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英哲
2022年12月29日,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公安廳、廣東省財政廳、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廣東省醫療保障局印發了《廣東省“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明確了總體要求,并提出了20條重要舉措,進一步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到2025年,全省學前教育毛入園率保持100%以上,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以上,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5%以上。
新增33萬個以上公辦幼兒園學位
《計劃》提出,科學規劃布局幼兒園建設。各地市根據省下達的學位建設任務,參照城鎮幼兒園千人學位數不低于40座的標準科學測算學位需求,延續編制本地“十四五”期間幼兒園建設專項規劃和分年度實施計劃,各縣級政府編制分年度專項規劃。各地應將農村學前教育納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體系,常住人口規模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舉辦規范化普惠性幼兒園,常住人口規模不足4000人的行政村設分園或聯合辦園。
到2025年,全省規范化幼兒園比例達95%以上,每個鄉鎮建有1所以上規范化公辦中心幼兒園,每個街道設置1所規范化公辦幼兒園,規范化村級幼兒園實現全覆蓋。加強幼兒園隨班就讀資源教室建設,鼓勵開辦專門招收殘疾兒童的具有獨立建制的特殊幼兒園,支持特殊教育學校學前部或附設幼兒園。鼓勵新建幼兒園設置適當比例的幼兒托班,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利用現有資源開設托班,招收2~3歲的幼兒。
《計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新增33萬個以上公辦幼兒園學位,新建、改擴建2500所公辦幼兒園,力爭超過30%的縣(市、區)通過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國家督導評估。新建住宅小區按標準配建為公辦幼兒園,扎實推進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
同時,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加大民辦幼兒園扶持力度,引導更多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等向學前教育捐資助學。
幼兒園專任教師大專以上學歷比例達93%以上
《計劃》提出,健全財政經費投入機制。各地市、縣(市、區)政府統籌財力和資源辦好學前教育,確保學前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推動縣級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占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比例不低于5%。
在加強幼兒園教職工隊伍建設方面,《計劃》提出,要完善教師培養體系。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開設學前教育專業,擴大培養規模。每年為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農村幼兒園公費定向培養一批教師。到2025年,幼兒園專任教師大專以上學歷比例達93%以上,其中珠三角地區和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分別達到98%和83%。
此外,加強編制和教師待遇保障。加大事業編制挖潛創新力度并向學前教育領域適當傾斜,嚴禁擠占、挪用、截留教職工編制和“有編不補”。民辦幼兒園應按照配備標準配足配齊教職工。
加大校外培訓機構執法檢查力度
從落實監管責任、加強全程監管、強化安全保障、加大治理力度等方面,完善幼兒園監管體系。
《計劃》要求,對出現虐童、體罰及變相體罰等嚴重師德失范行為的幼兒園,年檢實行一票否決,對涉事教職工、管理者和舉辦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對有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記錄或行為的教職工,不得錄用,在職的應當及時解聘。
各地要按要求開展幼兒園名稱規范清理行動,對冠以“中國”“中華”“全國”“國際”“世界”“全球”等字樣,包含外語詞、外國國名、地名,使用“雙語”“藝術”“國學”“私塾”等片面強調課程特色或帶有宗教色彩的名稱,以及民辦幼兒園使用公辦學校名稱或簡稱等進行清理整治。繼續開展無證幼兒園清理整治,徹底根治無證幼兒園亂象。
同時,加大校外培訓機構執法檢查力度,對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托管班等名義及其他違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培訓,一經發現,嚴肅查處,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此外,通過開展鄉村幼兒園質量提升行動、深化幼兒園教育改革、健全質量評估監測體系、推動學前教育教研改革等舉措,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
《計劃》明確,各地市、縣(市、區)配備1名以上專職教研員,每個鄉鎮(街道)配備1~2名專兼職教研員,形成一支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專業化學前教育教研員隊伍。推進城市公辦幼兒園、鄉鎮中心幼兒園等優質園與其他幼兒園開展結對幫扶,推動區域保教質量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