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健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打造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既是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巖精神重要論述的政治任務,也是重慶市委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的重要安排。
奉節縣組織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重慶市委六屆二次全會精神,深刻領會打造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強化政治賦能、觀念賦能、創新賦能、干部賦能,推動形成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各類組織相互協同、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切實扛起打造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的責任擔當。
強化政治賦能,提升變革引力
政治屬性是黨組織的根本屬性,政治功能是黨組織的基本功能,打造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尤其要旗幟鮮明講政治。
加強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完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讀書班、干部大講堂等制度,分層分類開展“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知原義”大學習活動,強化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一體推進黨員干部思想跟上、認識跟進、行動跟緊。
傳承紅巖精神。深入實施信念教育、政德教育、典型教育,組織黨員干部到紅巖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等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用好川東游擊隊小鎮、川東游擊隊起義紀念園等紅色陣地,深化“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和“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守護好、賡續好、傳承好紅巖精神,讓黨員干部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
領會豐富內涵。針對鄉鎮(街道)、行政村、城市社區、縣級機關、國有企業、中心學校、公立醫院、非公組織等8個對象,分類建立健全目標體系、任務體系、標準體系、路徑體系、保障體系,切實打造忠誠堅定、依法盡責、清廉為民、唯實爭先、整體智治、協同高效的學習型、開放型、創新型、服務型、效能型組織。
強化觀念賦能,凝聚變革合力
打造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數字理念、問題導向,把先進觀念貫穿到各領域各環節。
堅持系統觀念。用好系統觀念這一基礎性思想和工作方法,科學設置“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推行“項目+專班”工作機制,建立“安排部署—督查評估—考核評價”工作閉環,構建相互配合、齊抓共管、有機銜接的高效協同工作體系,推動各項任務高效落實落地見效,實現變革型組織的質量和效能整體躍升。
堅持數字理念。充分運用5G、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分黨建統領、數字政務、智慧監督等8個板塊,全面建設“奉節智治中心”一體化公共數據平臺,以數據流整合決策流、執行流、業務流,推動管理和服務模式、機制、方法創新,構建形成全局“一屏掌控”、執行“一貫到底”、服務“一網通辦”、監督“一覽無余”的數字化協同場景。
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問題發現靠黨建、問題發生查黨建、問題解決看黨建,認真落實“八張問題清單”管控機制,優化問題發現和清單生成、整改閉環和責任落實、整改驗收確認、舉一反三和抓本治源、問題管控立體評價、綜合分析等“六大流程”,構建覆蓋鄉鎮(街道)和縣級部門的問題管控力指數,實現“整改一個問題、固化一項機制、完善一項制度、治理一片區域”的目標。
強化創新賦能,增強變革動力
創新是打造變革型組織的動力之源,必須在路徑、機制、格局上下功夫出特色。
迭代升級路徑。堅持黨建統領地位,準確把握“一統六化”實現路徑,著眼抓大事、促改革、定政策、管隊伍、創氛圍,完善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機制、工作機制,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建設“整體智治、高效協同”的現代化黨政機關,推動觀念現代化、工作體系化、運行法治化、管理扁平化、平臺數字化、能力實戰化。
創新工作機制。突出穩進增效、除險清患、改革求變、惠民有感“四個工作導向”,構建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和縣級部門一把手例會機制、爭先創優賽馬比拼機制、常態化“三服務”機制、領導班子運行評估和群眾口碑評價機制、最佳實踐分析和典型問題案例復盤機制等五項機制,全面推行“五色圖”考核管理,切實強化過程比拼、目標考核、成果檢驗。
革新協同格局。弘揚“事不過夜”“馬上就辦”作風,實行重大事項“由上而下”頂格協調,同類事項一條線運行,跨部門事項主辦部門負責,建立健全大成集智、問題直報等工作機制,推進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集成,推動領導干部靠前指揮,基層組織快速響應,各級部門協同聯動,實現各項工作抓緊快辦、提速增效。
強化干部賦能,激發變革活力
干部是實現變革的關鍵因素、核心要素,務必提升干部隊伍現代化建設能力。
選拔敢于變革的骨干力量。嚴格落實鄉鎮領導班子任期制,持續開展班子屆中分析工作,接續抓好換屆后的培訓幫帶、制度建設,常態化推進鄉鎮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有機更新。深化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深化“擂臺比武”、導師幫帶制,開展“擔當作為好支書”評選活動,調整不勝任村干部。
淬煉善于變革的能力本領。深入開展“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黨章黨規黨紀等培訓,緊扣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數字化變革等,實施干部“雙學雙促”行動,選派100名干部到發達地區、重大項目、重要產業等學先進學示范、促發展促提升,每年全覆蓋培訓鄉鎮(街道)、村(社區)干部,增強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群眾、防范化解風險的本領。
錘煉勇于變革的務實作風。深入開展“作風興縣”行動,打造“奉公守節”廉政文化品牌,創新“雙評一述”工作法——推行社會各界人士和企業評議評價部門科室,縣級部門主要負責人電視公開述職,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建立健全“四責協同”機制,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推動對鄉鎮、村社區巡察全覆蓋,持續糾治基層“四風”問題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深入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及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打造清朗清新的村風社風、校風學風、醫德醫風、行規行風。
(作者系中共重慶市奉節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