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杰
摘 要:隨著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并通過黨章的修正案,中國共產黨章程又一次揭開新的篇章,這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對黨章進行修改。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和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征程中,三次對黨章中“黨的建設”相關規定進行調整和充實,具體包括黨的建設總體要求、黨的建設基本要求、黨員、黨的干部、黨的組織制度、黨的基層組織、黨的紀律以及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等方面。這一過程呈現出黨建總體布局的完善性、黨的建設的與時俱進性、管黨治黨從嚴的全面性以及黨的自我革命的鮮明性等基本特征,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十八大以來;黨章;三次黨章修改;黨的建設;偉大工程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4767(2023)01-0058-08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制定和完善黨章。”[1]隨著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并通過黨章修正案,中國共產黨章程又一次揭開新的篇章,這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對黨章進行修改。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和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三次黨章修改(以下簡稱“三次黨章修改”)都對“黨的建設”相關規定進行了調整與充實,可見茲事體大。因此,系統梳理三次黨章修改中黨的建設具體內容的變化,概括總結其呈現的基本特征,深刻領悟其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有助于新時代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一、三次黨章修改中黨的建設的具體內容
中國共產黨始終重視加強自身建設,黨的代表大會對黨章的修改就是重要體現。尤其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立足于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形式任務發展的新變化,對黨章進行了三次修改。縱觀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三次黨章修改,關于黨的建設相關內容的調整與充實,主要涉及黨的建設總體要求、黨的建設基本要求、黨員、黨的干部、黨的組織制度、黨的基層組織、黨的紀律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等幾個方面。
(一)關于黨的建設總體要求的修改
黨的十八大對黨的章程中黨的建設總體要求的修改,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為了提高黨經受考驗、化解危險能力的現實需要,新增“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的內容;二是增寫“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學習的政治傳統、服務人民的政治責任以及改革創新的政治品質;三是為了更好地統籌兼顧黨的各方面建設,新增“整體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2]的內容,這是在黨的建設中全面貫徹和自覺運用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
隨著黨的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更加成熟,黨的十九大黨章對黨的建設總體布局進行了重大修改。第一,為了引領全黨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章增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的形象表達。第二,將堅持黨要管黨位置提前,強調從嚴治黨要更加“全面”,這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成功經驗的科學總結,體現出黨始終堅持“嚴”字當頭的決心。第三,強調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建設,這是因為政治建設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根本性建設。第四,增寫黨的“紀律建設”,突出全面從嚴治黨的現實針對性;強調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回歸制度建設的內在規定性;將反腐倡廉建設修改為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等,表明黨正風肅紀的堅強決心。第五,為了提醒全黨同志增強憂患意識,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增寫“不斷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昭示了黨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
黨的十九大以來,為了推動全黨永葆自我革命精神,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方針,確保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黨的二十大通過的新章程對黨的建設總體要求進行了修改:一是更加強調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二是強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三是新增“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新表述。
(二)關于黨的建設基本要求的修改
關于黨的建設的基本要求,在黨的十七大黨章中是四項,即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民主集中制。隨著黨的建設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黨的十八大黨章對黨的建設基本要求的修改主要有三處:一是由于黨的十八大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于是在黨的建設第一項基本要求中,明確規定“全黨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統一行動”[3];二是將黨的建設第二項基本要求擴充為“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更加突出了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三是在總結黨內民主建設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首次將“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寫入黨的建設第四項基本要求中。除此之外,該項內容新增加強對黨的主要領導干部進行監督的內容,這是黨重視監督干部優良傳統的重要體現,也是確保干部健康成長的有力舉措。
為了更好地處理新形勢下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問題,黨的十九大黨章把黨的建設基本要求由四項修改為五項,增寫“堅持從嚴管黨治黨”新的基本要求,彰顯出中國共產黨打鐵必須自身硬的堅強決心和歷史擔當。除此之外,還有三處主要變化。第一,將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納入黨的建設第一項基本要求。第二,為了解決五項基本要求中相互交叉重疊的問題,使其更加清晰明了,黨的十九大黨章對相關表述進行了較大調整。例如將原有第一項基本要求中“使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政績突出、群眾信任的干部”修改為“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將原有第四項基本要求中“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相關內容,移至新增的第五項基本要求中。第三,在第四項基本要求中,新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以及“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4]等內容。這些都是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的根本保證,也是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
為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二十大黨章對黨的建設基本要求的內容又進行了修改。一是在第一項基本要求中,增寫“必須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的內容。二是在第二項基本要求中,將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修改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三是新增“堅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基本要求,將黨的建設基本要求從五項擴展為六項。同時把第一項基本要求中的“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從組織上保證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貫徹落實”等內容納入這項基本要求中。四是在原第五項基本要求中,增寫“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不斷健全黨內法規體系”的內容。
(三)關于黨員和黨的干部的修改
三次黨章修改中,關于黨員隊伍建設的要求主要體現在黨員義務和發展黨員的標準上。為了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全黨,黨的十八大黨章將科學發展觀列為黨員必須認真學習的重要思想之一。黨的十九大、二十大黨章在黨員要求上也作了相應調整。一是依據新時代黨的建設新要求,充實了黨員義務。如新增“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規矩、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等。二是為了從源頭上保證黨員隊伍建設質量,黨的十九大黨章規定在發展黨員時,要將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黨的二十大黨章規定黨員學習黨的歷史,這是為了增強全黨同志的歷史自信,做到知史愛黨、以史明志;同時進一步強調黨員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5],要將其銘記于心、落實于行。
在三次黨章修改中,對黨員干部相關規定的修改是重中之重,主要涉及黨員干部選拔、黨員干部監督以及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第一,在黨員干部選拔上,黨的十八大黨章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擴充為黨員干部選拔的重要原則,這是中國共產黨選人用人的優良傳統和一貫要求。由于新時期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現實需要,因而對黨員干部的選拔標準也不斷提高。于是,在黨的十九大黨章中要求黨員干部要“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做到忠誠干凈擔當。第二,在對黨員干部的監督上,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十八大黨章新增“黨要重視監督干部”的內容。第三,在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上,黨的十八大黨章強調黨的干部必須堅持原則、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這是黨著眼新形勢、新任務和針對當前干部隊伍中的實際情況,對各級領導干部的政治品格和工作作風提出的新要求。黨的十九大黨章強調黨員干部要堅持“二十字”好干部標準,堅持反對“四風”,這既指明了干部成長的方向,也是檢驗干部是否合格的試金石。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委歷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黨的二十大黨章明確規定黨員干部必須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
(四)關于黨的組織制度和黨的基層組織的修改
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三次黨章修改中,關于黨的組織制度的變動較小,僅是在黨的十九大黨章中將原有第十三條中關于巡視制度的規定,單列成為第十四條,同時強調在一屆任期內,在黨的各級組織中實現巡視范圍全覆蓋,堅決開展巡視工作,并要求各市縣委員會建立巡視制度。這說明巡視制度是黨的優良傳統,是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凝結著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理論和制度創新的重要成果。
黨的基層組織也是三次黨章修改的重點之一。為了激發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生機活力,黨的十八大章程將積極創先爭優納入黨的基層組織的基本任務之中。在此基礎上,黨的十九大黨章對黨的基層組織作了進一步調整。一是立足基層實際,在全面總結基層黨組織換屆實踐經驗基礎上,統一了黨的基層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的任期,都是每屆三年至五年。二是擴充了黨的基層組織的基本任務,增寫促進“兩學一做”、使學習教育更加制度化、堅定理想信念等內容,這是對新形勢下開展黨內經常性教育成功經驗的科學總結。三是為了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增寫“黨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的內容。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由于基層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成效日益凸顯,黨的二十大黨章強調基層黨組織要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除此之外,還強調國有、集體企業中的基層黨組織要加強領導統一戰線工作和工會、婦女組織等群團組織,這是適應社會組織快速發展、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需要。
(五)關于黨的紀律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修改
黨的十八大黨章修改中并沒有涉及黨的紀律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內容。黨的十九大黨章對該項內容作了重大的調整和充實。一是新增第四十條,明確規定黨的六條紀律,即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以及生活紀律。二是增寫“執紀必嚴、違紀必究,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的新表述。同時該條還強調黨紀處分和組織調整是管黨治黨的兩個重要手段,必須堅持“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6]。三是規定對中央、地方委員會委員和候補委員給予處分時,應該執行黨章規定的黨紀處分程序。四是修改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相關內容,例如黨的上級紀檢委要加強對下級紀檢委的領導、明確規定黨的各級紀檢委是黨內監督專責機關等。除此之外,黨的十九大黨章還強調各級紀檢委必須根據程序規定,對同級黨委委員進行執紀審查。作以上的修改,是為了使全面從嚴治黨的尺子更加明晰,充分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堅持用嚴明的紀律管黨治黨的堅強決心,切實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
在黨的十九大黨章的基礎上,黨的二十大黨章充分吸收了近幾年黨的紀律建設和紀檢體制改革的最新成果,對黨的紀律和黨的紀律檢察機關相關規定又作了調整和完善。一是在黨的紀律一章中,按照錯誤性質和情節輕重,增寫責令檢查和誡勉的環節。二是在黨的紀律檢查機關一章中,進一步擴充派駐紀律檢查組的范圍,將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納入黨的紀檢領域,同時強調要進一步推動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
二、三次黨章修改中黨的建設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