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成
摘 要:語文是一門語言類學科,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期間,應該重視口語交際教學的開展,從生活實際出發,鍛煉學生的聽話能力和說話能力。尤其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的教學理念都發生了較大變化,他們不再拘泥于知識教學,而是開始重視學生的能力發展。為此,本文從新課程角度出發,對農村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總結出了一系列應對策略,希望能夠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語文;口語交際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7-012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7.041
口語是人類最為便捷、最為重要的交際工具,重視口語交際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新課程背景下,教育部門將原有的聽說訓練改成了口語交際,實現教學改革的同時,口語交際教學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一、口語交際的特點
(一)口語化和大眾化
口語交際教學是語文課堂中較為特殊的一部分,它不需要學生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通過口語傳遞信息,這充分凸顯了口語交際的口語化特點。又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都具備了自己的思想,所以他們都能參與到口語交際活動中,這一情況又充分凸顯了口語交際的大眾化特點。從這兩個特點來看,口語交際非常適合初中語文教學,只要活動內容有趣,便可以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并在活動中有所收獲。
(二)互動性和實踐性
口語交際并不是可以單獨完成的活動,它需要人與人進行交流,是聽與說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需要互動,實現信息的傳遞,他們聽者與說者的身份也會不斷轉換。此種活動開展過程充分凸顯了口語交際的互動性[1]。另外,教師在設計交際活動時,會結合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實際活動,讓學生可以在活動中鍛煉自身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這既可以體現口語交際活動的實踐性,又能發揮此種教學活動的教育價值,推動學生發展。
二、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初中語文口語交際現狀
(一)教師觀念較為落后
網絡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即便是農村學校也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新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在實際開展教學時,部分農村學校并沒有將新課程的相關內容滲透到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了解也不夠透徹,在平時的教學中,仍習慣使用傳統教學模式。而教師是課堂中的指導者,他們的想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向。教師較為落后的思想不僅無法推動語文教學改革,還會影響口語交際教學的高效開展。很多情況下,農村教師會將口語交際教學與寫作聯系起來,打擊了一些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積極性,也影響了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并且,很多農村教師認為,成績才是體現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水平的重要標準,所以他們會格外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忽視了口語交際。此種較為落后的觀念導致教學過程過于死板,影響了口語交際教學的發展,從而難以推動農村語文教育發展。
(二)學校教學資源欠缺
學校是支撐各種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因為教師在開展不同教學活動時,需要不同的教學資源進行輔助。而這里提到的教學資源涉及多方面內容:其一,符合口語交際教學要求的教學環境;其二,滿足語文口語交際需要的文本資料。但在了解農村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情況時發現,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仍較為傳統,直接依據教材開展教學,學校也并沒有專門設置適合語文教師開展口語交際活動的場地。這一教學情況充分凸顯了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過程形式化、內容單一且枯燥,不僅無法發揮口語交際教學的價值,還會影響學生對于口語交際的看法,使他們的能力發展受到影響。
(三)學生缺乏自信
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想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農村地區也不例外,教師在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時,會為學生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以此鍛煉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但是,教學活動結束后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得到提高,甚至有些農村學生還會對口語交際教學產生抵觸情緒。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到,很多農村學生存在缺乏自信的情況。而不自信的原因有很多種,有些學生是因為口音問題,擔心其他人會嘲笑自己。有些學生是因為性格比較內向,不敢與人自主交流。還有些學生是因為語言組織能力較差,參與口語交際活動時容易出錯,所以缺乏自信。此種情況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很難在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阻礙了口語交際教學的開展和學生語言能力發展。
三、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語言能力
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期間,不僅要傳授他們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然而有時部分農村語文教師會忽視這一點[2]。但是口語交際教學可以促進教師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會從生活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主題組織學生參與到活動中,鼓勵他們結合主題進行討論,或者通過情境創設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交流。這不僅會提高學生自身的語言能力,更能讓他們在實踐中有所收獲,增加綜合素養,從整體上促進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的改善。
(二)有利于改變教師教學理念
在調查期間發現,部分農村初中語文教師仍習慣使用傳統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教學理念較為落后,不利于推動語文教學發展。但是口語交際教學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態度,注重引導學生互動,活躍教學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必須在這方面做出改變。教師在教學期間應更為直觀地看到口語交際教學的價值,從而認識到自己以往的教學理念中存在的弊端,愿意主動改變教學理念,從新課程標準的角度出發,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
(三)有利于推動農村教學發展
相較而言,農村地區的教育發展相對落后,為了推動其發展,教育部門頒布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如城鄉教育聯合,增加農村教師與城鎮教師的交流,加強農村教師對新的教育政策的了解等。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初中語文教師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時也是如此,教師會結合口語交際教學開展情況加強對新課程的了解,認識到當前教育發展情況,進而改變初中語文教學格局,推動農村教學發展。
四、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應對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專業素養
1.為教師提供研討機會。新課程背景下教育在不斷改革,想要提高農村初中語文課堂中口語交際教學的效率,就應該先讓教師認識到此種教學活動的價值,改變他們的教學觀念,之后再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時,便可以真正提高教學效率。在轉變教師教學觀念時,農村學校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輔助作用,可以組織所有語文教師開展研討會議,專門針對口語交際教學進行探討,了解新課程標準中與之相關的內容,并結合實踐教學案例分析口語交際教學的開展情況,總結出更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此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2.注重城鄉聯合教學。口語交際教學與普通教學存在較大不同,教師在設計交際活動時,需要以學生為主,調動其參與積極性的同時,還要鍛煉學生各種能力。但是一些農村初中語文教師對新型教學理念的理解不夠深入,無法充分發揮口語交際教學的價值。對此,當地教育部門可以組織城鎮教師與鄉村教師借助網絡實現聯合教學,讓農村教師和學生都能了解當前城鎮語文課堂教學情況。在這個過程中,農村教師可以在實踐中鍛煉自身能力,提高專業素養,為高效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二)細化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
初中語文教師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時,需要提前明確教學目標,為后續教學開展指明方向??谡Z交際教學與知識教學不同,所以教師要注重設計訓練目標,通過不同的活動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在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首先,在正式開展口語交際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測試,了解他們當前的真實水平,方便之后有針對性地設定教學目標[3]。在了解中發現,農村初中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相對較弱,他們缺乏進行口語交際能力訓練的機會。對此,教師需要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分析,適當調整教學方法,增加口語交際訓練內容,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其中,從而使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鍛煉。教師還可立足于課本,結合時事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交流、討論。學生為了能夠取得辯論活動的勝利,會積極地搜集材料,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
(三)豐富活動形式,鍛煉交際能力
一般情況下,語文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口語交際活動,都是從教材角度出發,根據教材中所提的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探討,以此鍛煉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此種方式過于死板,并不能凸顯新課程標準對農村語文教育的影響。為了使學生真正參與其中,教師需要對活動形式進行創新。經了解發現,通過情境創設等方式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可以從此角度出發設計活動形式,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完成相應口語交際任務,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推動學生能力發展。
教師要對教材中口語交際部分的內容進行分析,以此為基礎進行情境創設,為學生布置口語交際任務。教師了解發現,初中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口語交際內容大多與表達有關,主題分別為“講述”“復述與轉述”等,這些內容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對此,教師完全可以先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喜好,結合當前社會熱點話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討論。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隨機抽取學生讓他們講述自己討論的內容,也可以讓他們復述其他同學所講的有意思的話題。通過此種方式開展教學,不僅能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改變學生對口語交際教學的看法,提高教學效率,推動農村語文教學發展,實現農村教學改革。
(四)結合生活實際,創新教學模式
口語交際教學通俗來講就是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教學內容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為此,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教育工作,實現教學方法創新,提高口語交際教學質量,使學生得到發展。
教師想要實現教學創新,并將口語交際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就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利用朗誦比賽、演講比賽以及情景劇表演等方式進行輔助,讓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鍛煉自身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在“口語交際即席講話”中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改變以往明確主題、按部就班開展教學的方式。嘗試在課文教學中融入口語交際活動,在分析課文內容時,通過點名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即席講話,鍛煉他們的應變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以此發揮口語交際活動的作用,促使學生能力得到發展[4]。通過此種方式開展口語交際教學,能夠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口語交際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進而改變農村學生對口語交際教學的態度,使他們將此重視起來,逐漸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五)完善評價體系,推動教學發展
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教師來說,教學評價不僅能反映學生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情況,還能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情況。為此,他們非常重視最終的評價結果。但是,在了解期間發現,農村語文教學評價的方式較為單一,大多以考試成績為標準評價學生。此種評價方式會導致評價結果具有較大偶然性和不確定性,無法真正反映出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學生和教師都無法從中獲得有效信息。再加上口語交際教學更看重學生能力的發展,成績并不能將這一點反映出來。所以,農村語文教師需要調整教學評價體系,以便得到更有價值的評價結果。
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活動或者辯論活動,記錄每一個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最終對記錄結果進行匯總,根據學生的進步情況以及最后的成績進行綜合評價,以此得到公平公正的評價結果。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互評,讓他們以同桌為一組,互相監督、互相幫助,定期讓他們對同組成員進行評價。這不僅能夠發揮評價的作用,還能激發學生的勝負欲,使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地區教育發展仍相對比較落后,語文教師想要提高口語交際教學效率,推動學生能力發展,應該先加強對口語交際的了解,認識到新課程背景下在農村初中學校開展口語交際活動時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探究,了解口語交際教學對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帶來的積極影響,總結相應的應對策略,從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并在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同時推動農村教育改革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瀟逸.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2(4):80.
[2] 蘆曉榮.口語交際對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養成的作用[J].天津教育,2021(28):162.
[3] 王興聰.淺談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21(33):41.
[4] 鐘來春.基于語文核心素養下的農村學??谡Z交際訓練[J].漢字文化,2019(2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