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麗

摘要:本文首先研究與探討在5G時代之下手機傳播中保障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意義;其次深入分析5G時代下手機傳播中語言文字使用不規范有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最后根據當前語言文字規范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相應的完善對策,尤其是在當前5G時代下引導語言文字規范化發展,并且借助手機傳播促進社會公眾規范使用語言文字,以此助力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文化認同感、提高民族文化凝聚力與自信心。
關鍵詞:5G時代;手機傳播;語言文字;規范化
語言文字是人類社會發展中重要的信息傳播載體以及交流溝通工具,語言文字的高度發展也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然而在長期的使用當中也會出現一定的語言文字使用不規范現象,尤其是在當前5G時代之下,基于手機終端進行信息傳播也更加迅速,所以如何在此背景下保障語言文字傳播的規范化成為提高漢語語言發展的重要一環,對于促進漢語文化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
一、5G時代手機傳播中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意義
在5G時代之下,手機傳播中語言文字使用規范化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保障語言文字使用的規范化才能切實保護好以漢語語言文字為載體的漢文化,進而促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所以,需要在5G時代之下注重保障手機傳播中語言文字規范化??傮w來講,切實做好該項工作的重要意義體現在如下幾點:
第一,有助于宣傳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數不盡的優秀傳統文化,而這些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凝聚著古代先賢的人文理想、價值追求、道德觀念等,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又以語言文字為載體而進行傳播,所以切實保護好語言文字使用的規范化是確保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與弘揚的重中之重。并且,在當前5G時代之下手機傳播中語言文字的規范化也能夠讓社會群眾更加重視中國文化,凸顯出中國文化的魅力,而這在當前西方歐美文化入侵的背景之下具有積極的意義,可以增強社會民眾對于中國文化的認同感,進而更加注重漢語文字的規范化問題,從而通過漢語文字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用以助推我國社會文化建設水平與質量得到提升。
第二,有助于加強民族團結。我國民族眾多,各民族之間的溝通交流是以漢文字為主要語言,而若是漢語文字使用的不規范則勢必會影響到溝通交流過程中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會對溝通交流產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因此,在5G時代之下著重保障手機傳播中語言文字規范化同樣也有助于增強各民族之間的溝通交流,使漢語文字成為各民族溝通交流的橋梁與紐帶,而這又有助于傳承與傳播以漢語文字為中心的漢語文化,所以保障漢語語言文字使用的規范性至關重要。若是在漢語文字使用的過程當中并未形成統一、規范的使用形式,則勢必會對各民族之間的溝通交流造成影響。[1]所以說,在5G時代之下保障漢語文字使用的規范化有助于增強民族交流、加強民族團結,從而為我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二、5G時代下手機傳播中語言文字使用不規范的不良影響分析
在5G時代之下,移動互聯網的使用更加普遍,上網也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每天必備事項,因此在手機傳播中保障語言文字的規范性至關重要。若是在5G時代之下不注重保障語言文字使用的規范性則勢必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其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語言文字使用不規范會引起網民對語言規范性的誤解。在當前5G時代之下,通過手機智能終端傳播信息更加便捷,人們也更加習慣通過手機智能終端進行互聯網溝通交流。而在使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若是出現語言文字使用不規范的問題,則很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網民群體對于語言規范性的理解。例如,在一些網民中,智能手機進行聊天期間有可能在日常交流中進行簡單的中英文結合,因此出現了一系列的網絡用詞,如奈斯、咕狗、嗨皮等詞匯,而面對這些詞匯雖然一些接受過英語教育的人可以理解,但是這些詞匯的使用同樣也會對于年輕化的網民群體造成一定的影響,這些人喜歡將網絡上的新鮮詞匯應用到學習與生活中,若是這種情況長期持續下去則勢必會造成語言文字準確性出現誤差,同時也并不利于漢語文字的廣泛傳播與弘揚。
第二,語言文字使用不規范會導致網民對語言的理解與表達能力下降。在人們進行日常溝通階段,社交網絡溝通是重要的渠道,而進行網絡溝通階段則是以語言文字為載體進行信息的傳輸交換。在此階段,若是出現語言文字使用不規范的問題,則很有可能會出現網民群體對于語言的理解與表達能力下降,并不利于提升溝通交流的效率。[2]例如,一些網民群體習慣在表達階段進行中英文混合,以顯示自身言語的時髦,如“吃飯ing”“學習ing” 等表達方式,雖然一些學習并了解英語時態的人可以理解句中的含義,但是對于不懂英文的網民來說勢必會導致其對于語句的理解出現問題,同時也會給人帶來閱讀障礙,長此以往則勢必會導致漢語語言的表達不規范、使用錯誤等問題較為顯著。
第三,語言文字使用不規范會導致語言表達過程出現歧義。在5G背景之下,手機傳播中對于漢語語言的使用不規范很有可能會導致語言表達產生歧義,而這顯然也并不利于促進漢語的廣泛傳播與發展。在實際中,互聯網當中往往會出現一些經過加工、修飾、諧音等產生的網絡詞語,而這些詞語經過網友群體的頻繁使用與傳播也成為了高頻的熱門詞匯,例如,“內牛滿面(淚流滿面)”“藍瘦香菇(難受想哭)” 等,這些詞語的使用顯然是對于語言文字使用的不規范現象,而濫用語言文字也很容易導致語句表達出現歧義,給人造成誤解。
三、5G時代下手機傳播中語言文字規范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層次不清晰
在5G時代之下,手機傳播當中語言文字的使用缺乏規范性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問題類型,由于該項問題的存在也降低了語言文字使用的效果,并不利于漢語言文字的廣泛傳播與弘揚。在實際中,首要問題便是對于漢語言文字的使用層次不清晰,這主要是由于使用漢語言文字的人數較多,但是個人對于漢語言文字的理解通常會產生一定的不同,因此會導致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一定的不規范現象,例如,“吃了嗎你?”“心情不太好今天”,這些表達方式在邏輯與層次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雖然同樣可以讓人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在語言規范性方面卻存在一定不足,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語言文字的規范發展。
(二)語音不規范
在5G時代之下語言文字的使用同樣也包含語音不規范的問題,主要表現為讀音方面的不規范,同時又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望字聲音、錯讀多音字等情況,而這顯然并不利于漢語文字的規范發展。[3]例如,“重” 字,讀“chónɡ” 時,常用的組詞有重逢、重疊等;讀“zhònɡ” 時,常用的組詞有重量、重要等,在互聯網當中使用這些漢字階段要注重讀音,只有保障讀音的正確性才能保證漢字使用的規范。然而在實際中,則經常出現一些人遇到不認識的字根據他的身旁來讀,如“瞠(chēnɡ)目結舌” 會經常有人將其讀作為“tánɡ”,這種現象的產生顯然反映出當前漢語文字語音使用不規范的問題,因此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漢語語言文字的規范化發展造成影響。
(三)濫用詞語
漢語語言文字在使用當中也同樣存在濫用詞語的情況,對于詞語的濫用同樣也影響到了漢語文字發展的規范性,尤其是在當前5G時代下,信息的傳播更加迅速,因此一旦一些被濫用的詞語得到廣泛流傳,則勢必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例如,在漢語文字使用中經常會出現近義詞誤用、網絡詞濫用、按照簡化字、不規范使用異體字等方面問題,而這些被濫用的詞語被廣泛流傳,則會導致一些人群盲目跟風,如“差強人意” 所指的意思是不令人滿意,但是經常被濫用為勉強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不以為然” 所指的是認為是錯誤的,但經常被理解為不放在心上。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網絡詞匯隨著互聯網的廣泛發展而產生,如宅男、房奴等方面詞匯的廣泛運用也反映語言文字使用不規范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會存在一些利用諧音而濫造的詞語,如“杯具”“醬紫” 等,這些詞匯的產生滿足了社會當中一部分群體的惡趣味、低級文化審美,同時也造成了漢語文字使用的不規范。
(四)語法混亂
5G時代下,互聯網聊天成為當前主流的溝通交流方式,而在進行語言傳播的過程當中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語法混亂問題,而這顯然并不利于促進漢語語言的發展,同時對于語法的作用也會產生一些理解方面的歧義與錯誤,尤其是在互聯網廣泛運用的背景下,一些錯誤的語法表達方式也被廣泛傳播,因此起到了錯誤的示范作用。例如,“運動ing”“打游戲ing”,雖然學習過英語的人一眼便明白這一語句所要表達的含義是什么。但是對于不熟悉網絡、沒有學過英語的人卻很難理解其所表達的含義,而這顯然會對于漢語的規范發展造成影響。除此之外,還會存在一些主謂賓使用不規范的問題,例如,“簡直暈了我!”“太牛了你!” 這些使用方式顯然在主謂賓表達方面存在不規范問題,長此以往也勢必會影響到漢語文字發展的規范性。
四、5G時代手機傳播中語言文字規范化發展的對策
(一)完善法規建設
為了切實在5G時代背景之下促進語言文字的規范化使用,并且使語言文字能夠通過手機傳播得到更為廣泛的了解與認識,首要任務便是完善相關法律規制建設,從而保障漢語言文字使用的規范性,保護漢語言文字背后所代表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而從個人的角度來看,日常手機聊天、語言交流屬于個人行為,但是對于國家來講,著重保障使用語言文字的規范性對于民族統一、國家安定以及社會文化傳承具有重要的影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需要以規范化的漢語作為基礎載體。所以,需要國家通過相關法律規制有效規范語言文字的使用,例如,國家早在2000年就已經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語言文字法》,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崛起以及5G時代的到來,這些法律規制當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因此需要針對其中的不足進行完善,以此來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并且通過法律規制保障漢語文字在傳播與使用中的規范。
(二)強化宣傳力度
在5G時代之下,著重保障漢語言文字使用的規范性屬于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同時也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對于漢語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所以,同樣也需要做好規范使用漢語文字的宣傳、不斷加強宣傳力度,從而在此基礎之上保障漢語文字使用規范性。而傳統的宣傳方式通常是通過報紙、雜志進行宣傳,這種宣傳方式所能起到的效果有限,也不符合社會大眾接受瀏覽信息的渠道方式。所以,需要開辟全新的宣傳渠道、加大宣傳力度,以此保障漢語文字使用的規范性。例如,可以借助互聯網渠道進行漢語文字使用規范性的宣傳,借助較為流行的抖音APP、快手APP等錄制小視頻進行推廣宣傳,使社會大眾認識到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性,并且自覺維護漢語言文字使用的良好環境,以此為我國漢語文字規范化發展貢獻出一份力量。
(三)發揮教育作用
教育在我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學校也是傳播漢語文字的主要場所。因此,在教育中著重保障漢語文字使用的規范性成為重要的任務,所以也必須充分發揮出教育的作用與價值,用以促進漢語文字的規范化發展。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階段必須要規范使用漢語文字,尤其是在當前5G時代之下,網課已經成為一種較為主流的教育方式,學生在互聯網中勢必會接觸到一些網絡用語,教師需要做到引領學生正確看待網絡用語,同時做到規范使用漢語文字,引導學生認識到規范使用漢語文字的重要作用與價值。同時,教師也需要帶領學生了解與掌握漢語文字使用的規范化方法,同時又要帶領學生學習如何正確進行漢語表達。并且,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也需要通過板書、講課等環節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樹立起規范使用漢語文字的意識。例如,在學校范圍之內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展開一些漢語文化的學習活動、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通過多元化的活動引導學生規范使用漢語文字,強化學生規范使用漢語言文字的能力,從而切實促進我國漢語文字發展的規范化。
五、結束語
在5G時代下,手機傳播信息更加便捷與迅速,但是在信息傳播中則會出現一系列漢語言文字使用不規范的現象,所以需要針對這一現象進行整治,及時轉變漢語言文字使用不規范問題,以此保障漢語言文字規范發展。所以在論文研究中剖析與探究了5G時代之下手機傳播中漢語言文字規范化發展的策略,用以共同探討交流。
參考文獻:
[1] 林渤東.互聯網+時代下語言文字規范化的研究與思考[J].知識文庫,2019,(2):1.
[2] 黃燦.網絡時代的語言文字表達規范化研究[J].記者搖籃,2018,(11):2.
[3] 王仲軻.新時代漢語言文字規范化問題探討[J].傳播力研究,2021,5(3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