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杰克森·波拉克:在滴濺的顏料中燃燒生命

2023-05-30 10:48:04艾佳
世界博覽 2023年10期
關鍵詞:創作藝術

艾佳

“滴畫”畫法構圖設計沒有中心,結構無法辨識,具有鮮明的抽象表現主義特征。

1950年的夏天,在美國紐約鄉間的一所農舍,攝影記者漢克斯為當時初露鋒芒的藝術家杰克森·波拉克拍攝了一個7分鐘的黑白短片和一個11分鐘的彩色短片,記錄了他 “獨具特色”的繪畫過程。拍攝過程中,漢克斯突然靈機一動,提出讓波拉克在玻璃上作畫,他可以在玻璃下面拍攝作畫的整個過程。這個想法得到波拉克的支持,他立刻動手搭了一個臺子,把玻璃架上,讓漢斯躺在臺子下面拍攝。拍攝完畢后,兩人回到客廳,那里已經聚集了不少老朋友,正等待著他們一起共進晚餐。然而,波拉克卻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錯愕的行為——他直接走進廚房,從柜子里找出了一瓶酒,倒了兩杯,一杯遞給漢克斯,一杯留給自己。在場的人對此都非常吃驚,因為他們知道波拉克已經成功戒酒一整年了。果然,波拉克喝下兩杯后,完全變了個人,他開始出口傷人,打碎餐具,然后不顧妻子李·科拉斯納的苦苦哀求,摔門而去……

杰克森·波拉克因自創了“滴畫”而被當時知名的藝術評論人格林伯格譽為“20世紀美國最杰出的畫家”。但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卻“發瘋”了。他再度酗酒,毀掉了自己的身體和剛剛起步的事業。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波拉克開始走下坡路,雖然他還在繼續創作,但已經不再如原來那般順利,他的作品越來越少。這位被譽為“開創美國當代藝術新時代”的“英雄”正在被人們漸漸遺忘,他的成功就如同曇花一現般短暫。也許有人會說,如果波拉克按著原先的路繼續創作下去,或許會取得更高的成就,但他沒有這么做,他在自己最輝煌的時候選擇了放棄。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一位“成功”的藝術家走向了“自毀”之路?讓一位可以在一年時間畫出上百幅“滴畫”,具有超人般旺盛創作力的藝術家,停止了手中的畫筆?對于波拉克而言,這似乎是終其一生的命題——“藝術”與“生存”的矛盾,它是每一位藝術家都不得不面對的那“美好夢境”下的殘酷現實,或許,有些人可以處理好,但在波拉克這兒,卻是一個難以擺脫的、糾結而痛苦的存在。

正在創作“滴畫”的波拉克,后面是他的妻子科拉斯納。

自我懷疑

杰克森·波拉克出生于美國西部懷俄明州,是家中的第5個兒子。他的父母都是農民。波拉克從小跟隨哥哥們長大,特別是他的大哥對他影響極深。大哥酷愛藝術,波拉克從小跟著他學習繪畫。后來,波拉克的大哥考上了洛杉磯的一所藝術名校,懷抱“藝術之夢”的波拉克也上了一所藝術高中,但沒過多久就被開除了。他在學校的生活可謂是一團糟:孤僻的性格讓他幾乎沒有什么朋友,而糟糕的成績又令他備受奚落。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多半會選擇知難而退,但波拉克偏偏天生一副倔強脾氣,再加上強烈的自尊心,硬是撐了下去。也許,就是從那時起,他的眉毛便緊緊地擰在一起,原本應該肆意揮霍的青春時光也因此變得黯淡而壓抑。

1930年,年輕的波拉克跟隨哥哥來到紐約,注冊了紐約藝術學生聯盟的課程,師從寫實主義畫家托馬斯·本頓。在本頓的眼中,波拉克的色彩還算不錯,但解剖和素描就不敢恭維了。雖然,波拉克非常努力地學習,但遺憾的是,對藝術而言,即便是付出了99%的努力,如果缺少那1%的天賦,依舊是難有建樹。在寫實繪畫中苦苦掙扎了一段時間后,波拉克依然找尋不到方向,也就是從那時起他開始飲酒。似乎只有酒精的麻醉才能讓他暫時忘卻內心的傷痛。酒精只會令事情更糟。原本就不多的朋友漸漸疏遠他,甚至家人也開始放棄他。本頓對這個學生卻給予了不少關照,經常邀請他參加每周舉辦一次的家庭音樂會。

本頓是一位心懷遠大理想的藝術家,他一直希望通過寫實繪畫構建屬于美國的藝術風格,并為此奮斗了一生。雖然這個愿望他本人沒能實現,但他“最不具天賦”的學生卻辦到了。不過,對波拉克而言,所有的“榮耀”都來得太過突然,甚至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想。沒錯,他是喜愛藝術,也希望能夠具有和哥哥一樣的“天賦”,但是,他更希望的是自己的作品能夠被人們喜愛,進而通過售賣作品養活自己和家人。他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能成為“美國當代藝術的領袖”。在他強硬的外表下,是一顆敏感而脆弱的心。雖然喜愛繪畫,也一直在努力創作,但波拉克對自己的作品自始至終都抱有一絲“懷疑”,即便是在事業發展的頂峰,面對各種超乎想象的“贊美”,他依然沒有多少自信。

在人生的最后幾年,波拉克陷入了復制“滴畫”的“惡性”循環中,而埋藏在心中的“懷疑”的種子也滋長得越發迅猛。有時他把妻子叫到畫室去,指著新畫的作品問:“你說,這是繪畫嗎?”還有一次,一對記者夫婦來采訪他,他竟控制不住地哭了起來。他一邊哭,一邊指著畫室里成批的“滴畫”問道:“假如我知道怎么好好地畫一只手,我會去畫這種廢物嗎?”對自我的不確定,以及無法抹去的焦慮與不安,成為波拉克一生都揮之不去的陰影。

雖然,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歷經磨難和坎坷,但說到底,波拉克是“幸運”的。因為他生活的時代“需要”他,并給予他機會獲得藝術上的“成功”。在偶然與必然的雙重作用下,波拉克最終成了藝術史書上記載的那個“波拉克”。

無法改變的窘迫生活

20世紀30年代,波拉克離開老師本頓后,也同時失去了微薄的助學金,生活變得異常窘迫,不僅沒有錢支付生活費,更糟糕的是,連顏料也買不起。他找到了幾家畫材店,希望能用自己的作品換取一些顏料,都被畫材店老板無情拒絕。就在看似無望之際,美國進入了歷史上的大蕭條時期。也許對于其他人而言,那是段暗無天日、令人絕望的日子,卻給了波拉克這樣“失敗”的藝術家得以繼續生存的機會。

當時為了解決藝術家的生計問題,聯邦政府出資成立了“藝術家工作委員會”?!拔瘑T會”給失業的藝術家提供工作機會,雇用他們給各地的公共設施,如車站、圖書館、學校進行藝術上的裝飾和美化。雕刻著美國4位總統頭像的“總統山”,便是在這個時期建立的。對于波拉克而言,要申請進入這個組織并不困難,只要能畫畫,而且證明自己沒有任何工作就行。藝術家進入組織后,每個月可以從政府領到100美元的工資,還可以免費領取繪畫材料,政府對他們的要求是每兩個月交出一幅作品。這個組織拯救了波拉克,支持他走過人生中最艱難的歲月,使他沒有因生存問題而放棄繪畫。也正是在這個時期,波拉克開始接觸墨西哥壁畫和畢加索的繪畫。他漸漸發現,蘊含生命強力的墨西哥壁畫與表現沖突矛盾的立體派,似乎更加符合自己的“口味”,也在一定程度上“適當”彌補了自己在“寫實技法”上的缺欠。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為躲避戰爭陰云,一批歐洲藝術家開始定居美國,并將流行于歐洲的現代主義風格帶到這里,逐步成為當時藝壇的新風尚(但這個時期還沒有成熟的藝術市場出現)。也就是從這時起,波拉克逐漸放棄了曾經苦苦研習的寫實繪畫,而將創作的重心轉向了抽象繪畫。

《壁畫》是波拉克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也可以看作是為創作“滴畫”所做的前期鋪墊。這幅畫繪制于1943年,尺幅非常巨大,長約6米,寬約2.5米。畫面上布滿了桃紅、明黃、普藍、黑色的線條,這些線條扭曲、纏繞在一起,好像一個個找尋不到出路的“游魂”在黑暗的洞窟發出躁動不安的聲音……它讓人想起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同樣是那種陰暗詭譎的畫面,同樣是那種令人不安的氣氛,但波拉克的《壁畫》看上去更具有原始生命的野性和力量。

《壁畫》是波拉克一生中所繪制的尺幅最大的作品。這幅畫的命運也是一波三折。最初,它被懸掛在20世紀最負盛名的收藏家佩吉·古根海姆女士公寓的墻上,因為正是這位美國藝術圈的“貴人”向波拉克定制了這幅作品。僅僅過了3年,這幅畫的命運就變了。首先是因為戰爭結束,古根海姆女士要搬去歐洲,而這幅作品因為過于巨大不方便攜帶,只能留在美國;之后,經過多地輾轉,最終留在了美國愛荷華大學,但是以捐贈的名義,還是在同多家機構反復洽談后才最終找到了落腳點(當時美國耶魯大學拒絕接受這幅作品)。

如此大費周章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波拉克的作品根本賣不掉。1943年,因其他人的推薦,波拉克與古根海姆女士相識。最初,身為“美國現代藝術推手”的古根海姆女士對波拉克的作品大為贊賞,同他簽訂了4年的合約,并給予了在當時幾乎令所有美國藝術家都無比羨慕的代理條件——每月支付150美元生活費。雙方商定,如果畫展能賣出畫,便按事先談妥的比例分成,若不能,就留下波拉克一年中創作的所有作品。這個協議等于給了波拉克絕對自由的創作時間,他不需要一邊工作,一邊用有限的業余時間作畫。

波拉克作品《壁畫》,創作于1943年,現藏于美國愛荷華大學。

畢加索作品《格爾尼卡》,完成于1937年,現藏于馬德里國家索菲亞皇后博物館。

在波拉克與古根海姆女士合作的4年中,古根海姆畫廊前后為他舉辦了4次展覽。如果從展覽規模和反響來看,波拉克的作品確實受到了當時藝術評論界的肯定和支持。著名的藝術評論家格林伯格曾說:“簡直找不到更有力的話來稱贊這個展覽……”他盛贊波拉克是他這輩人中最強有力的畫家,也許是繼米羅之后最出色的畫家。

然而,稱贊歸稱贊,獲得聲譽的波拉克依然一貧如洗。在當時,美國本土的現代藝術還只是剛剛起步。194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是二戰后舉辦的第一屆雙年展,當時統領美國館的依舊是如安德魯·懷斯、托馬斯·本頓這樣的寫實藝術家,同時開展的古根海姆女士的私人展館卻洋溢著濃濃的現代風味。她將自己收藏的美國現代藝術帶到了威尼斯,這其中也包括波拉克的作品。大約從那時起,歐洲藝術市場開始關注這批來自美國的藝術新秀。

對波拉克而言,來自媒體的“贊美”依舊無法改變他窘迫的生活。在同古根海姆女士合作的4年中,他完成了上百幅作品,但一幅也沒有賣出去。在合作的最后時期,他開始感到疲憊和巨大的壓力:一方面,他必須要不斷創作,舉辦展覽,獲得更多的關注,只有這樣才能賣掉作品;另一方面,為了舉辦展覽而在相對短暫的時間內創作出相當數量的作品,又令他感覺喪失了藝術上的“自由”,變成了一個任人擺布的“牽線木偶”,為了獲得收入他又不得不做出“妥協”。最糟糕的是,雖然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展覽也辦得很成功,但沒有獲得相應的收入。這令波拉克一度感到非常沮喪,那段時間他把自己關在畫室,足不出戶,拒絕了大部分藝術家團體的邀請。

同樣感到沮喪的還有古根海姆女士。她興沖沖地簽下了波拉克,并給予他在當時甚為優厚的待遇,并每年為其舉辦一次個展。可以說,能做的她都做了。波拉克的作品還是賣不掉。這并非是錢的問題。多金的古根海姆女士并不缺錢,令她頭疼的是如何處理掉手上積壓成堆的波拉克作品。特別是當二戰結束,她決定搬回歐洲前,波拉克的繪畫便成了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古根海姆女士首先想到的是把這些作品打包賣掉,畢竟她要賺回自己的投資,哪怕只能抵償一部分開支。遺憾的是,無論是畫廊還是個人都對波拉克的作品提不起興趣。最后,她只能無奈地將這些作品分批贈送給友人。

失去了古根海姆女士的資助,波拉克的生活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他向朋友們借錢,同時用自己的繪畫作抵押從雜貨鋪換取一些生活必需品。1948年冬天,波拉克想去看望母親,但付不起路費。他向一個飛行員求助,打算給他5幅油畫,把他捎過去,飛行時間是25分鐘,卻被飛行員拒絕了。

這個時期,波拉克已經開始創作最具代表性的“滴畫”了。若干年后,那些同意他用繪畫作抵償的人們都發了一筆財。那位曾抵給他生活必需品的雜貨鋪老板,在10年后以17000美元的價格把幾幅“滴畫”賣給了巴黎的一個畫商,他用這筆錢給自己買了架農用小飛機。

“行動繪畫”

古根海姆女士搬到歐洲后,波拉克開始與帕森斯畫廊合作,并開始創作著名的“滴畫”作品。波拉克曾經詳細介紹了“滴畫”的創作方法:“我的畫不是來自畫架。在作畫時我幾乎從不平展畫布。我更喜歡把沒有繃緊的畫布掛在粗糙的墻上,或放在地板上……一旦我進入繪畫,我意識不到我在畫什么。只有在完成以后,我才明白我做了什么。我不擔心產生變化、毀壞形象。因為繪畫有其自身的生命。我試圖讓它自然呈現。只有當我和繪畫分離時,結果才會很混亂。相反,一切都會變得很協調,輕松地涂抹、刮掉,繪畫就這樣自然地誕生了?!?p>

波拉克作品《圓》,創作于1934年。

波拉克作品《速記圖形》,布面油畫,創作于1942年,現藏于紐約現代美術館。

波拉克的“滴畫”沒有視覺的中心,也沒有外沿,色彩斑斕的顏料滴落或飛濺在畫布上,直到鋪滿整個畫面。一般,“滴畫”都是先畫在一個尺寸較大的畫布上,然后再經過波拉克有選擇性地剪裁,使畫作呈現最“完美”的視覺效果。這種作畫形式并非波拉克首創,曾經有幾位歐洲抽象畫家也試驗過相似的繪畫方法。波拉克把它發揚光大了,并且借助古根海姆女士及媒體的力量,將“滴畫”同自己的名字緊緊聯系在一起。

“滴畫”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行動繪畫”,這是格林伯格為它起的名字,用以區別傳統的“架上繪畫”。之所以稱為“行動繪畫”,是因為波拉克在創作時,整個身體都要“運動”。他會圍繞鋪在地上的畫布一遍遍地行走,一只手提著顏料桶,一只手拿著刷子,將顏料一層層地“甩”到畫布上。經過調配的顏料,在畫布上形成如“大理石”花紋般繽紛的色彩。因為顏料所形成的“姿態”是無法事先預計的,所以具有“即興”和“偶發性”的效果?!靶袆永L畫”被當時的美國批評家們稱為“具有革命性的力量”。這“革命性”的力量,不僅來源于“行動繪畫”在創作形式上顛覆了“靜態”的“架上繪畫”,它的產生也進一步將美國現代藝術與同時期的歐洲現代藝術做出了相對“明確”的區分。這種“區分”正是當時的美國所需要的。

通過兩次世界大戰的財富積累,美國在經濟上已經遠遠超越歐洲。但是,在文化上,美國還難以同古老的歐洲相抗衡,它迫切地需要建立屬于美國本土的文化體系以及所謂的“美國精神”。作為出生在美國的本土藝術家,波拉克的“滴畫”正好順應了當時社會的需求。在這樣的心態驅使下,“滴畫”一經出現便被賦予了極高的藝術評價。在波拉克生前,他的“滴畫”還很難被售出,就在他過世后的短短幾年間,他的作品便成了“搶手貨”。但這也是身為藝術家的“悲哀”——個體的死亡,往往能夠“救活”生前那些賣不掉的作品。如今,波拉克在當代藝術史的地位已經毋庸置疑,他被譽為開創了“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先河。2006年,他在1948年創作的作品《第5號》在蘇富比拍賣行拍出了1.4億美元的天價。

不過,讓波拉克的作品得到美國藝術評論人肯定,并一舉成為美國現代藝術代表的原因,不僅僅是作品所具有的“革命性”力量,還有其自身所包含的一種來自視覺上的“美感”。

通常情況下,人們對波拉克“滴畫”的第一印象便是“相似”——似乎除了色彩和尺寸上的變化,這些作品便沒有什么不同了。然而,當我們走進畫作,細細觀看,就會發現每幅作品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看上去“孤獨”,有的看上去“明朗”,有的看上去“活潑”,有的看上去“陰郁”……波拉克最為擅長的“色彩”在“滴畫”中被運用得淋漓盡致。那由灰藍、橙黃、土黃、深褐組成的畫面,仿佛在向人們描繪著北美大地“晚秋”的壯美;而那由淺駝、中黃、乳白、墨色組成的畫面,又似乎在勾勒著西部荒原炙熱遼闊的土地……看上去“雜亂無章”的色彩,以一種“和諧”的方式重組在一起。飛濺到畫布上的顏料,因為力度和角度的不同,呈現出或“纖細嫵媚”或“粗獷淋漓”的迥然異趣:有時候宛如一道強風“掃”過畫面,留下“風卷殘云”般的痕跡;有時候又好像“微風拂面”,細膩而輕柔地在畫布上跳躍。這些大大小小、尺寸不一的畫作,沒有形體、沒有輪廓、沒有空間遠近,也沒有明暗變化,剩下的唯有一片片“抽象”的色彩。正是用這些色彩,波拉克向世界展示了夢境中的“美國”——遼闊、荒蠻,卻充滿激情。

波拉克作品《第30號》, 創作于1950年,現藏于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波拉克將這些“滴畫”以“第1號”“第2號”“第3號”的方式命名,倒不是為了表現具有“先鋒”意味的現代主義精神,而是他懶得給這些繪畫起名字。這樣一來卻“恰到好處”,因為抽象繪畫本身便具有“不確定性”,以號碼命名,給予人們更為自由的想象空間。1948—1950年這兩年間,是波拉克創作的高峰時期。他繪制了大約100幅“滴畫”作品。這次,他不僅贏得了名,也開始獲得利。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他賣出去了大約20幅作品。波拉克的精神狀態也好了許多,他更加自信——開始主動地在藝術社交圈走動,并且戒掉了酗酒的陋習。

巔峰后的痛苦掙扎

一切看上去似乎都很美好。誰也沒有料到,短短兩年后一切就都變了。波拉克再度酗酒、罵人,他把自己關進了畫室,終日盯著空白的畫布,一連數天無法提筆。到了1951年,他不再畫“滴畫”,而是開始畫另一種由黑白線條組成的畫面(類似中國的水墨畫),這樣的轉變卻不被公眾所接受。他的畫再度開始滯銷,即便是請了藝術評論人在媒體上發表文章進行宣傳依舊效果甚微。1953年他只賣出了一幅畫,1000美元,這是他一年的全部收入。波拉克氣得打電話大罵寫評論夸獎他展覽的人:“你說我畫得好,你為什么不買?”

在波拉克人生的最后日子里,他過得異??鄲?。他不再創作,厭惡繪畫,甚至“痛恨”藝術。他對自己的“滴畫”感到沮喪,認為那是如“垃圾”一般的作品。而造成波拉克如此消極的原因,是因為他發現自己無法再繼續“滴畫”的創作,他已經使出了所有的“伎倆”——從色彩、形式、材料(波拉克嘗試在顏料中加入泥土、沙子、碎玻璃)中尋求變化,換句話說,“滴畫”已經不可能再“玩兒”出任何花樣。但波拉克還需要繼續創作,因為他要生存??杀氖?,除了“滴畫”,他所做的其他嘗試都無法讓他獲得足以養家糊口的收入。于是,波拉克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怪圈”,一方面需要不斷“重復”,讓自己獲得收入;另一方面這種不斷地“重復”,又會使畫作漸漸喪失“新鮮感”——不僅對公眾是這樣,對自己而言也是如此,導致的直接后果便是作品的無人問津。波拉克試圖改變,通過創作新的作品“延長”自己的藝術生命力,卻并不成功?;蛟S是因為他的“滴畫”被放置在了一個過高的“位置”;或許是因為他的性格使然,他無法像其他抽象藝術家(如馬克·羅斯科)那樣“忍受”數十年如一日、不斷創作著相似的作品……但無論何種原因,波拉克都無法繼續下去了。

1956年8月的一個傍晚,備受精神摧殘的波拉克,以一種瘋狂的“自殺”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個外表看上去憨厚靦腆,內心卻焦慮不安的男人終于獲得了最后的平靜,不再痛苦掙扎于“為藝術,還是為生存”這道似乎永遠也沒有答案的人生命題。

對于波拉克而言,選擇藝術作為職業,到底是“幸”還是“不幸”,身為旁觀者,我們很難給出判斷。也許,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如果他像父母一樣踏踏實實地待在懷俄明的鄉下,做著簡單的農活,結婚、生子,終老一生……那么他的人生會不會沒有那么多的壓抑和苦痛?如果他沒有愛上繪畫,沒有跟隨哥哥來到紐約,沒有結識古根海姆女士,沒有創作“滴畫”,也許他便不會酗酒,不會生活窘迫,不會為自己的事業沮喪、焦慮,也不會在44歲的年紀便早早離世……這許多的“如果”都僅僅是我們的猜測,即便是后悔與懊惱,人生都沒有辦法重新來過。在波拉克最后的日子里,他與妻子的關系陷入低谷,這時一位崇拜他的年輕女學生露西·克雷格曼闖入了他的生活。但這位“小情人”依然沒能“挽救”精神近乎崩潰的波拉克。他痛恨“藝術”,不愿意重新拿起畫筆,當他的“小情人”開始動手畫畫時,波拉克便破口大罵:“你這個瘋子!為什么要當畫家?”

有時候,恨得越深,愛得也就越深。的確,藝術并沒有給波拉克帶來財富,甚至沒能讓他負擔得起最基本的生活,卻滿足了他壓抑在內心深處最本真的渴望。當人們站在波拉克的畫作前,任憑那洋溢著無限生命力的筆觸和奔放明亮的色彩沖入眼簾,原本平靜的心緒也隨之被攪動了起來。

藝術是“誠實”的。這些色彩斑斕的“滴畫”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的波拉克:一個看上去有些其貌不揚的中年男人。他站在巨大的畫布旁,曲著腿,弓著背,揮動著手中的畫筆,潑灑著各色顏料……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嚴肅,輕抿嘴角,眉頭緊皺,誰都看得出,他是多么地專注!一個如此全身心投入創作的人,相信在他的內心深處一定是充滿喜悅的。繪畫滿足了波拉克內心的狂野和炙熱,唯有在拿起畫筆的時候,被壓抑的自我才能得到釋放。當他在畫布上揮灑顏料時,人們看到的是一顆隱藏于孤僻外表下的如孩童般純真、不羈的心。

(責編:馬南迪)

猜你喜歡
創作藝術
創作之星
創作(2020年3期)2020-06-28 05:52:44
《如詩如畫》創作談
可愛的藝術罐
兒童繪本(2018年22期)2018-12-13 23:14:52
《一墻之隔》創作談
紙的藝術
因藝術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藝術之手
讀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創作隨筆
文藝論壇(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爆笑街頭藝術
創作心得
小說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色综合五月婷婷| 国产第四页|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丁香婷婷久久|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免费观看三级毛片|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午夜欧美在线|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久久综合久久鬼|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99激情网| 国产亚洲精品91|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老司机|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www.日韩三级|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天天摸夜夜操|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婷婷激情亚洲| 日韩第九页| 激情综合图区|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专区|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www亚洲天堂|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天天色综网| 亚洲av无码人妻|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亚洲第一av网站| 中文字幕 91|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