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從“1+X”證書制度的建設出發,以“1+X”證書制度融入人才培養的價值視向為切入點,結合該制度下人才培養原則,在強化考證資源的儲備、優化課程與考核體系、完善教學的保障機制等三個方面探究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的培養路徑。
【關鍵詞】“1+X”證書制度 新能源汽車 專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06-0097-04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是加快建設汽車強國的核心動力。為持續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學校應注重培養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這有利于敦促學生積極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夯實可持續發展基礎,為拓展學生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等提供解決方案。據此,從“1+X”證書制度的建設出發,以“1+X”證書制度融入人才培養的價值視向為切入點,結合該制度下人才培養原則,探究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路徑,具有現實意義。
“1+X”證書制度中,“1”主要指職業教育畢業證書,“X”指學生獲得的配套證書。廣泛開展“1+X”證書制度建設有利于提升學生職業技能,為優化學生結構性就業模式夯實基礎。一方面,“1+X”證書制度推進了模塊化教學模式構建,實現了課程內容與專業技能對接,深化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影響程度。另一方面,“1+X”證書制度的實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升多項技術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以至對院校教學高質量發展具有推進作用。學校在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中落實并大力發展“1+X”證書制度,有利于為現代化新能源汽車市場輸出高素質技術人才。
一、“1+X”證書制度融入人才培養的原則
基于“1+X”證書制度融入人才培養的價值視向探析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的原則,具體而言,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培養目標一致性原則。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教師應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精準分析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關信息,保證人才培養目標與教學內容、等級證書的一致性,并保證人才培養實踐與新能源汽車維修市場的人才需求、要求具有一致性,在此基礎上實現核心課程與職業技能標準、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對接與對等。
第二是教學內容融合性原則。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院系教師應保證課程內容與“X”證書培訓內容相融合,通過培訓模塊提升技能水平并完善學生技能體系,促使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并在實踐學習中總結經驗,實現學生技能全方位提升。
第三是教學過程融合性原則。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在于技能培訓。“1+X”證書制度的實施,應注重專業培訓內容與“X”證書內容的融合度,確保學生能夠在培訓實踐學習過程中提升“X”證書相關能力,在提升學生證書考取通過率的基礎上,切實保證學生專業素養及知識應用能力共同發展。
第四是考核標準一致性原則。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教師應根據“X”證書的技能考核標準,設計課程考核內容,保證考核標準、考核評價機制等與“X”證書相關標準具有一致性,使學生有的放矢、有備而來,順利考取技能證書。
二、“1+X”證書制度下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路徑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基于“1+X”證書制度融入人才培養的價值視向,遵照“1+X”證書制度融入人才培養的原則,結合學院的辦學宗旨和理念,結合學生獨特的學情,對“1+X”證書制度下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路徑作出了以下有益的探索嘗試。
(一)強化考證資源的儲備
強化考證資源儲備是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實效、提升專業人才證書通過率的基礎與前提。我院為有效強化考證資源儲備,科學規劃“1+X”證書制度實施方案,在教學資源采購、培訓實踐等環節落實具體工作要求,以實現全方位豐富和強化考證資源儲備,提升考證資源的滲透力和應用實效的目標。在具體實踐中,我院參照上述原則及標準強化考證資源的儲備。
第一,組織集體培訓,積極參與共同研修,讓院校管理層及教師明確“X”證書考試大綱內容,立足“X”證書的考試要求及教學目標,以提升學生技能為核心,深度學習“X”證書的相關政策與要求,并結合我院學生具體學情等,細化考證大綱內容,在豐富“X”證書教學資源的基礎上,確保“1+X”證書制度在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應用具有較高的實效性。
第二,要求一線教師教學時以“1+X”證書制度實施需求分析為基礎,結合專業教學需求,以實訓課程對接真實案例、真實場景為主線,綜合證書要求與相關教學內容,為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充足教學資源。同時敦促教師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對課程體系、課程內容等進行結構優化(表1所示),并通過微信公眾號等互聯網平臺,將相關考證信息轉化為電子版發到群信息中,幫助學生及時了解技能考試信息,為學生順利考取證書提供支持。另外,要求教師以學生可持續發展和專業素養能力提升為目標,對“X”證書教學資源進行動態調整優化,為學生提供更充足的學習資源,為學生考取證書及專業能力提升提供助力。
第三,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中應用“X”證書知識內容,并與學生共同挖掘實踐教學過程中的“X”證書知識內容,以豐富和完善“X”證書教學資源,全面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和專業素養。構建系統而全面的知識理論體系需要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學生可以在“X”證書的學習過程中有效掌握知識理論,并借助實踐教學培養和提升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中應用理論知識,在內化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理論知識能力的基礎上,促使學生挖掘實踐中的“X”證書內容,為學生知識及專業能力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二)優化課程與考核體系
課程與考核體系的優化是提升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實效的重要路徑,是“1+X”證書制度深度應用于專業人才培養實踐的切入點。為保證該制度有效實施,我院加大各項資源投入力度,以優化新能源汽車維修課程體系和考核體系。在具體實踐中,我院管理層及一線教師采取了以下優化手段。
第一,依據課程授課時長及考試內容優化。為有效滲透“1+X”證書內容,提升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專業素養及綜合能力,教師應考慮在“1+X”證書制度下,將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的內容置于課程總課時內考慮,并以學生考取“1+X”證書為目標,以提升學生專業素質能力為重點,在充分分析相應技術考試要求的前提下,對新能源汽車維修與“1+X”證書的學時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
例如,在課時設置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具體技術考試內容,以學生專業素質能力發展為目標,綜合考慮課程總課時、實訓課時與考核課時,對課時結構進行優化,具體如表2所示。
為充分發揮表2的課時結構優勢和作用價值,切實提升“1+X”證書的滲透程度,教師可以在實訓強化學時教學實踐中,通過小組合作實踐的方式,引導學生根據任務目標,對維修工作、實戰考證進行模擬,并在實戰與模擬學習中,實現專業技術能力及職業素養發展。
第二,我院將“X”證書的考核內容融入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的考核機制中,并根據實際授課情況,設置具有針對性的考核表,以集中強化考前準備工作。
例如,在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與檢測課程考核評價中,教師應先明確該課程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對應證書內容,即汽車I/M檢測與排放控制治理技術(中級、高級)的考取目標。在此基礎上,以對學生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的考核為切入點,對課程考核評價內容進行設計。專業能力方面,主要考核學生新能源汽車維修診斷知識與技能、文明與安全生產及環境保護知識技能、考取證書需要具備的基礎知識技能等;社會能力方面,主要考核學生的職業道德、人際交流與溝通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客戶服務意識、證書考取所需知識內容以外的思想道德意識等;方法能力方面,主要考核學生制定實踐計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術學習能力、經驗總結能力、證書考取經驗及相關技能提升能力等。
(三)完善教學的保障機制
完善教學保障機制是進一步深化“1+X”證書內容在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實踐中滲透的重要保障,是充分發揮“X”證書作用價值的重要路徑。從另一角度看,實踐“1+X”證書制度有助于職業院校強化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對優化人才培養體系、新能源汽車維修教學生態等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我院在教育資源和教學體系優化等方面緊扣政策、掌握精髓、持續推進,通過完善教學保障機制,深化“1+X”證書制度實施,實現技術人才高質量培養。在具體實踐中,院校及教師在以下幾點發力。
第一,由于“1+X”證書制度的“1”與“X”互為補充、互為貫通,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在明確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的基礎上,對課程進行有機設置。同時,教師應根據相關調研成果,基于培養技能目標、課程體系情況等,制訂銜接性強、融合程度高的人才培養方案,確保“1+X”證書制度統籌開展。
例如,教師根據“汽車維護與保養”教學內容、人才培養目標及“X”證書內容,確定學習內容為汽車維護與保障中常用測量儀器的使用、工作安全與環境保護、傳感器原理及測試方法、轉速測試模型、LED燈系統制作與調試、零件檢測與故障形成機理等。同時,教師應在教學中滲透“汽車動力與驅動系統綜合分析技術(高級)”證書內容,在豐富教學內容,提升“1+X”證書制度滲透力度的基礎上,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第二,“1+X”證書制度需要完善、優質的師資團隊作為基礎。在具體實踐中,我院以“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為目標,以“X”證書課程模塊為核心,對教師團隊進行綜合培訓。同時還充分利用培養人才的資源等優勢,統籌規劃培訓任務,以多層次的培訓內容推進學生能力提升。另外,職業院校還可以積極與企業進行合作,并定期組織教師進入新能源汽車企業參觀學習,以持續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為優質的師資團隊建設夯實基礎。
第三,職業院校應根據學校辦學方針、建校特色、學生學情,不斷融合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的新管理理念、技術標準等,確保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具有時代性和先進性。同時,我院主動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群建立緊密聯系,加大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力度,保證人才培養目標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求相符合。
例如,我院引導教師依托校企合作優勢,積極鼓勵學生在校企合作實踐平臺中進行實踐學習。一方面,這有助于學生接觸先進的技術知識,提升院校人才培養的先進性,并幫助學生將已學理論知識有效應用于實踐,提升的知識轉化率。另一方面,這可以提升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并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發展方向和證書考取方向,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檢驗和完善與證書相關的知識內容,實現專業素養能力的持續提升。
綜上所述,新能源汽車是推動汽車產業與能源、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為保證新能源汽車產業良性、可持續發展,應注重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工作。在“1+X”證書制度實施的背景下,職業院校應把握“1+X”證書制度融入人才培養的原則,在課程設置、培訓與考核體系、保障機制等方面進行優化與完善,在為新能源汽車市場輸送人才的同時,為新能源汽車技術升級提供驅動力。
參考文獻
[1]閆亞林,龍艷.基于“1+X”證書制度的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為例[J].汽車實用技術,2021(7).
[2]彭桂枝,范祖慶,張啟森.1+X證書制度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探析[J].時代汽車,2021(1).
[3]楊萌.“1+X”證書制度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運用與探索[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0(16).
[4]閆亞林.基于“1+X”證書制度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研究:以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汽車實用技術,2020(8).
[5]頡方正.基于“1+X”證書制度的中高職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汽車維護與修理,2020(2).
[6]黃矽琳.基于1+X證書制度的職業院校專業建設研究:以汽車智能技術專業為例[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1).
[7]張萬軍.“1+X”證書制度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運用與探索[J].內燃機與配件,2020(17).
[8]馬玉蕾.“1+X證書制度”下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5).
注:本文系2020年度廣西職業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X證書制度下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GXZZJG2020B061)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覃有實(1987— ),廣西貴港人,本科,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能源汽車運用方向。
(責編 羅異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