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明珠
如何形成緊密型學區、建設常態工作模式和長效運行機制,推動集團辦學成效的整體提升,形成緊密合作、融合發展的新格局?這是上海市嘉定區中科實驗教育集團不斷思考的問題。
集團將“緊密型”發展的重心放在師資共育共享上,建立“首席教師”制度,帶動集團內部教師整體專業水平的提升,進而促進集團內的優質均衡發展。
建立“首席教師”制度,確保規范運行
集團明確了“首席教師”項目目標,即進一步落實集團化辦學目標,優化集團內部人力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與學科建設,提升集團整體教育質量,促進集團各成員校優質均衡發展。
首席教師由集團內職業道德高尚、專業能力突出的優秀教師擔任,并組建以首席教師為核心的骨干教師團隊,在成員校定期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教育科學研究、教學實踐研討等活動。其中,首席教師的選拔與管理工作在集團理事會領導下組織實施,選拔過程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管理過程堅持培養、聯系、考核、嘉獎相結合。
優化組織架構,提升管理效能
為了保障“首席教師”制度的運行,集團建立管理和專業雙線并行的立體組織架構。集團各項目的決策、管理,由理事會共同負責;理事長單位設集團秘書長,負責集團日常事務的統籌;各理事單位由業務副校長擔任各學校聯絡員,負責各校相關事務的管理協調。同時,構建“1+7+N”的專業發展鏈,由集團遴選出的首席教師全面負責本年級學科的教學質量,下設由7所學校學科備課組長或教研組長組成的指導組,各學校學科教務(課程)主任分別擔任本校首席教師的保障組長。集團另聘請1名教育管理專家擔任“首席教師”項目督導,組建由17名各學科教學專家組成的“首席教師”導師團,為集團首席教師的研究與實踐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
強化項目引領,搭建成長階梯
每學年,理事會根據教育發展趨勢和本集團的突出問題確定“首席教師”項目研究的方向、主題。比如,第一屆工具類學科研究主題是“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主題下的問題鏈設計;2021學年,在原有問題鏈研究基礎上,聚焦課堂作業設計進行研究;2022學年,研究進一步深化,統整單元視角下的課堂作業和課外作業。
舉行作業設計培訓。聘請專家開展作業設計系列培訓,幫助教師了解作業設計的方法與反思的路徑,理解學習類型、學習目標、作業目的、作業類型和作業功能五要素的深度關聯,關注作業內容和作業目標的一致性。
建立集團學科成長營。每位首席教師根據自己的年級和學科,建立集團備課組長成長營,研討作業設計的方法,定期分享課時作業,及時將優質資源分享給集團各校。
建設作業設計工作坊。首席教師定期邀請學科導師團成員和項目督導,開展作業設計工作坊活動,備課組長和核心組成員學習作業設計的方法,構建課時作業、單元作業和階段練習所需的習題資源庫。
深化聯動共建,促進優質均衡
學業評測精準化。每學期集團首席教師根據綠色學業評價指標研究命題框架,分工研制階段性學業測評工具,依托第三方大數據智能分析平臺,進行教學質量分析、研判和改進,帶動集團學業質量提升和教師專業能力的均衡發展。
聯動教研常態化。集團內形成密切合作的教研共同體,各校充分發揮首席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開展聯動教研活動,不斷將學校的研究成果和導師團專家的智慧輻射到各校。
項目培訓一體化。在“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總目標下,集團各校發揮優勢學科的引領作用,提升實操能力。
“首席教師”項目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專業學術能力,也形成了教育創新的良性發展態勢,為建設緊密型集團和實現“有質量、有溫度、充滿創新活力”的區域品質教育發展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責任編輯:于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