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致


在琳瑯滿目的刀具產品中,一套窮工極態、印有飛天圖案的龍鳳剪格外吸睛,在消費者中人氣十足。
這套小小剪刀的背后,是一家小作坊通過不斷改進,“變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積極作為,更是大足區聚力實施“一條產業鏈、一個工作專班、一個專家團隊、一個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助企行動的有效印證。
把一款產品做好,把一家公司做強,把一個產業集群做大……一季度,大足區立足突出特色、創新引領,通過構建梯次培育體系、推進“數字賦能”工程以及提供暖心給力的助企服務,扎實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干勁十足邁開經濟上行新步伐。
從一套剪子看產業新場景
大足石刻蜚聲世界,要完成如此精細的雕刻,離不開稱手的工具。
與石刻文化相輔相成,擁有千年歷史的大足五金,在被譽為“中國西部五金之都”“中國鍛打刀剪中心”的大足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然而,長期的粗放型發展,導致大足五金在產業總量、企業規模、科技含量、工藝設計等方面都亟待提升,產品基本面向三四線城市,利潤越壓越薄,極大制約了自身發展。
對此,大足區委、區政府實施了“育林計劃”,圍繞產業集群化、鏈式化、高端化發展,制定出臺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10條政策措施,引導企業向“專精特新”邁進。
大足五金產業要想打破困局,必須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升級。
“要讓大足五金往中高端方向發展,從設計、材料、工藝,最后到銷售,都要對其進行引導和培訓。”大足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晏大利說。
幫助舉辦產品設計沙龍、引進新型材料、研發高科技模具、打開電商銷路……多措并舉之下,“飛天”刀剪、“鄧家刀”、“金忠牌”刀具等老牌五金品牌煥然新生,帶著更加精致多元的產品,再次闊步闖入大眾視野。
重慶橋豐五金制造有限公司是百年老字號“飛天”刀剪傳承企業,公司總經理黎勇表示:“橋豐五金正在做的,就是提升產品加工能力和質量水平,走自主創新、自主發展之路,讓大足‘飛天老字號實現老來俏。”
如今,橋豐五金已然由過去的一間手工作坊,成長為一家年產各類刀剪上千萬把、產值超2億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其設計生產的150余款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育林計劃”只是大足區構建梯次培育體系、加速壯大中小企業行動的一部分。“我們構建了‘苗圃‘育林‘參天計劃,有針對性地根據不同梯次企業的具體情況,開展扶持培育工作。”晏大利說,在一把手例會機制激勵下,政務服務效率提升了,企業貢獻度提高了,接下來,大足區經濟信息委還將更精細地定準產業發展方向,朝有效市場辛勤耕耘。
從一個二維碼看數字新動能
如果說政府的精準培育是一輛助力產業升級的高速列車,那么數字化賦能就是一條讓其通行無阻的快車道。
走進橋豐五金生產車間的一隅,只見工人全神貫注地將嶄新的廚刀放在一臺特殊的“激光打印機”下操作。幾秒鐘后,刀身便被打上了品牌名稱、二維碼等信息。
小小二維碼里,包含了產品材質、品牌歸屬、產品質量等10多項信息,掃一掃便一目了然。其中還附帶有廠家網店鏈接,消費者如果希望回購,直接掃碼就能選購。
這正是大足建成投用的國內首個五金制品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發揮的作用。
“完成智能化升級改造和接入工業互聯網平臺后,我們的生產效率提高了約10%,良品率也同步提高約5%。”黎勇介紹。
越來越多企業正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人力線上調度、產品生產環節溯源等,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大足電子行業龍頭盛泰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現在,盛泰光電在生產工藝、產品檢修等方面全部運用了工業互聯網。”盛泰光電負責人感慨,今年一季度,盛泰光電生產的芯片產品不良率降低了27%,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經濟效益達到744萬元,比同期增長了26%。
工業互聯網讓傳統產業煥新,讓新興產業更強。“我們將繼續支持企業轉型,在科技創新、數字化運用方面給予支持補貼。”晏大利表示。
從一面旗子看營商新氣象
在大足,開業、辦稅曾是令企業煩惱的麻煩事,如今卻可以舒心辦理。
“太給力了!第一次開辦公司,本來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享受優惠政策,這下全都弄明白了。”近日,一家新注冊的科技企業負責人來到大足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業務,發現大廳里有一個“惠企政策咨詢窗口”,便立即上前詳細咨詢。
在過去,企業想要系統地了解優惠政策,卻常常因為不知道找誰而錯失享受政策的良機。隨著“一窗綜辦”改革不斷深入,“惠企政策咨詢窗口”應運而生,由大足區各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輪流坐崗,統一為企業答疑解惑、提供幫助。
這一變化,只是大足區開展優化營商環境行動的一個縮影。
要把幼苗培育成參天大樹,必須提供肥沃的土壤供其扎根。對企業來說,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存發展的土壤,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大足區堅持“有為”更“有效”的行動,讓營商環境更優、企業獲得感更實。
今年3月2日,大足區召開了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旨在以切實的制度和營商環境提升行動,激活經營主體創新活力。3月30日,該區又印發《大足區2023年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聚焦提升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創新環境四大行動,結合實際提出65項營商環境優化具體任務。
任務已然明晰,但如何讓各部門干部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其中?
答案是一面“流動的旗子”。
為全面提高經營主體滿意度,提升辦事效率,大足區決定實施“錦旗、灰旗”科室評選機制,對市考核區縣營商環境指標牽頭單位和配合單位涉及的110個科室進行量化評選。
“服務做得好不好,要看企業滿不滿意。”大足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信息中心改革試點科科長李杰介紹,參評科室需要提供本科室的服務企業名單,由評選小組從中抽取企業參與書面測評,評選中企業滿意度的分值占比可觀。
在今年3月通報的大足區2022年度營商環境“錦旗、灰旗”科室評選結果中,17個科室獲得“錦旗”,11個科室得分不理想被評為“灰旗”。
無論是“錦旗”還是“灰旗”,都并非一成不變。獲得“錦旗”的科室需要繼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而得到“灰旗”的科室則要奮起直追,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效能。
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一季度,大足區開展“暖心”行動,解決企業困難860余個。
“我們很明顯地感受到部門服務更加熱情主動,大足區委、區政府和相關部門對民營企業的關心支持力度越來越大,營商環境越來越好。”重慶固豪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延容表示,她對營商環境的不斷提升深有感觸,今后更有信心發展好企業。
大足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足區將堅決當好企業發展的堅強后盾,全力為企業創造良好營商環境,讓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舒心經營、安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