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摘 要: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涉及較多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學生只有形成深度學習、舉一反三的高階學習思維,才能夠實現對知識的內化與吸收。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诖?,文章從現實角度出發,分析了項目式教學對高中化學深度學習的教學意義,同時從目標設置、主體設置、任務設置、活動組織、問題提出等不同層面提出項目教學建議,希望為引導學生化學課上深度思考、深度探究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化學;深度學習;項目式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7-008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7.028
在課程改革持續推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與高階思維成為教學重點。針對目前高中化學仍存在的教學深度不夠、實操教學不足等教學問題,教師有必要創新教學模式,應用項目教學法引導學生的深度學習。教師應明確高中階段化學教學的主要目標、次要目標,同時根據目標由淺入深地提出問題、布置任務、組織項目,使學生在獨立探究、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形成深度思考的習慣,擺脫淺層學習問題。
一、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意義
深度學習指的是透過表面現象探究知識內涵、本質,探究知識的遷移應用方法的一種學習狀態[1]。深度學習與淺層學習相對,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深入地對所學內容進行思考、質疑、反思,從而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項目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要求學生利用過去所學知識解決項目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具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思維、提升學生構建能力的作用。在深度學習視野下組織高中化學項目教學,可以解決傳統教學中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低、自主意識薄弱、遷移應用能力不強的問題,使學生在項目分析、項目操作、項目反思的過程中真正掌握具體知識。與此同時,項目式教學有機融合了高中化學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內容,使化學課程的教學內涵更加豐富,有利于學生形成高階的化學學習思維。
二、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策略
(一)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夯實項目教學基礎
傳統的教學課堂以講授式教學為主,教師處于教學主體地位,為學生灌輸化學理論、化學公式、化學實驗操作方法[2]。要使高中化學課堂由講授式課堂過渡到項目式課堂,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使學生養成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確保教學項目能夠順利展開。然而,學生被動學習思維形成已久,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需要教師從細節著手,做好長期的教學指導工作。對此,教師可將探究教學法應用到項目教學當中,在課堂導入階段提出探究問題,借助問題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索興趣,使其主動投身項目學習當中,促進化學教學項目的順利進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探究問題都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綜合目前高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需求,設置滿足其學習意愿的問題,如此才能發揮探究教學的作用。
(二)合理組建項目小組,推動化學多元教學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思維模式、學習習慣、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存在差異,若罔顧學生的具體情況隨便組成項目小組,勢必會導致小組能力兩極化發展,影響學生項目探究學習的公平性。圍繞同一項目進行項目教學時,教師應采取科學分組的手段,通過組建能力均衡的項目小組保證學生項目學習的公平性,使學生在項目學習中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教師可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組建學習小組,保證每個學習小組的組成結構相同,綜合能力相同。根據學習小組的能力水平開發相應的教學項目,使小組內成員各展所長,實現對學生化學學習潛能的有效挖掘。教師要結合項目教學的實際需求科學組建多樣化的教學小組,以此推動高中化學項目教學的多元化發展[3]。比如,教學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第一冊“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一課時,針對復雜項目,教師可組建學優組,讓學優生共同探究復雜問題,提升此類學生的思維水平;針對簡單項目,教師可組建提升組,讓能力稍弱的學生共同復習化學知識,從而夯實此類學生的化學學習基礎。
(三)設定項目教學目標,指向高階思維培養
在項目教學前設置可行的教學目標,可以使學生提前對所學知識形成初步認知,使學生明確項目學習的重點、難點、疑點,從而激發學生的深度學習意識。教學時,教師應綜合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學生能力培養要求設置科學合理的項目教學目標,利用目標驅動學生探究化學知識。教師結合課程要求設置常規的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情感與態度教學目標。結合深度學習的相關要求,教師可對三維教學目標稍加調整,并將與深度學習能力培養、深度學習思維培養的教學元素融入教學目標當中,提高三維教學目標的層次性,使學生能夠在優化后的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完成思維進階。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化學思維能力都相同。對于一些領悟能力弱、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可適當降低標準,設計與其潛能相符的教學目標;對于一些領悟能力強、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適當提高標準,促進這類學生的思維進階。
(四)明確項目教學主題,凝聚深度學習力量
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不僅要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還需綜合具體教學情況設置明確的教學主題,使項目教學內容圍繞教學主題展開,保證項目教學的質量[4]。通常情況下,項目教學主題為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深度學習視域下,教師還應挖掘課程教學內容中蘊藏的深度學習元素,將此類元素融入教學主題當中,以豐富項目教學的內涵,使學生在項目學習過程中接觸深度學習思想。項目實施過程中,部分教師忽視了面授課堂的特點,將過多的教學主題全部打包進項目教學當中,使學生陷入了超負荷的學習境況當中,影響學生的深度學習效率。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綜合分析,明確學生理解能力、認知能力、遷移能力等能力的高低。從學生的能力水平出發確立1-2個教學主題,使學生能將自身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主題項目探究過程中,從而提高其項目學習效率。
(五)開發理論教學項目,促進知識深度理解
1.布置課前預習項目,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化學課程容量大,教學進度快,若學生不提前做好預習準備,很容易出現“跟不上”的狀況,導致對知識一知半解,影響教學效果。教師有必要在課前為學生布置預習項目,讓學生在預習項目的驅動下提前閱讀、思考、探究高中化學教科書中的相關知識點,使其在正式學習前對具體知識形成初步認知,從而解決學生課上學習效率低的問題。預習項目的布置不可隨意,需要教師根據學生課程的具體內容、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針對性的項目,使預習項目能夠發揮其作用,實現對學生學習潛能的挖掘。同時,還要注意預習項目的新穎性和趣味性,盡量避免布置抄寫、默寫類的預習項目,以免造成學生的倦怠感。教師需革新項目教學觀念,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到項目教學過程當中,通過布置信息化的預習項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投身到預習項目的探究過程當中。比如,教師可將微課應用到項目教學當中,借助信息技術將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知識、課堂教學可能遇到的問題融入微課視頻當中,發揮微課的導學、促學作用,使學生在課前產生項目探究的學習興趣,使其快速、高效地完成課前預習。這樣,學生在信息化教學工具的幫助下提前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項目探究,解決了課前預習不充分的學習問題,為接下來的深度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
2.組織項目討論活動,提升化學理解能力
互動交流能夠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加速學生對化學問題的理解。在項目教學中,教師應酌情組織師生討論、生生討論活動,鼓勵學生在活動中主動發表自己對化學項目的見解,使其在說、聽、談的過程中轉換思考問題的角度、拓寬學習視野,從而提升學生的化學理解能力[5]。需要注意的是,在項目教學時存在學生利用交流時間閑聊的問題,這不僅擾亂了化學課堂的教學紀律,還降低了項目教學效率,造成學生的淺層思考。對于這一問題,教師應強化紀律管理:第一,組織討論活動時規定討論時間,并作出討論要求,如需在討論后提交討論結果、分享討論內容等等,通過強制性要求增加學生的緊迫感,以免學生浪費項目學習時間。第二,討論過程中,教師應輾轉各項目小組,駐足傾聽各小組的討論內容,采取抽查的方法讓被抽中的小組分享討論內容,使學生在討論、分享的過程中加深對項目的認知與理解,形成深度思考、深度交流的學習習慣。
(六)開發實驗教學項目,促進能力綜合提升
1.開發實驗項目,提升實驗操作能力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在深度學習視域下,要想培養學生的知識理解、遷移和應用能力,需要教師開發化學實驗項目,使學生在項目中驗證化學理論知識,掌握化學實驗技能。教師應結合化學課程具體內容組織實驗項目,并開創實驗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化學實驗,使其在實驗過程中進行辯證思考、深度分析、合作交流、創新探索,實現對學生化學學習思維能力的提升。實驗項目教學中,教師要滿足學生的項目學習要求,組織學生到化學實驗室進行項目探究,并為其準備相應的試驗用具。在學生實驗操作遇到問題時,教師應及時給予其提示,指正其實驗操作問題,使其及時轉變實驗思路,改正試驗方法,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實驗項目。這樣,學生在分工明確、任務清晰的實驗項目學習中練習了化學實驗操作方法,掌握了實驗操作技能,實踐操作能力得到了充分提升。
2.開發實踐項目,提升遷移應用素養
深度學習視域下,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化學基礎能力,如解題能力、實驗能力等,還應培養學生解決現實化學難題的遷移應用能力。對此,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開發實踐教學項目,通過將生活中的實際化學問題融入項目教學當中,使學生主動探索完成實踐項目的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應用素養。比如,完成人教版高二化學選擇性必修1“化學反應與電能”一單元知識的教學后,教師可聯系日常生活中電動車充電問題,開發“設計一款家用化學電池”實踐項目,使學生主動探究原電池、電解池在生活中的實際用處,從而強化學生的應用思維。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化學試驗原料,鼓勵學生自由組建實踐項目小組完成項目任務,使其在實踐過程中鍛煉知識遷移能力,形成良好的應用素養。
(七)圍繞項目拓展教學,發展深度學習思維
1.圍繞項目提出問題,促進學生深度思考
在項目式教學時,為避免學生的學習思路混亂,教師可根據項目教學主題搭建問題支架,通過提出具有引導性的、層次性的問題指導學生探究項目本質,不斷提升學生的思考水平[6]。在圍繞項目提出問題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問題的設置應符合項目教學需求。教師不能提出與項目無關的問題浪費學生的時間與精力,而應關注項目本身,提出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借助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項目當中。第二,問題的設置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教師不能囿于教科書中的教學知識點設置僵化的化學問題,而應結合項目實際情況、該化學知識點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提出開放性的項目問題,使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主動進行深度思考、熱烈討論。第三,問題的設置應以化學項目式教學的主要內容為核心。教師要關注項目本身,提出與活動相關的化學問題,使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反思項目流程,在分析問題、反思問題的過程中形成深度思考的學習習慣,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
2.圍繞項目延伸閱讀,發展深度學習思維
延伸閱讀是閱讀深度、廣度、寬度的一種持續改進,也是一種擴寬學生學習視野的有效教學方式。圍繞化學教學項目組織延伸閱讀活動有助于發散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學生在閱讀中反思項目內容,在反思中聯想相關知識點,促進學生的學思結合、學用結合。教師應積極應用現有的教學工具收集并整理拓展教學資料,并將其良好融入項目教學當中。在學生遇到項目瓶頸時,教師可將延伸閱讀材料發放給學生,借助拓展閱讀材料啟發學生項目探究的新思路,提升學生深度學習思維的靈活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使用多媒體繪制項目學習思維導圖、項目學習流程圖,在流程圖中加入線上閱讀材料的鏈接,如視頻材料、文字材料、圖片材料等等。項目教學期間,教師可將思維導圖、流程圖分享給學生,讓學生使用希沃電子白板、智能手機下載瀏覽,以此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不斷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從深度學習的視角出發開展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與實踐操作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有著重要意義。項目開展時,教師應將深度學習的相關原理滲透進項目目標、項目主題、項目子任務、項目活動、項目問題當中,通過多種手段構建出有深度、有廣度的項目教學方案,實現對學生學習思維的發散與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許秀霞.高中化學教學中項目式教學的應用[J].高中數理化,2021(S01):152.
[2] 吳超軍.高中化學課堂項目式分層教學法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36):72.
[3] 許麗永.深度學習背景下“微項目式學習”的組織——以“有機合成復習”為例[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30):94.
[4] 董孝忠.基于項目式學習的高中化學教學實施策略探析——以“乙醇”教學為例[J].高中數理化,2021(16):67.
[5] 史海華.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微項目學習的路徑[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1(14):59.
[6] 魏景.項目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試題與研究(高考版),2020(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