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偉 許麗麗 李許珍
摘 要:開展數據素養教育是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的必然選擇。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數據素養教育方式較為單一,缺乏完善的數據素養教育模式,未能有效滿足用戶的多樣化數據素養教育需求。本文從館員隊伍、合作基礎、技術支撐等方面闡述實施分層嵌入式數據素養教育的可行性,并基于用戶數據素養教育需求的差異性,探討構建高校圖書館分層嵌入式數據素養模式,為國內高校圖書館深化數據素養教育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嵌入式教學;大數據
數據素養是人們能夠客觀認識數據、科學管理和有效利用數據的能力,包括數據獲取、評估、處理、分析、保存、利用等多方面技能。在當前大數據時代,數據在社會生活、職業發展、學術研究中的作用日益顯現,數據的價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數據素養已成為人們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適應大數據時代和數據密集型科研范式的發展需求,開展數據素養教育是高校圖書館發揮教育職能、創新服務的必然選擇,對于促進高校學術研究和學生未來職業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國外高校圖書館的數據素養教育實踐起步較早,注重根據用戶數據素養教育需求的差異性,面向不同層次、不同學科的用戶開展多樣化數據素養教育,并不斷創新教育方式。國內高校圖書館的數據素養教育還處于嘗試階段,未能依據不同用戶的需求開展針對性教學,缺乏有效的數據素養教育模式。蔡洪齊、張群等國內學者已圍繞高校圖書館的數據素養教育模式進行相關探討,但對于如何合理區分不同教育對象并開展分層教學,還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在闡述我國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現狀及問題的基礎上,分析實施分層嵌入式數據素養教育的可行性,嘗試構建高校圖書館分層嵌入式數據素養模式,為我國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
一、我國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數據素養教育現狀
目前,國內已有一些高校圖書館嘗試開展數據素養教育相關活動,但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信息素養教育實踐,多數是與信息素養教育融合開展,將數據知識和技能培養融入信息素養教育培訓中,尚未形成系統的數據素養教育內容體系。在數據素養教育形式上,國內高校圖書館多以講座、培訓、在線課程為主要形式,數據素養學分課程和嵌入專業課教學的案例非常少,只有北京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等少數高校圖書館采取了嵌入式教學模式。
2.存在的問題
國內高校圖書館的數據素養教育實踐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在教育對象上,高校圖書館面對不同用戶群體,用戶的數據素養教育需求具有多樣化、學科化等特征,不同層次、學科的用戶數據素養教育需求存在差異,而國內高校圖書館未能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及數據素養水平開展分類教學;在教育內容上,系統性不強,普遍缺乏與專業能力、實踐應用相結合的教育內容;在教育形式上,以培訓、講座為主,嵌入式教學實踐很少,未能與學科或專業滲透融合,亦缺乏科學的教學評價方式。總體而言,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數據素養教育還沒有形成獨立的體系,也沒有成熟的教育模式,未能滿足用戶的多樣化教育需求,數據素養教育處于較淺層面,很難實現深度有效的培育。
二、高校圖書館實施分層嵌入式數據素養教育的可行性
分層嵌入式數據素養教育是高校圖書館根據不同用戶數據素養教育需求的差異性和個性化特征進行合理區分,采取有差異的分層教學方式,將數據素養教育嵌入用戶的教學、科研、學習過程或學習環境,以提升數據素養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校圖書館實施分層嵌入式數據素養教育具有現實可行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多元化的人才隊伍能夠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
深入開展數據素養教育對館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館員需要具備數據、信息管理、信息技術等多方面知識和技能,擁有不同學科知識背景,并對信息安全、隱私、法律和倫理問題有較好的了解。近年來,我國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學歷層次正在逐步提升,總體上講,各高校圖書館碩士學位工作人員的數量在持續增長,高校圖書館的人力資源結構正在向高學歷、多學科與專業化發展。館員素質不斷提升和多元化的人才隊伍為實施分層嵌入式數據素養教育奠定了堅實的人力保障。高校圖書館可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培訓,強化館員自身的數據能力,培養技術與專業兼備的復合型館員,進而根據學科背景和知識結構,選拔合適的館員組建數據素養教育團隊。
2.館員與教學科研人員之間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
館員與教學科研人員在教學、科研活動中協同合作,是將數據素養教育推向深入的關鍵。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數據素養教育實踐還處于嘗試階段,但高校圖書館在信息素養教育和學科服務方面都已有相當豐富的實踐,尤其是針對各種對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館員在工作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用戶教育培訓經驗,并與教學科研人員保持較密切的聯系與合作,對用戶的教學科研需求有很好的了解。這些經驗與合作關系有助于館員更好地實施分層嵌入式數據素養教育,為館員深化數據素養教育打下必要的基礎。館員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關系,與教學科研人員共同開發各種數據素養培訓項目與課程,設計與專業學習、科研活動緊密結合的教學內容。
3.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學模式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
信息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更加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推動了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依托各種新興信息技術,館員能夠更方便地與教學科研人員協同合作,通過即時通信、視頻會議等各種工具靈活嵌入課堂教學,打造虛實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情境化是數據素養教育的重要特征,數據集要在特定的數據情境下被正確地理解和運用。館員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為用戶創設真實或仿真的數據素養教學情境,結合數據素養實際問題設計教學內容,發展沉浸式教學,從而促進用戶協作學習,激發其學習動力,提升用戶協作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高校圖書館分層嵌入式數據素養教育模式構建
教育模式包括實施主體、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評價等多方面要素。分層嵌入式數據素養教育模式是高校圖書館基于用戶數據素養教育需求和知識基礎的差異,對用戶進行合理區分,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教學,各層次分別采取與之相應的教學內容、嵌入式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方式。在用戶層次劃分上,筆者根據用戶學業生涯不同階段的發展特征和教育需求的差異,將其分為通識、專業和研究三個層次,分別針對低年級本科生、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研究人員。該模式注重數據素養的分層漸進式培養,將數據素養教育內容融入用戶的教學、科研、學習過程和學習環境,促進學習者的數據應用和管理實踐,從而有效提升用戶的數據素養。
1.通識層次
(1)教學內容
通識層次的數據素養教育針對低年級本科生(一、二年級),旨在引導學生發展通用、基本的數據素養,著重培養其數據意識、數據基礎知識和技能,主要內容包括:認識數據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了解基本的數據類型和格式;了解數據獲取途徑和來源,包括重要的統計數據庫或網絡數據資源;數據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包括數據分析、統計分析工具的使用;合乎倫理地使用數據以及基于數據闡釋和表達個人的觀點。
(2)教學方法
館員可將數據素養相關內容嵌入低年級本科生的通識課程中,如寫作課程、科學素養課程等,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學習形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除嵌入課堂教學外,亦可以將數據素養內容模塊嵌入高校的網絡教學平臺和虛擬學習環境,在Blackboard、Moodle等網絡教學平臺上提供數據素養教學視頻、演示文檔等學習資源,供學生課后復習參考或作為翻轉課堂自學內容。
(3)教學評價
館員可采取多種評估方法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的有效性進行評價。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應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包括平時課堂討論、練習、測驗及作業等,館員可以設計小組共同完成的作業,強化數據知識和技能運用訓練;終結性評價包括在課程期末考試中加入數據素養內容,以及對學生所完成學期論文中數據利用情況的分析評估。教學的有效性評價,可以在數據素養教學開始前和結束后對師生開展相關調查,獲得師生的反饋信息進行評估。
2.專業層次
(1)教學內容
專業層次的數據素養教育針對高年級本科生(三、四年級),其處于專業學習和實踐的早期階段,而數據素養是專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時期的數據素養教育應立足于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結合相應專業人員能力標準和要求,重點培養學生掌握專業要求的數據能力,其教學內容包括:數據發現、獲取和評估,通過各種途徑查詢所需數據集,評估數據集的可信度并選擇適用的數據集;批判性數據思維培養,整合多種來源的數據進行整體分析,結合相應專業問題得出解決方案或對策;通過數據分析和可視化,與不同對象進行有效交流。
(2)教學方法
館員與專業教師開展合作,可將數據素養教育嵌入本科生的專業課程、學位論文或畢業設計撰寫過程,以及實習、創新創業項目等各種實踐活動。館員可采取問題導向式教學法,提高學生的數據應用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嵌入專業課教學,要注重選擇適宜的目標課程,館員可參與教師的課程設計,使數據素養內容與專業課程整合更緊密,在一節或多節專業課中加入數據素養內容,根據專業課任務定制數據素養教學。此外,館員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策劃數據素養競賽活動,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度。
(3)教學評價
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館員可以結合專業課內容和數據素養問題設計相關作業和測試,讓學生在課堂上就所學內容做簡要陳述,制作PPT進行演示活動和講解。館員還可以通過分析學生學位論文、調研報告的數據使用情況,了解其數據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對于數據素養的教學效果,館員可在課程結束后在學生中發送在線問卷調查,了解教學內容、結構與學習者需求的適用性和相關度,以及需要改善之處。館員亦可以通過對學生和教師開展座談、訪談等形式獲得反饋和建議。
3.研究層次
(1)教學內容
研究層次的數據素養教育面向研究生和科研人員。在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科中,研究生參與實驗室的研究項目,通常需要承擔相應數據管理任務,而數據密集型科研范式的發展使人文社科研究的數據管理需求亦不斷增加。研究生和科研人員身兼數據生產者和管理者的多重角色,因而,研究層次的數據素養教育注重更高層級的數據能力培養,主要包括:數據管理計劃制定、數據創建與收集、數據清理、數據組織與分析、數據存儲與安全、數據歸檔與保存、數據發布與共享,以及數據管理工具和數據存儲庫的使用。
(2)教學方法
數據技能是研究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館員可與教授研究方法的教師合作,將數據素養教育內容嵌入各學院的研究方法課程中。館員還可以面向實驗室和科研團隊提供定制化的數據素養培訓課程,開展系列數據素養研討會和工作坊。數據素養教學應充分考慮不同學科研究方法和數據類型的差異,采取案例教學法,將特定學科的案例、工具、參考資源匯集在一起,突出相關性,在特定學科背景下強化數據素養概念。館員應注重結合學習者當前的研究實踐,使其將所學內容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以創造真實的學習體驗。
(3)教學評價
對研究生和科研人員的學習效果評價,要注重采取基于學習過程的評估方法。館員可以使學習者結合研究實踐中收集的數據進行演示和討論,還可利用云存儲服務來共享學習過程,使學習者建立在線“數據日志”,記錄自身學習經歷和心得。通過Google Drive、One Drive等云端硬盤共享數據管理計劃模板,學習者根據自身研究項目創建數據管理計劃草案,館員可以定期訪問并評論。另外,館員可在數據素養課程結束數月后,采取焦點小組訪談法對學習者開展后續訪談,使其描述課程的優缺點、改進課程的建議及所學內容的實際應用情況。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圖書館應針對用戶的多樣化數據素養教育需求,積極實施分層嵌入式數據素養教育。依托各種新興信息技術,高校圖書館可以不斷深化與教學科研人員的合作,拓展嵌入式教學途徑,持續優化分層教學的評估方式,推進高校師生數據素養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孫金寶.國外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研究及啟示[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
[2]蔡洪齊.面向學科的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6
[3]張 群,劉玉敏.面向研究生的高校圖書館科學數據素養教育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7
[4]雷春蓉,陳 夢.國內外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比較研究[J].圖書館,2021
[5]張 璇,孟祥保.面向數字人文的高校數據素養教育案例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9
[6]王 焱,袁先文,林晨晨,等.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的現狀及其要素分析[J].數字圖書館論壇,2020
[7]王 波,吳漢華,宋姬芳,等.2020年中國高校圖書館發展報告[R/OL].[2022-08-09].http://www.scal.edu.cn/tjpg/202202230248.
[8]李 偉.大數據環境下嵌入式信息素質教育業務流程優化[J].情報資料工作,2016
[9]張 娟,楊文建.國外數據素養教育研究及其啟示[J].數字圖書館論壇,2020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圖書館)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高校圖工委科研項目“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模式創新研究”(編號:2021-048-A)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高大偉(1965—),男,漢族,黑龍江鶴崗人,本科,館員,研究方向:信息服務;許麗麗(1975—),女,漢族,黑龍江綏化人,碩士,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信息服務;李許珍(1966—),女,漢族,黑龍江富錦人,碩士,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信息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