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寧夏區域煤電一體化經過目前已經基本形成相對穩定的煤炭供應運行機制,寧夏煤業公司在寧夏電力公司所屬火電企業用煤的“保供控價”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通過現代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進行分析、處理。文章嘗試對寧夏煤電一體化煤炭供應階段性成果總結的同時,結合本人實踐工作的具體情況,對寧夏煤電一體化管理進行系統分析和探討,為后續煤電一體化煤炭供應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煤電一體化;資源區域整合;管理分析;煤炭供應
中圖分類號:F25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14-000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4.000
1?引??言
國資委于2020年5月20日下發《關于印發中央企業煤電資源區域整合第一批試點首批劃轉企業名單的通知》,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根據《中央企業煤電資源區域整合試點方案》就甘肅、陜西、新疆、青海、寧夏5個試點區域48戶煤電企業(或項目)整合達成一致意見,開展第一批煤電一體化區域整合試點,其中:40家劃轉、8戶暫不劃轉。五大發電集團將在甘肅、陜西、新疆、青海、寧夏5省區形成“一家央企一個省區”的格局:華能負責甘肅央企煤電整合,大唐負責陜西,華電負責新疆,國家電投負責青海,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負責寧夏。2020年6月,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召開寧夏區域電力體制改革組織協調會,落實國務院國資委煤電資源區域整合試點工作安排和集團公司寧夏區域電力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統籌協調寧夏區域火電業務整合工作,組建了寧夏電力公司統籌協調火電業務整合工作。煤電資源區域整合是否能發揮出應有的一體化效能,需以實踐結果檢驗。
2?寧夏煤電一體化基本情況
2.1?寧夏煤炭市場供需情況
自2016年末寧夏煤業公司煤制油項目投產,同年寧夏火電裝機容量超過2000萬千瓦,自此寧夏已由煤炭調出省變為煤炭調度入省。2021年寧夏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0.86億噸,其中一般煙煤0.81億噸,全區工業生產煤炭消耗量1.39億噸,其中一般煙煤1.29億噸,由外省調入一般煙煤0.48億噸。
隨著寧東外送浙江煤電、內用煤電、煤制油化工項目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寧夏全區煤炭需求快速增長,煤炭供應缺口呈現逐步擴大態勢。預計2022年寧夏煤炭對一般煙煤的需求量將超過1.4億噸,其中電煤0.75億噸,煤制油煤化工用煤0.55億噸,其他小工業企業及民用煤0.1億噸,寧夏煤炭產量不存在較大增量,預計仍為0.8億噸左右,需從外身份調入一般煙煤達0.6億噸。缺口部分主要從內蒙古烏海市、鄂爾多斯市和陜西榆林市等地補充,隨2021年以來煤炭市場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原受運費制約的新疆煤也已大量進入寧夏。
2.2?寧夏煤業公司煤炭產品及市場
寧夏煤業公司現有煤炭產品主要有寧東礦區的動力煤、煙塊煤、1/3焦原煤,以及銀北礦區的無煙洗精煤及洗煤副產品。商品煤銷量自2013年達到7656萬噸峰值后,受資源、市場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商品煤銷量呈下降態勢,2021年以前穩定在年銷售6000萬噸左右,2021年寧夏煤業公司作為寧夏區域煤電一體化煤炭供應中樞,采購外部煤炭超過3800萬噸,全年完成1億噸煤炭銷售量,其中寧夏煤業公司自產煤6200萬噸左右,占比約62%。
2.3?寧夏電力公司所屬電廠情況
區域五大集團所屬電廠全部整合后,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寧夏區域電廠分布在石嘴山、寧東、銀川南部3個地區,裝機1964萬千瓦,占寧夏火電總裝機的73%,年耗煤量4900萬噸左右。詳見表1。
3?寧夏區域煤電一體化煤炭供應運作模式及效能分析
2020年10月,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下發寧夏地區電煤統一供應與采購方案,形成寧夏地區基本煤炭供應框架,其中: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總調度室綜合主管;寧夏煤業公司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寧夏區域火電企業唯一煤炭供應單位,承擔保供主體責任;寧夏電力公司負責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寧夏地區各電廠管理,配合寧夏煤業公司優化電煤采購與供應結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寧夏地區各電廠負責到廠煤炭接卸及數質量驗收工作。寧夏煤電一體化煤炭供應示意圖見圖1。
3.1?基本理論分析
企業一體化戰略又稱整合戰略,是指企業有目的的將互相聯系密切的經營活動納入企業體系之中,利用企業體系在產品、技術、市場上的優勢和增長潛力的產品或業務,組成一個統一的經濟組織進行全盤控制和調配,沿其經營鏈條的縱向或橫向延展業務的深度和廣度的發展,以求共同發展的戰略。寧夏區域煤電資源整合從寧夏煤業公司角度為前向一體化,從寧夏電力公司角度為后向一體化,從各電廠角度為橫向一體化。
從系統整體看,在前段電廠電價和后端煤礦生產成本相對固定的情況下,整合戰略整體效益來自企業體系對供應鏈的管理水平。供應鏈競爭的競爭的本質是經濟是生態競爭,寧夏煤電一體化也是寧夏煤炭供應鏈的疏通過程。現代供應鏈的構成是為高效實現客戶的價值訴求,位于上游的供給階段和下游流通渠道中所有企業,以及所有與之發生關聯的其他機構和組織共同組成的網絡體系,它們相互之間基于信息系統溝通、協調與合作,實現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高度融合,進而降低供應鏈系統總成本,從而創造出多贏的綜合效益。寧夏煤電一體化煤炭供應的管理目標就是以符合市場的價格提供滿足電廠需求煤質要求的煤炭,在合理的運營成本前提下,根據市場變化科學控制各電廠庫存,將各煤源點煤炭及時、足量地送達到需求電廠,并使整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寧夏區域系統的經營成本最小化。
3.2?寧夏區域煤電一體化供應體系
寧夏煤電一體化需要構建良好的商業生態系統,組建以寧夏煤業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系統內部煤源單位、外部煤源企業、物流公司、寧夏電力公司所屬各電廠為基礎的經濟聯合體,促進各自在商業生態系統中發揮不同的功能,各司其職,形成互賴互依、共生的生態系統。
寧夏煤業公司作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寧夏區域火電企業唯一煤炭供應單位,按煤源來源可分為寧夏煤業公司自產動力煤、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系統內部調撥及外購煤三類。
3.2.1?寧夏煤業公司自產動力煤
寧夏煤業公司為寧夏最大的煤炭生產企業,是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寧夏區域各電廠最穩定的煤源。原煤企與電廠在合同價格、數量、質量上的種種矛盾,轉化為內部企業間爭議,在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總協調協調解決成本大幅降低,效率大幅提升。在年度固定供煤價格下,若外部煤炭價格較高時,形成煤企向電廠輸血;外部煤炭價格較低時,電廠保證煤企成本。在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的統籌安排下,形成良好的煤電互保機制,合理分配煤企、電廠利益,雙方圍繞共同利益生產、經營。經過2021年的煤價飆升和2022年的煤價高位運行,寧夏電力公司所屬電廠維持住了高負荷運行。此外,寧夏煤業公司自產動力煤普遍為低硫煤,可以科學配燒增加高硫煤源采購,也進一步降低電廠入爐標煤單價。寧夏煤業公司自身煤制油、煤化工生產需要消耗自產動力煤3000萬噸,通過調整電力企業與煤制油、煤化工生產負荷,維護集團公司整體效益可操作空間大幅提升。
3.2.2?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系統內部調撥
為確保寧夏煤電一體化順利推進,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向寧夏周邊所屬煤炭生產單位下達計劃,保障數量,價格隨行就市,與外銷價格相同。內部調撥煤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強化效益。
其一,寧夏煤業公司煤制油化工原料用煤以自產煤的洗選煤為主,轉換原系統內部單位優質煤種主要作高熱值燃料用煤為寧夏煤業公司原料用煤,減少寧夏煤業公司自產煤洗選煤用量,同步減少了自產煤入洗損、洗選費用、倒短運費和管理費用等,增加寧夏電力公司所屬電廠供應量。其二,利用系統內部單位不同煤種滿足不同電廠的差異煤質需求。其三,拓展了系統內部單位煤炭銷售流向,增加更多銷售組合方式,尤其使“疆煤進寧”項目得以落實,拓展了寧夏區域煤炭保供來源。其四,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系統內部單位按照計劃向寧夏煤業公司供煤,具有穩定的供煤數量,各單位執行區域采購,避免了系統內部競價,可根據各單位不同煤種適用性進行摻配供應,開展產品置換成本測算,進一步擴大了煤電區域資源互保范圍,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
3.2.3?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系統外部采購
按運作模式分為對礦直供長協煤、一般長協煤和現貨煤三種方式。
對礦直供長協煤即直接與礦點簽訂年度合同,數質量以出礦為準,價格隨行就市,寧夏煤業公司礦點自提,自建物流,統一運送至寧夏各電廠。寧夏煤業公司通過與周邊礦點、洗煤廠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確保采購煤源穩定。寧夏區域煤電資源整合后,寧夏煤業公司作為唯一煤炭供應公司,掌握大量需求,與周邊礦點、洗煤廠議價能力高于單個電廠。長遠來看,寧夏煤業公司應與穩定的煤源點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優先以數量供應保證,其次考慮價格水平。
寧夏煤業公司與實力較強的供應商簽訂的年度合同為一般長協煤,數質量以到廠驗收為準,價格經寧煤煤業公司與供應商雙方談判后,由擬供電廠確認價格。價格方面,采用公路運輸的價格為一票到廠價,采購鐵路運輸的價格為一票到站價或一票車板價。一般長協煤較直供長協煤的煤源覆蓋面更廣,質量更為豐富,可快速根據電廠需求做出相應摻配及報價。單個供應商煤源一般不固定,個別時期煤質波動較大,報價有時較為隨意,尤其在煤炭緊張時期,談判難度較大,達成一致意見的價格,電廠不一定接受。
現貨煤為網上平臺方式采購的煤炭,由電廠提出采購需求計劃,寧夏煤業公司在國家能源投資集團電子商務平臺(網址:www.e-chnenergy.com)發布詢價、競價、掛牌,寧夏煤業公司與現貨供應商、電廠分別簽訂背靠背合同,數質量以到廠驗收為準,一般為一票到廠價。高度公開性使現貨采購成為寧夏煤電一體化發現外部市場真實價格水平的有效方式,為對礦直供長協和一般長協的價格談判提供了依據。寧夏煤電一體化煤炭供應示意圖見圖2。
3.3?煤電資源區域整合經濟效能分析
從2020年6月年至今,寧夏區域煤電資源整合效能明顯,經過2021年煤價飆升和2022年煤價高位運行,寧夏電力公司所屬15家電廠運行穩定。
3.2.1?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
煤電企業煤炭采購費用一般占據其總成本的60%左右,從煤炭行業20年發展來看,在以計劃電價為主體下,煤炭企業與煤電企業基本共享利潤,煤炭企業高盈利必然導致煤電企業的虧損,反之亦然。具體到寧夏區域煤電一體化而言,寧夏煤業公司進一步拓展了煤炭采購業務,實現了2021年3500萬噸采購量和億噸銷售量的歷史最高成績,更是開拓了物流管理業務。寧夏電力公司所屬電廠通過寧夏煤業公司的自產煤利潤讓渡,在煤價持續高位運行的情況下,完成了電力保供任務。煤炭企業與煤電企業通過整合的方式,增強了共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3.2.2?整合后企業整體成本下降
合同簽約成本下降。整合之前,煤炭購銷合同需經耗費曠日持久地談判才能達成一致意見,簽署合同。煤炭企業、煤電企業每輪談判結果均需其各自上級集團公司確認,簽約效率較差。整合后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綜合協調,聽取各方意見后統一下達關鍵條款要求,系統內部單位執行,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物流成本下降。寧夏煤業公司統一負責各煤源的物流配送業務,各電廠各自負責招標物流時,因缺乏統一協調,車輛排隊現象嚴重,既降低了物流效率,浪費了運力,也大幅增加了物流成本。統一物流管理可以根據各煤源可供煤的數量、質量、價格,統一布局,降低各電廠入廠煤綜合運費。
用煤成本相對下降。寧夏區域煤炭企業與煤電企業合同價格并不影響整體用煤成本,主要體現在內部煤炭供應量調整、煤電企業間負荷調整、煤電企業整體負荷與內部煤制油化工符合調整方面。
3.2.3?企業競爭力得到提升
將寧夏煤業公司與寧夏電力公司所屬電廠作為一個整體,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對寧夏區域煤電一體化實施后企業競爭力變化進行分析。
同行業內現有競爭者的競爭能力。煤電資源整合后,由寧煤煤業公司統一供煤,寧夏電力公司統籌協調上網電價和發電計劃,消除了電力企業之間在用煤和上網方面的無效競爭。
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2016年末,寧夏由煤炭凈調出省變為煤炭凈調入省,已對潛在競爭者形成進入障礙。寧夏電力公司所屬電廠整合后的規模經濟、煤源渠道,進一步降低新企業進入可能。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寧夏具有開發風能、光能有利的地理條件,截至2021年底,寧夏全口徑電源裝機容量6214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占比達到45.68%,新能源利用率97.51%。寧夏電力公司一方面投資建設總裝機200萬千瓦智慧光伏項目,將于2023年年底全部建成投產,項目配套建設1座20萬千瓦/40萬千瓦時的儲能電站,通過靈紹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外送至浙江;另一方面所屬各電廠全面進行供暖系統改造,積極參與風能、光伏發電調峰,保障了各電廠可持續發展能力。
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寧夏煤業公司將原各電廠煤源統一管理,各類煤源能夠歸類比價,價格透明度更高,各電廠選擇空間更大。同時,巨大的煤炭需求也為煤源開拓帶來有利條件,通過鐵路運輸進一步拓寬煤炭進寧通道,統一配送的運作模式,使原本無法運作的小批次需求得以啟動。更多的煤源轉化為資源獲取能力,削弱了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寧夏電力公司所屬電廠的橫向一體化整合,減少了相互的競爭,統一協調國網公司上網電價及電力外送,統一電廠負荷安排和成本核算管理,使整體效益得到提升。
4?結束語
“雙碳”目標仍需要務實、穩步、健康、可持續發展,煤電企業發電仍然是絕對主力。受煤價快速上漲、煤電產能過剩、市場競價加劇、新能源發展迅速等因素疊加影響,目前煤電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嚴重困難,部分企業連年虧損,資金鏈斷裂、生產經營難以為繼。通過區域整合優化資源配置,落后煤電企業強化能源利用率,參與新能源發電調峰,可以得到有效利用,提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能力;減少了企業間同質化競爭,內部企業利益均衡也緩解了煤電企業的經營困難,促進了煤炭企業與煤電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宋華.供應鏈金融[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孫杰.區域經濟一體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3]利恩德斯(Leenders,M.R.),約翰遜(Johnson,P.F.).采購與供應管理(原書第13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4]王智泓.我國指揮物流發展的現實困境及戰略思考[J].商業經濟研究,2021(14):106-110.
[5]何紀翔,馬曉琳.物流業要素配置效率及區域異質性——基于SFA模型的實證檢驗
[J].商業經濟研究,2021(14):111-114.
[6]馬海燕.我國西部省際流通業全要素生產率評價及提升路徑[J].商業經濟研究,2021(15):162-165.
[7]馮升波.中國能源體制改革:回顧與展望[J].中國經濟報告,2021(3):22-26.
[8]劉志成,王娟.建設統一大市場應強化目標導向[J].中國投資,2021.7(13):60-61.
[9]傅莉萍.采購管理實務[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10]王峰,李春富.采購管理實務[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劉巖(1987-),男,西北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經濟師,現任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運銷公司電力燃料中心一級專責,主要從事寧夏煤電一體化現貨管理工作,主要業績包括寧夏煤業公司煙塊煤預約銷售項目、寧夏區域煤電一體化項目的策劃及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