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微


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畔,一座科技感十足的藍色玻璃立方建筑在暖陽下閃耀著蔚藍色的光芒,吸引不少游客駐足觀賞、拍照留念。
作為一個知名“打卡點”,這座建筑的魅力遠不止于“顏值”,它是中國西部“最強大腦”——國家超級計算成都中心的主機房“硅立方”。
“成都超算中心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建成投運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承擔著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使命?!背啥汲阒行南嚓P負責人介紹。
科技創新,是制勝未來的關鍵力量,數字經濟是科技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川渝兩地積極把握和利用數字經濟發展的機會窗口,順時而動、應勢而為,從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到打造數字化產業集群,從區域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到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提質增效,數字經濟作為發展轉型的重要引擎,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度賦能。
數字賦能 助力科學成果落地轉化
1月13日,在重慶舉辦的“數字賦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先進產業集群建設”城市機會清單發布對接會暨產業場景共建大會上,成都超算中心與重慶勵頤拓軟件有限公司達成國產工業軟件生態合作。雙方將在國產軟件的研發應用、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助力成渝地區科學成果落地轉化。
在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方面,成都超算中心有多“?!??
“在超算的幫助下,我們的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技術項目周期,從原來的2—3個月縮短到兩周?!闭f到攜手成都超算中心完成與重慶大學合作項目“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反應路徑計算”的經歷,成都計算狗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彩平滿臉笑容。
“該技術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新能源產物,且具有操作簡單、條件可控等優勢,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了技術支持?!表椖控撠熑酥?、重慶大學博士楊芳芳表示,“超算賦能,川渝兩地將加快相關‘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落地轉化?!?/p>
作為貫穿“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創新鏈、推動科技創新的算力支撐平臺,目前,成都超算中心和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重慶人工智能研究院等40余家重慶區域用戶建立了合作關系,成為實現“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基礎底座,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
“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四川著力打造天府數據中心集群、構筑數字經濟發展高地,重慶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彼拇ㄌ旄聟^成都科學城管理委員會發展規劃部副部長李夢介紹。
2021年,四川天府新區與重慶兩江新區聯手成立八大產業聯盟,在數字經濟方面,兩地聯合重點數字經濟企業,打造數字經濟資源對接平臺,構建起兩地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圈。
“成都超算中心將繼續探索算力服務在成渝兩地不同應用場景下的新模式、新思路、新機會,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和‘東數西算國家戰略的落地?!背啥汲阒行氖袌鐾茝V部運營經理張婷表示。
校地合作 導入更多創新資源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是我們的重要方向?!闭劦浇陙淼墓ぷ鞑季趾臀磥淼陌l展規劃,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助理、科技創新部主任呂嵐春說。
作為四川引進的第一個校地合作科研機構,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自2016年落地西部(成都)科學城以來,已在川渝兩地導入了大量創新資源。例如,成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研究中心,從車載終端到大數據平臺以及整體主機廠的應用,形成整體布局,助力成渝地區建成全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領域科技創新的重要一極。目前已有兩個板塊在成渝落地——在成都是車載終端,在重慶則是智能網聯平臺。
短短六七年,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打造了一支400余人的高水平人才隊伍;承擔科研項目800余項,研發了近百項在國內外處于領先水平的關鍵技術;為500余項清華大學創新成果來川轉化“搭橋鋪路”,培育了18家創新企業;與全球30多個國家,200余所高校院所、產業企業和國際機構開展深入合作,形成了開放共贏的創新生態圈。
自主創新 共建數字產業生態圈
在成都超算中心周圍,記者還注意到一家知名科研企業——四川鯤鵬&歐拉生態創新中心。該企業正依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雄厚的科技創新實力,不斷為數字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3月10日,四川鯤鵬&歐拉生態創新中心參與承辦的四川天府新區投資環境推介暨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電子信息產業旗艦聯盟、成渝數字經濟產業聯盟交流會在重慶舉行。
作為四川天府新區與重慶兩江新區數字經濟聯盟企業,四川鯤鵬&歐拉生態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以數字經濟為抓手,匯聚行業各類主體的創新活力,共建基于世界一流算力技術的數字產業生態,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除此之外,四川鯤鵬&歐拉生態創新中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同樣建立了鯤鵬計算產業生態重慶中心。兩個中心同頻共振,為推動兩地數字經濟高速發展蓄勢發力。
如今,俯瞰整個西部(成都)科學城,越來越多像成都超算中心、四川鯤鵬&歐拉生態創新中心這樣的高能級數字科技創新平臺在興隆湖畔“生根發芽”,創新動能加速匯聚,科技創新有了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