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茂盛


全市實現GDP6932.89億元,同比增長4.7%;第一、二、三產業實現增加值分別增長3.8%、5.8%和4.1%……一季度,重慶交出了一張高分答卷。
市委六屆二次全會上,市委書記袁家軍首次提出要創新機制,建立區縣委書記和部門一把手例會、爭先創優賽馬比拼、服務基層服務企業服務群眾、領導班子運行評估和群眾口碑評價、最佳實踐分析和典型問題案例復盤五項機制,在全市拉開了賽馬比拼“擂臺賽”的序幕。
一季度,一個“跑”字貫穿巴渝大地,全市上下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在黨建、經濟、平安、改革、創新、生態、民生七條賽道上你追我趕、唯實爭先。
4月23日,在區縣委書記和部門一把手2023年第一季度例會上,各區縣紛紛曬成績、比亮點。
成績屬于過去,未來仍待奮發。二季度賽馬比拼已鳴槍開跑,一季度一馬當先的要再接再厲,在創新中不斷突破,緊跟其后的要變壓力為動力,努力從跟跑變為并跑甚至領跑,朝著全年既定目標任務奮發有為,不斷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貢獻力量。
比學趕超
5月7日,渝蓉高速公路大足石刻服務區建設現場,工人們有的裝模,有的綁扎鋼筋,挖掘機、吊裝機、水泥罐車等機械的轟鳴聲不絕于耳,全體人員正抓緊時間搶工期抓進度。
“截至目前,我們已完成主體建筑面積約3500平方米。”大足石刻服務區施工單位負責人介紹,在完成主體結構建筑后,還將進行鋼結構屋面建設、初裝修、幕墻安裝和精裝修,力爭在今年10月初正式對外開放。“除開修建服務區,成渝中線高鐵大足石刻站也正在做前期工作,爭取今年內破土動工。”大足區交通局副局長謝吉生說。
一把手例會和賽馬比拼機制出臺后,各區縣比學趕超、爭先恐后。
回看一季度,萬州區拿出“開年即是大戰”的爭先勁頭,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公共預算收入均居全市第一;九龍坡區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奮進者姿態,一季度新增經營主體9033戶,總量達21萬戶、居全市第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以“起跑就是沖刺”的昂揚狀態,一季度招商引資投資轉化率居全市第一……千帆競渡,百舸爭流。各區縣展現出山城兒女敢闖敢干的精氣神,在每一條賽道上都留下策馬揚鞭的身影。
這樣的狀態體現的不僅是精神面貌,更是意志與力量,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圍繞“八張問題清單”“七張報表”和“五項機制”,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在狀態”正成為工作的“新常態”。
市委召開一季度例會后不久,沙坪壩、云陽、萬州等區縣也分別召開了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和部門一把手2023年第一季度例會,“一往無前,奮起直追”、“下足決心,鼓足斗志”等提振心氣的語句屢屢被提及。參會的黨員干部們紛紛表示,這樣的會議真正達到了晾曬成績、比學趕超的效果,激發了大家干事創業的激情。
唯實爭先
5月9日,位于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弈柯萊生物科技(重慶)有限公司廠區內,工作人員正在核對生產流程。這是一家擁有領先的酶工程技術和基因工程技術的高科技生物技術企業。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長壽區瞄準“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材料高地”這一目標,給他們帶來極大利好。
作為重慶的老工業基地,長壽正加快構建起新材料產業生態圈,順利吸引一批行業龍頭落地,延鏈企業紛紛拋來“橄欖枝”。
抬起頭來,錨定目標,有方向的行動,讓“單項冠軍”向“總榜前列”靠近。
在涪陵,以打造千億級新材料、千億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輕量化材料兩個產業生態圈為目標,引進了贛鋒鋰業、青山實業的兩個百億級工業項目;看永川,朝著“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橋頭堡城市”的目標邁進,全區啟動包含實施提升區域性中心城市能級工程、建設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工程等在內的十大工程,在多個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要避免產業發展同質化,就要立足自身實際,因地制宜干出自己的特色。”談到5月初永川科技片場的“高光”時刻,永川區新城建設管理委員會、區大數據產業園主任李勇這樣總結經驗。
春夏之交,雨水光照充足。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石家鄉黃龍村的食用菌種植基地里,施工人員正緊鑼密鼓地安裝照明、噴淋、溫度監測等設備。
一朵“蘑菇”撬動整個村的致富路。這個占地72畝的基地,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可吸納約30名村民長期就業、200余名村民季節性務工。它是石家鄉以“萬企興萬村”為契機,打造的全縣最大的食用菌種植基地,更是石柱因地制宜,探索特色產業發展路的生動實踐。
一季度例會上,石柱作為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的一匹快馬脫穎而出。縱觀各“快馬”區縣取得的好成績,不難發現,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搞發展,是干出亮點工作的一大利器。
地處縉云山、云霧山兩大天然綠色屏障之間,擁有豐富自然生態資源的璧山區,正加快產業綠色轉型、培育壯大綠色新產業、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圍繞“綠色”做文章,一季度GDP增長6.9%、稅收增長18.5%、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90%,實現“開門好”;銅梁區立足自身,穩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在10個鎮街40個村試點“巴岳農莊”建設,按照“基層組織引領、工商資本進村、公司治理賦能、綜合經營增效、整村推進共富”思路,創造性探索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模式……
一季度,大家你追我趕,各級一把手更是下沉一線靠前指揮,以“開門好”引領“月月好”“季季好”,圍繞今年全市GDP增長高于6%的總目標,干出加速度、干出新業績。
火力全開
5月中旬的重慶,暑氣漸起,但巴南區花溪河綜合整治項目沿河生態示范段兩岸鍛煉的人卻不少。
曾經無人問津的花溪河,如今卻成了人們休閑游玩的好去處。這得益于巴南區始終以問題為導向,摸清基層情況,掌握發展癥結,有的放矢地施政施策。
一把手例會機制的出臺,無疑加快了各區縣把心思往下沉、奔著問題去、走通發展新路子的步伐。
回望這一程“賽績”,生產需求企穩回升,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居民收入持續增加,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各區縣在曬成績的同時,更要樹立參照系、明確新標桿、鞭策后進者。展望下一個“賽段”,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需求不足仍較突出,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新動能發展整體不強,重慶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牢固。
二季度是抓落實促發展的關鍵時段,應如何找差距、補短板?除了拿出一季度“火力全開”的干勁,還得想辦法把“問題清單”轉化為“成果清單”。
5月11日,在北碚區舉行的2023年政企面對面懇談會上,北碚區黨政主要領導同17位民營企業代表面對面交流。企業代表之一、重慶廣仁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洪敏,提出了企業發展的需求,“公司正處于籌備上市的關鍵時期,希望北碚區先行先試,采取‘一企一策方式,以更大力度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和上市發展”。
企業的期盼得到積極回應。“賽馬比拼實際上是企業在比拼,要讓企業輕裝上陣、加速奔跑。”北碚區黨政主要領導表示,未來,北碚將針對民營企業代表反映的問題建議,細化清單,建立臺賬,確保“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各區縣委書記紛紛走出辦公室,走進企業、走上田間地頭,摸清發展的卡點堵點痛點,向“民間高手”學習。
4月27日,大渡口區委書記余長明率隊開展綜合檢查,圍繞重點場所、重點領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建立問題清單,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整改到位,全面消除風險隱患,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5月4日,城口縣委書記張繼軍率城口黨政代表團赴九龍坡區、璧山區考察學習,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共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5月8日,潼南區委書記文天平在小渡鎮月山村與基層干部、網格員深入交流,指出要用好“一格一群”最大化解決訴求、服務群眾,真正讓群眾的事情有著落、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
“加油檢修”是為了繼續蓄力奮發。二季度,各部門各區縣正自我加壓,奮勇爭先,火力全開,爭當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跑出“加速度”、賽出新業績,如期高水平交出高分報表,持續拓展新重慶發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