/OL].(2020-09-30).[2022-08-15].https://www.cedefop.europa.eu/en/publications-and-resources/publications/9150.
[3][17]CEDEFOP. Briefing Note-Analysing and Comparing VET Qualifications[EB/OL].(2021-08-12).[2022-08-17].https://www.cedefop.europa.eu/en/publications-and-resources/publications/9158.
[4][11]CEDEFOP. The Shift to Learning Outcome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Europe[R].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9: 77, 73.
[6]Education and Culture DG. The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for Lifelong Learning(EQF)[R].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8: 13.
[7]CEDEFOP.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Outcomes Approaches Across Europe a Comparative Study[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6: 37.
[8]European Commission. The ESCO Qualification Pillar Building the Bridge betwee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with ESCO[EB/OL].(2015-05-27).[2022-08-19].https://ec.europa.eu/esco/resources/escopedia/20170425_165647/b2231130-ab96-4daf-a209-0adffce8399f05_Qualifications_in_ESCO.pdf.
[9][18]CEDEFOP. Defining, Writing, and Applying Learning Outcomes A European Handbook[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7: 34-35, 51.
[10][13][20]CEDEFOP.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Certification In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5: 36-37, 24, 30.
[12]CEDEFOP. Analysis and Overview of NQF Level Descriptors in European Countries[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8: 13.
[14]BJORNAVOLD J, CHAKROUN B. Using Learning Outcomes of Compare the Profil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Qualifications-A Global Approach[R].Cedefop, UNESCO, 2017: 129.
[15]AUZINGER M, BROEK S, KARGL M, et al. Compar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Qualifications: Towards a European Comparative Methodology[R].Vienna, 2019: 20.
[16][19]CEDEFOP. The Role of Modularization and Unitisation Invocational Educationand Training[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5: 39, 7.
[21]姜大源.現代職業教育與國家資格框架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1):23-34.
[22]吳立波,吳回生.職業資格制度改革與職業教育的關系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8(9):59-62.
(責任編輯:張宇平)
The Desig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Qualifications Based on Learning Outcomes in EU Member States
ZHANG Ke-li1, CHEN Yue2
(1.Zhe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China;
2.Zhejiang Financi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clusiveness, transparency and timelin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qualifications, European Union member states have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of referring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qualifications based on length of study and type of institution. Based on the learning outcomes, the learning field and hierarch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qualifications are described to provide stakeholders with reliable and transparent qualification inform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certification, comparison, conversion and accumulation func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qualifications. The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qualification based on learning results in EU member states is of grea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our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qualifi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Key words: learning outcomes; EU member states;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qualifications; dimension;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