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棟
摘要:傳媒融合是一種新型的媒體形式,它能將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優勢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一種新型的傳播形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媒介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發展,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廣播電視媒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本文重點從新聞傳播的媒介融合視角出發,就如何創新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報道方式,以期對新聞采訪形式的創新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媒介融合;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平臺成為人們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在某種程度上,還會對我國的廣播電視媒體造成沖擊,導致其收視率持續下滑。廣播電視新聞媒介要想在新媒體時代中存活與發展,新聞記者必須積極尋求新的途徑,即利用新媒體的力量,創新新聞采訪報道的方法;并能與新型媒體相融合。為此,文章從新聞媒體融合的角度出發,對新聞媒體融合的要求進行了論述和剖析。
記者作為新聞傳播的首要接觸者和傳播者,其傳播效果與其工作質量息息相關。廣播電視記者采訪工作表現出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新聞活動的復雜性,新聞的內容復雜、零散,廣播電視記者要對零散、復雜的新聞進行分析和處理,然后對新聞進行加工、整理,使受眾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到可靠、有效的新聞信息;第二,新聞事件具有時效性,新聞工作者在必要的情況下,必須進行連續的追蹤,以獲得更加全面、完整的新聞資訊,從而提高新聞的時效性;第三,新聞報道是客觀的,不能把自己的情緒和客觀的事實結合起來,要始終保持客觀的態度,把事實向觀眾展示,讓觀眾有更多的思考空間。
新聞記者采訪方式發生了變化
在媒體融合的時代,新聞傳播的速度和效率都大大提高,這就給廣播電視記者的采訪報道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以目前情況,傳統媒體的廣播電視傳媒要轉變過去單一的傳播模式,拓寬新聞的傳播途徑。與傳統媒介相比,新媒介具有多樣性、受眾廣、傳播速度快等特點。在新媒體時代,每個人都能接收和傳遞信息,打破了以前由廣播、電視臺主導的新聞傳播模式。但媒體融合也給新聞工作者的采訪帶來了新的挑戰,為此,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要在新聞報道中采用更加靈活的方法,在電視節目創作的方向上進行持續的創新;一方面要重視新聞媒介的權威性和可信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聞媒介的便利,使新聞傳播更快、更好地適應受眾的需要。
增強與觀眾的交流、互動感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的載體也隨之發生變化,觀眾不再是單純地接受。隨著受眾的需求不斷變化,廣播電視記者在節目采訪、編輯、制作、播放等環節應與受眾進行交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廣播電視記者不僅要做好基本的新聞工作,還要借助新媒體平臺與觀眾進行互動和溝通。通過分析不同類型的觀眾對不同類型的新聞報道的需要,在電視新聞報道中,采訪報道的方式、傳播途徑等都需要進行改革,以更好地讓受眾群體接受。與此同時,廣播電視記者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充分發揮各種媒介的作用,增強與觀眾的互動,獲取更多的信息。
媒體融合時代使廣播電視記者采訪形式變得更加豐富、靈活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媒介融合,對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新聞記者必須學習各種不同的采訪技術,但是,在現實的采訪中,一些媒體仍然采用傳統的采訪方式,使得新聞傳播的效率很低,因此,必須主動地走進受眾人群,豐富自己的采訪方法,使新聞素材更加豐富多樣。
傳統媒體新聞報道的時效性比較差,且在經歷了許多煩瑣的采編播過程后,才能呈現給觀眾;而廣播電視記者的采訪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新聞資訊的編輯效果。因此,廣播電視記者必須采取相應的對策,轉變采訪方式,提高報道質量。在媒體融合的今天,新媒體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例如抖音、快手、微信等媒介傳播平臺,其所呈現的內容更加豐富、更加貼近日常生活,深受群眾歡迎。新媒體對傳統媒介的發展必然產生一定的沖擊,因此,廣播電視記者必須適應時代的發展,積極地進行新聞報道的創新。在傳媒融合發展的今天,傳媒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廣播電視傳媒面臨著嚴峻的生存環境和日益增長的壓力,這也是廣播電視記者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因此,廣播電視記者要主動進行變革,以迎接挑戰,主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充分利用自己的交流優勢,進行新聞采訪方式的創新,才能更好地履行新聞采訪工作的職責,不被時代的潮流所淹沒。
明確廣播電視記者的功能定位
與傳統媒體時代相比,在傳媒融合的背景下,廣播電視記者的工作環境、職業內容和職業需求都有了很大的改變。首先,電視新聞記者要從海量的資訊中提取有用的新聞資訊。通過多種新媒體平臺,將收集到新聞資訊與受眾進行交互,增加新聞資源。通常情況下,此類新聞報道具有一定的現實價值,能夠引發社會的普遍重視,能夠對新聞輿論進行引導;但是,也存在一些無用信息,有些信息是虛假的,所以,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要從眾多的新聞素材中篩選出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內容,并用一種敏銳的眼光去挖掘它的價值,從而保證最終的電視節目的質量。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對信息的分辨能力,同時還要有很好的新聞素質,才能以最積極的角度來挑選最有價值的新聞材料。
其次,要做好人民群眾和電臺之間的紐帶。在新媒體平臺的不斷完善下,廣播電視記者與觀眾進行互動、溝通的機會越來越多,在這個時候,必須堅持“為民”的思想,認真聆聽受眾的真實訴求和心聲,從媒體角度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并在此基礎上發揮好媒介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同時,要堅持以人民關注的問題為中心,深入挖掘新聞事件背后的價值,才能有效地提升節目的內容與品質。
充分運用新媒體傳播平臺
在傳媒融合的大背景下,廣播電視記者如何充分運用新媒體手段,為新聞采訪工作提供更為多元化的傳播和共享平臺。
第一,新媒體技術設備的合理運用。在一些比較緊急的情況下,廣播電視記者可以利用智能手機、攝像機等設備進行突發事件的采訪。在此過程中,廣播電視記者可以通過多種新媒介進行廣泛的報道,比如開通官方微博、抖音賬號等。與此同時,新聞采寫的內容可以是文本、圖像、短視頻等,并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如動畫,來引起觀眾的關注。
第二,靈活運用多種新媒體平臺的語體。在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報道中,新聞記者采訪的表達方式基本上是單一的,使受眾難以理解,對新聞報道的效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廣播電視記者要靈活運用通俗、生動、有趣的語言,使受眾更容易理解。與此同時,還要熟練運用表情包和其他新媒體的網絡語言,以增強其傳播效果。
第三,迎合媒體融合時代的發展要求,強化新媒體的數字智能化應用。比如,在5G時代,廣播電視媒介必須大力發展5G網絡,充分利用5G網絡的低延時、高速率等特點,以高品質的視頻直播方式進行報道和傳播。
第四,加強新聞采訪報道的綜合素養。在媒體融合環境下,廣播電視記者要具備采訪報道、新聞價值判斷等基礎能力,如大數據分析、社交媒體運營等,從而提升電視新聞的質量。
做好采訪前的準備工作
通常情況下,新聞采訪中經常會發生一些突發事件,為了保證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廣播電視記者必須具有很高的新聞敏感性,并做好前期的訪談。那么,在新聞采訪的前期,廣播電視記者要充分認識新媒體在傳媒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并有效地結合二者,要把兩者的優勢結合起來,要重視采訪內容的創新元素,要做好節目品牌的建設,要科學地制定好采訪前的籌備計劃,同時要及時改變自己的工作理念,創新采訪的過程,保證訪談的內容能有效地適應群眾的多樣化需要。運用互聯網技術,有效地發現、梳理新聞線索,強化輿論監督,形成正面效應,確保新聞報道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廣播電視記者要利用新媒體技術,建立一個完整的用戶信息數據庫,全面地搜集有關的信息和數據;再以此為基礎,繼續加大對公眾的服務,密切關注產業鏈的發展狀況,制定更為詳盡的服務計劃;這樣才能促進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此外,在傳媒融合環境下,廣播電視行業也在經歷著巨大的變革,必須不斷健全新聞傳播渠道的協調管理制度,不斷提升對新聞傳播渠道的認知,力求提高廣播電視記者在不同媒介平臺上的接受程度,創造出一種特殊的訪談方式。比如,通過智能手機、互聯網等手段,深入挖掘受眾的真實需要和社會需要,制定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采訪前籌備計劃,保證采訪工作的高質量突破。
通過線上進行采訪交流
在媒介整合的環境下,廣播電視記者的采訪形式日趨多樣化,除了傳統的面對面訪談,也可以通過微信、 QQ等網絡進行線上文字、語音、視頻交流和訪談。傳統媒體的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方式是要求記者事先與被采訪者進行電話、現場預約,以確定采訪的具體內容,在此期間,記者很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統媒體的采訪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更多的情況下,廣播電視記者利用互聯網進行采訪,大大地提高了采訪的效率。同時,通過互聯網進行現場直播,使受眾能夠實時觀看到采訪過程,使得新聞資訊的傳播更加便利。新聞記者利用網絡進行采訪時應注重情感調控,掌握被采訪對象的情感與內心,并進行恰當的指導。廣播電視記者要善于運用自己的語言技巧,對采訪全過程進行合理的控制,并隨時注意采訪對象的心理變化。
另外,廣播電視記者要有很好的隨機應變能力,能夠應付各種突發情況,并能順利地完成采訪工作,同時,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專業素養,它可以充分地反映出新聞事件的真實情況,并確保報道的準確性、正面性和真實感,因此受到廣大群眾的普遍重視。
創新廣播電視記者采訪提問的技巧
對廣播電視記者來說,有效的提問是他們能否成功地進行采訪的重要環節。
第一,要使采訪工作順利進行,廣播電視記者就必須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地創新、改進和完善采訪方式。新聞采訪的基本目標是獲取最真實、最準確、最有效的信息,但這些可能都是被采訪對象難以直面、不愿深入探討的問題,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調整自己的發問角度和方法,可以從被采訪對象感興趣的問題入手,這樣就可以創造一個輕松的采訪氣氛,使被采訪對象從心理上樂于接受。
第二,擅長運用啟發性提問方式。在實際的采訪和溝通中,廣播電視記者若采取“一問一答”的采訪形式會使被采訪對象的思維不能很好地反映出他們的真實想法。所以,在采訪過程中,記者應該采用啟發式的對話方式逐步進行,以使訪談能夠順利地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廣播電視臺記者要善于認真傾聽,善于發現,注意每個細節,這樣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為了保證啟發式提問的效果,在采訪過程中,廣播電視記者必須要主動思考,在訪談中,如何改變提問的角度和方式,以達到對訪談對象的有效分析,并將其聯系起來,以保證采訪內容更有針對性。
第三,廣播電視記者要有社會責任感和新聞價值觀。盡管新聞記者提出問題是有知識性、技術性的,但是絕不能完全依靠提出的問題,要使被采訪對象積極地配合,要換位思考,為被采訪對象設身處地地想問題,只有這樣,新聞采訪才能高質量地完成。
參考文獻:
[1]程娟娟.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記者采訪的創新策略[J].中國傳媒科技,2020(5):96-97.
[2]劉韻.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方向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20(34):251-253.
[3]馬瀅瀅.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反思探索[J].青春歲月,2020(2):78.
[4]伏汨芳.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J].記者觀察,2020(20):45-46.
[5]高圣銅.融媒背景下廣播電視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J].記者搖籃,2020(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