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驛馭


在涪陵區臨港經濟區管理委員會辦公樓3樓的會議室里,一只“猛虎”正翹首望向遠方,“猛虎”背后,是一幅巨大的“作戰圖”。
原來,“猛虎”是一座表彰項目順利推進的獎杯,“作戰圖”則是一張巨大表格,及時更新當地各項目推進進度。
這便是涪陵區2023年第一季度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生動寫照。
新作為贏得新成績
2022年,受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重慶市蓬威石化有限責任公司位于涪陵的工廠停產,遭受不小損失。
為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涪陵區不僅在政策支持、幫忙聯系原材料渠道等方面下功夫,甚至還暫時拆除了涪陵城區通往蓬威石化公司工廠道路上的綠化帶,以便企業運輸特種設備的車輛經過。最終,在多方努力下,蓬威石化公司于今年第一季度成功復產,重新煥發生機活力。
在重慶萬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園區里花朵綠植迎風搖曳,車間內生產井然有序,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近年來,為了給重慶萬凱公司提供舒心服務,涪陵區不僅大力引進萬凱高分子新材料研究院,還在園區選址、原材料運輸等方面提供服務,甚至在萬凱科技大樓在建期間,暫時騰出政府部分辦公樓供其辦公。重慶萬凱公司于2018年落戶涪陵,2022年產值成功突破100億元,成為涪陵第6家“百億級企業”。
“涪陵不斷細化、拓展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做到服務企業無事不擾,有事隨叫隨到。”涪陵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易先勇介紹,“目前,涪陵已建立區領導聯系調度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工作機制,全面落實推動經濟企穩恢復提振36條等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
為企業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正是涪陵區堅持制造業立區、工業強區的一個縮影。
辛勤耕耘換來沉甸甸的收獲。在區縣委書記和部門一把手2023年第一季度例會上,涪陵區交出了良好成績:“雙百”企業達34戶、領軍和鏈主企業達10戶,建設產業大腦、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68個。這些指標均居全市前列,備受矚目。
新機制帶來新面貌
談起區縣委書記和部門一把手2023年第一季度例會,涪陵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把手例會機制讓我們能夠直觀看到全市所有區縣各方面指標實時排名。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前有‘標兵后有‘追兵,我們既感到自豪,又感覺‘坐不住。”該負責人介紹,中心城區部分地區是涪陵需要追趕的“標兵”,而渝西部分地區則努力縮短與涪陵的差距,已經成為涪陵身后極具競爭力的“追兵”。
“在制造業、工業發展方面,涪陵的一些指標長期居于重慶榜首。但最近,其他區縣經過努力追趕,一些分項數據已超過了涪陵。”該負責人表示,“我們要加把勁,盡快把第一的位置奪回來!”
行動響應號召。5月6日,涪陵區鄉鎮街道黨(工)委和部門一把手例會暨季度工作會召開。除了各部門單位進行交流發言,工作會現場還頒發了涪陵區一季度項目建設“猛虎獎”和“蝸牛獎”。
顧名思義,“猛虎獎”用于獎勵項目推進迅速者,“蝸牛獎”則用于鞭策后進者。臨港經濟區因將一重大項目落地時間從9月份提前至4月份而榮獲“猛虎獎”。
“一把手例會機制讓我們感受到了壓力,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動力。”臨港經濟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楊榮表示。如今,每每看到“作戰圖”上仍有不少表示項目推進緩慢的“橙點”,他就著急:“我們必須加把勁,保持住第一季度的發展勢頭。”
加把勁、奪回來……這些表述已經成為涪陵區黨員干部間的“熱詞”,也成為賽馬比拼機制實施以來,涪陵區黨員干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的體現。
新發展創造新未來
爭先是路徑,一把手例會機制是方向,而終點正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作為重慶歷史悠久的老工業基地,涪陵在化工材料等領域長期“領跑”,但在電子信息產業、汽車產業方面仍存在產業規模小、企業數量少等短板。
總結第一季度的成績,展望未來的發展,強優勢補短板已經成為涪陵接下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5月9日,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會見了青山實業集團董事局主席項光達,華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尤小平一行。接下來,兩大企業將加強與重慶的戰略對接,在新能源電池、不銹鋼材料、天然氣化工等方面加大產業布局力度,共同推動合作取得更大成效。項光達、尤小平表示:“重慶營商環境優越,各級各部門干事創業勁頭足,服務企業意識強、誠信度高,是投資興業的熱土。”
此前,華峰集團已在涪陵投資建廠。如今,青山實業也將項目廠址定在涪陵。當天,青山實業旗下新能源領域子公司瑞浦蘭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涪陵區正式開工建設年產30GWh電芯及PACK生產基地項目。這是瑞浦蘭鈞在中國中西部地區布局的首個項目,也是重慶持續壯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的重要舉措。
從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到材料工業進一步發展,從一座座“猛虎獎”獎杯,到一面面“作戰圖”,如今的涪陵正加速奔跑,在新重慶這片生機勃勃的賽場上努力向前。
“接下來,涪陵將繼續加快構建‘2+4+X(打造新材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及配套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壯大清潔能源、消費品、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4個百億級產業,圍繞智能建造、生物材料、新型儲能等領域培育X個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產業集群,真抓實干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易先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