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深
近年來,中小學德育課程在課程內容及其實施方面不斷完善,使立德鑄魂的方向更加明確,鑄魂育人的作用更加顯著。山東省濟南市名士小學圍繞“以學校之美,塑名士品格”辦學理念,開展以“中國式現代化”為導向的“中國風”系列德育課程,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髓,用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浸潤成長中的心靈,通過開設門類齊全的德育必修課程和豐富多彩的德育選修課程,使學生在學習、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塑造品格、發展能力,牢固樹立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
“中國韻”藝術類系列課程。
“中國韻”以剪紙、面塑、舞獅、快板、民樂坊、篆刻、皮影等民族技藝為主要內容,使學生徜徉于民族藝術百花園,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藝術修養。我們以“進課程”“進課堂”“進社團”三個不同的層次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技藝的內容。同時,我們加大與省博物館、省美術館、省市非遺處、文化館的合作,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藝術素養和傳承能力。
“中國魂”修身類系列課程。
我們從傳統文化中吸取精華,為一至六年級學生精心設計了一整套“禮儀少年養成計劃”,力求培養有濃濃家國情懷、修身養德的新時代好少年。同時,我們以一年級“入學禮”、10歲“成長禮”、六年級“畢業禮”系列活動為每一位學生記錄成長,鑄造學生內心的“中國魂”。
“中國功”健身類系列課程。
“中國功”健身類課程包含武術、籃球基礎、少兒足球、網球、乒乓球、花樣跳繩等特色項目。這些特色體育項目普及進入課堂,比如二年級網球、三年級足球、四年級乒乓球、五年級籃球、六年級武術。我們希望更多的學生可以在體育類項目中學到更專業的知識,讓體育類項目覆蓋更多的學生。
“中國印”誦讀系列課程。
“中國印”德育課程借用“考級”的有效方法,不斷完善誦讀考級實施辦法和閱讀考級制度。我們根據學情精選、補充各年級必背詩詞、選背詩詞、必讀書目、選讀書目。我們利用“中華美德”和“名士文化”學堂,豐富活動形式,給學生搭建了多樣的展示舞臺,讓學生樂學、愛學、會學。
“中國行”研學類系列課程。
我們將德育課程與研學有機結合,通過帶領學生實地探尋、走訪,開拓更為廣闊的“第二課堂”,走出校門、走進社會,用腳步探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風韻,助力學生品格養成。
效果評價。
一體化評價。以學校德育課程為指導,班主任為引導,家長和社會為輔導,各學科教師為中心,學生為重心,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形成一體化的德育課程評價機制。
多元化評價。學校德育課程采用課程觀摩、研討、訪談、教育教學年會、課程開發反思、主題交流等方式進行評價和反饋。
專業化評價。根據“中國式現代化”導向的小學德育課程研究內容,開發、改進適合本校的德育課程教材。撰寫系列論文,分別對“中國式現代化”導向的小學德育課程體系進行闡述與研究,并形成專著,對德育課程成果進行推廣。
協作化評價。學生通過德育課程系統學習,獲得相關知識與技能。我們定期組織校級、班級各類傳統文化活動,通過集體展示,使學生能力得到提升、情感得到升華。同時,我們依托家長、社會等方面的力量,一起參與到展示的過程中,家校攜手,參與評價。
活動化評價。我們采取考級評價、成果展示評價等多種評價方法,讓豐富多彩的德育課程活動貫穿整個課程始終,激勵學生認真學習與反思,在活動過程中逐步掌握傳統文化技能,提升學生德育品質。
學校德育課程努力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不斷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促進教師的德育能力和育人意識提升,促進德育課程的專業化、規范化、實效化。
責任編輯: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