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樂 劉苑菲

Abstract? This paper took the University of Turku in Finland a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the status quo of master education of health informatics in Finland including training model,curriculum,career development and so on.We discusses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s advanced nursing educ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status quo of nursing education,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ultiv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creative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nursing and promo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health technology in China.
Keywords? ? health informatics; nursing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ster; review
摘要? 以芬蘭圖爾庫大學為例,介紹芬蘭健康信息學專業碩士的教育現狀,從培養模式、課程設置、職業發展等方面進行闡述,并結合我國國情及護理教育現狀,探討其對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的作用,為培養護理學領域跨學科創新型人才、推動我國健康技術領域的專業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 健康信息學;護理教育;信息技術;碩士;綜述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3.06.012
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21世紀迎來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在衛生保健領域中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衛生管理與決策效率[1]。健康信息學主要通過數據分析、信息管理與科學技術,依托數字化健康記錄及醫療數據,支持醫療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照護過程,改善臨床結局[2]。已有研究表明,傳統專科護理理論已不能滿足臨床需求,護士的信息學知識與技能會影響護理服務和健康管理質量[3?4]。但目前我國護理教育中關于信息技術的課程設置較少,主要關注于培養學生計算機的基本應用能力以及數據分析能力,主流教材側重醫院信息系統介紹,教師很少基于護理學角度進行授課,且教學內容暫未達成一致;相關課程主要以通識課程或選修課程的形式呈現,缺乏具有交叉背景的師資[5]。在護理領域中增設健康信息學這一培養方向,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護士的信息素養和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護士參與護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和研發,使其更加貼近臨床工作,從而促進護理服務質量提升[6?7]。因此,在高等護理教育中融入健康信息學內容十分必要。芬蘭圖爾庫大學醫學院護理系和科學與工程學院未來科技系聯合開展了未來健康技術專業教育,為我國培養健康信息學人才提供了參考。我國復旦大學率先與其進行合作培養。現以芬蘭圖爾庫大學為例,介紹芬蘭健康信息學專業碩士教育現狀,以期為我國培養護理學領域多學科交叉創新型人才、推動國內健康信息學發展提供借鑒。
1? 健康信息學的發展概述
健康信息學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是將信息技術融入衛生保健領域的產物。美國護士協會(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ANA)將其定義為整合了護理科學、計算機科學以及信息技術來管理和傳達護理實踐中的數據、信息、知識等的一門學科[8]。1992年,ANA正式將護理信息學設為護理領域的一個專業實踐方向[8]。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護理學專業與信息學專業的交叉培養機制逐漸多樣。已有數據表明,芬蘭的電子健康服務用戶約為50%,在歐盟中所占比例最高,僅有18%的歐盟公民會使用在線醫療保健服務[9]。日益增長的臨床需求推動了芬蘭健康信息學的發展。此外,芬蘭的衛生技術也處于領先地位,是世界上7個衛生技術出口多于進口的國家之一[10],為健康信息學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2015年,芬蘭社會事務和衛生部發布的一項關于數字健康與數字化社會建設戰略指出,應向各教育層次的專業人員提供信息管理、數據整合、信息安全方面的培訓[11]。基于此,芬蘭護理協會發布了2015年—2020年數字健康戰略[12],規定護理學專業學生應掌握健康信息學知識和技能。依托國家戰略推動了健康信息學的發展[13],有助于滿足不斷變化的醫療保健需求[14]。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信息化建設,護理信息技術領域發展相對滯后[15]。近年來,我國信息技術在醫院管理和社區衛生管理領域的應用需求劇增,臨床中護理信息系統的構建、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均體現了將信息學納入高等護理教育的重要性。
2? 芬蘭健康信息學碩士教育現狀
2.1 培養模式 在芬蘭,健康信息學專業碩士的培養形式為全日制,培養時間一般為2~3年。申請學生要求已經獲得健康科學或護理學學士學位,且在醫療保健領域擁有2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的學生可優先錄取。其目標是培養具有全球醫療保健信息技術知識的交叉創新型人才,學生需具備設計、開發和應用個性化健康技術的思維和能力,能夠運用交叉知識和技能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學生需修滿課程學分、參加學術活動和實踐活動、完成專業設計實踐項目、完成碩士學位論文才能順利畢業。其中,理論學習與考核涉及護理學、軟件工程學和衛生技術領域內容,實踐不僅要求有12個月相關科室的臨床實踐,還要求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衛生保健領域中的問題[16]。
2.2 課程設置 芬蘭圖爾庫大學是芬蘭著名的綜合性大學之一,醫學院護理系的未來健康技術專業即健康信息學專業為其優勢專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芬蘭圖爾庫大學健康信息學專業碩士教育理論課程設置見表1。課程設置一般采用學分制,理論課程要求至少修滿26學分,主要在第1學年完成,包括護理學核心課程(16學分)和健康技術課程(10學分);實踐課程包括臨床實踐(2學分)和專業設計實踐項目(6學分)[17]。
2.2.1 理論課程 理論課程分為護理科學模塊、健康技術模塊和選修模塊,其中,在護理科學模塊設置中,第1學年側重學習護理科研方法和理論,第2學年重點學習數據分析與報告。這一模塊的課程設置具有連貫性,目的是使學生具備從臨床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健康技術模塊只在第1學年開設課程,這有助于學生在第2學年將所學知識與技能運用于專業設計實踐項目中。在健康技術模塊中,學生能夠了解各類衛生技術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情況,如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穿戴傳感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學習軟件開發、計算機語言、嵌入式電子學等知識,通過研討會、匯報等形式展示學習成果,有助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2.2 實踐課程 除理論課程學習外,健康信息學專業還穿插設置了實踐模塊,包括臨床實踐和專業設計實踐項目,旨在培養學生從更廣闊的角度理解健康技術、應用健康技術解決醫療保健問題的能力。在第2學年為期12個月的臨床實踐中,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課題方向參與健康信息技術相關研究,如護理儀器設備開發、醫療保健信息系統開發等,以提高護士的臨床決策能力。此外,專業設計實踐項目是一個具有極高實戰性的特色項目,要求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護理學知識設計項目方案以解決健康保健領域存在的問題,并完成其功能原型,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以及知識轉化的能力。期間學生需要完成健康信息領域的學位論文,探索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大眾健康的創造型方案。同時,學校具備交叉背景的師資力量,實行多學科聯合指導的導師制,并設置專項獎勵,有助于學生獲得交叉研究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激勵和促進多學科創新型實踐。
2.3 職業發展 健康信息學專業碩士畢業生具備護理學和健康信息學的知識與技能,同時在項目管理和技術研發中具備一定領導力,因此,職業選擇和發展前景較為廣闊,其工作地點包括醫院、醫學研究機構、咨詢公司或其他信息產業等,具體崗位包括衛生系統開發、健康技術項目管理、醫療產品技術人員或負責人等。與信息專科護士[18]不同,芬蘭的健康信息學專業碩士培養立足點更加深入,旨在引領護理工作者走進醫療保健領域的信息技術創新項目,并發揮獨特的領導作用,運用交叉知識和技能解決臨床健康問題,促進護理科學在衛生技術領域的跨學科發展。
3? 對我國的啟示
3.1 加強院校間及院系間合作,促進學科優勢互補健康信息學專業既需要學生掌握護理學知識與技能,也需要應用新技術解決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復雜問題、監測數據信息以及提高護理決策效率[19]。作為護理學和信息學的交叉學科,其課程內容涉及護理學、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等多學科內容。對于常規的護理學院而言,信息技術領域的知識與技能授課難度較大,較難把握理論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對于后續信息技術的實踐指導也缺乏經驗。安冉等[20]指出,目前護理學的教學模式以單一學科為中心,護理專業教師獨立承擔護理學課程教學,缺乏創新性和突破性,難以滿足當前的護理教育需求。而多學科的融合授課以及跨學科訓練平臺的構建,有助于培養護理學生的多學科交叉思維,拓寬護理學的學科內涵[21]。為此,芬蘭圖爾庫大學與我國復旦大學開展聯合培養,嘗試跨院校、跨院系合作授課,共同設計專業培養方案,注重交叉背景師資,搭建多學科研究平臺。建議我國各高校護理學院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等進行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構建多學科交叉課程體系,拓展培養途徑,共享學科資源[22],為健康信息學教育的發展提供堅實的教學基礎。
3.2 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融合護理學和信息學特色內容 芬蘭健康信息學專業碩士學生背景多樣,包括護理學或健康科學相關領域,其信息技術知識儲備層次不同,因此,課程設置采用核心模塊加選修模塊的形式,核心模塊分為護理科學和信息技術兩部分,選修模塊則設置了領導力、計算機語言等多學科課程,充分給予學生自主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未來發展規劃,選擇不同領域的課程學習,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建議我國各護理院校開設健康信息學專業碩士培養方向,同時,立足于專業建設,從課程結構整體角度出發,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融合護理學和信息學特色內容,注重理論與實踐一體化,促進特色專業的形成。在課程體系方面,應體現連貫性和邏輯性,如在護理學本科教育中設置信息學相關選修課程,組織參觀醫院護理信息平臺建設,研究生第1學年以系統性學習理論知識為主,之后注重實踐應用。在教學方式方面,開展不同的教學方式,如講座、研討會、案例分析等,鼓勵團隊協作和相互評價[23]。在特色內容方面,充分挖掘學生在健康技術領域的發展潛能,促進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
3.3 拓展護理信息人才的職能范圍,提供政策支持健康信息學在我國屬于較為新穎的專業,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高校對其缺乏探索。相關政策支持不足是健康信息學發展的一大阻礙[5]。我國在參考國外經驗的同時,應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信息學培養標準,相關管理部門給予政策支持,拓展護理信息人才職能范圍。碩士教育對學生的職業選擇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對提升專科實踐能力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24?25]。傳統護理學專業畢業生主要在醫院或衛生保健機構中提供常規照護服務,而健康信息學專業畢業生應當成為護理信息化發展的推動者,積極參與護理技術創新、護理相關產品的開發與落實[26]。我國應積極成立健康信息學相關專業學會、委員會,組織間應當積極合作,整合資源,加強各護理院校與信息產業的溝通,重視發展健康信息學研究,給予充足的資源與渠道,培養優質護理人才,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下的醫療保健需求。
3.4 鼓勵高校與健康信息化企業合作,滿足社會需求 促進健康信息學的發展,需要從加強學校教育與健康信息化企業的銜接入手。我國《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政策文件正式頒發,將健康信息化提升到了重要位置,健康信息化及健康大數據的建設被推向新高峰。近年來,健康信息學的實踐應用場景逐漸拓寬,健康信息采集、存儲和管理,個人電子信息檔案維護,健康信息系統建設等都需要依托學校教育與健康信息化產業的合作與交流[27]。建議我國各高校在交叉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積極與健康信息化企業進行合作交流,建設交叉研究平臺[28]。一方面,有助于及時了解當前健康信息化產業的發展現狀和需求,促進高校健康信息學課程設置的及時更新,適應學科發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將企業信息技術資源、健康信息化資源等融入高校健康信息學人才培養體系,促進學生對多學科交叉知識的應用以及創新轉化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BRENNAN P F,BAKKEN S.Nursing needs big data and big data needs nursing[J].J Nurs Scholarsh,2015,47(5):477-484.
[2]? CUMMINS M R,GUNDLAPALLI A V,MURRAY P,et al.Nursing informatics certification worldwide:history,pathway,roles,and motivation[J].Yearb Med Inform,2016(1):264-271.
[3]? DARVISH A,BAHRAMNEZHAD F,KEYHANIAN S,et al.The role of nursing informatics on promoting quality of health care and the need for appropriate education[J].Glob J Health Sci,2014,6(6):11-18.
[4]? DE GAGNE J C,BISANAR W A,MAKOWSKI J T,et al.Integrating informatics into the BSN curriculum: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Nurse Educ Today,2012,32(6):675-682.
[5]? 段丹,孔令磷,趙夢遐,等.我國護理信息學課程設置現狀探討[J].醫學信息學雜志,2021,42(8):86-89;63.
DUAN D,KONG L L,ZHAO M X,et al.Discuss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ursing informatics curriculum in China[J].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21,42(8):86-89;63.
[6]? 沈永紅,姚蓉,陸靜波,等.臨床信息模擬系統在護理信息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8,15(1):16-18.
SHEN Y H,YAO R,LU J B,et al.Application of clinical information simulation system applied in the course of nursing inform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18,15(1):16-18.
[7]? 黃晨,潘紅英.信息護士崗位的設立及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5):546-548.
HUANG C,PAN H Y.The position-sett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 of informatics nurse[J].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2017,52(5):546-548.
[8]? 陳旖旎,周曉英,岳麗欣.美國健康信息學教育認證對圖書情報領域健康信息學教育的影響[J].圖書情報知識,2020(6):77-87.
CHEN Y N,ZHOU X Y,YUE L X.The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 informatics in America and its influence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J].Documentation,Information & Knowledge,2020(6):77-87.
[9]? V?RRI A,TIAINEN M,RAJALAHTI E,et al.The definition of informatics competencies in Finnish healthcare and social welfare education[J].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2020,270:1143-1147.
[10]? Finland country commercial guide.Finland-healthcare[EB/OL].[2022-04-18].https://www.privacyshield.gov/article?id=Finland-Healthcare.
[11]? KAIHLANEN A M,GLUSCHKOFF K,KINNUNEN U M,et al.Nursing informatics competences of Finnish registered nurses after national educational initiatives:a cross-sectional study[J].Nurse Educ Today,2021,106:105060.
[12]? AHONEN O,KOURI P,KINNUNEN U M,et al.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Health strategy for nurses in Finland[J].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2016,225:203-207.
[13]? PELTONEN L M,PRUINELLI L,RONQUILLO C,et al.The current state of nursing informatics--an inter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urvey[J].Fin J EHealth EWelfare,2019,11(3):220-231.
[14]? BUTTON D,HARRINGTON A,BELAN I.E-learning &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 in nursing educa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Nurse Educ Today,2014,34(10):1311-1323.
[15]? ZHU R,HAN S,SU Y,et al.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science:a discussion paper[J].Int J Nurs Sci,2019,6(2):229-234.
[16]? University of Turku.Master's degree programme in future health and technology[EB/OL].[2022-04-10].https://www.utu.fi/en/study-at-utu/masters-degree-programme-in-future-health-and-technology.
[17]? University of Turku.Study guide(master's degree programme in future health and technology)[EB/OL].[2022-04-10].https://opas.peppi.utu.fi/en/programme/16712?period=2020-2022.
[18]? 余自娟,張艷,張倍倍,等.美國護理信息學碩士教育現狀及啟示[J].中華護理教育,2018,15(9):717-720.
YU Z J,ZHANG Y,ZHANG B B,et al.The master's education of nursing informa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J].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18,15(9):717-720.
[19]? SHERIFI D,NDANGA M,HUNT T T,et al.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health informatics: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and collaboration[J].Perspect Health Inf Manag,2021,18(4):1c.
[20]? 安冉,李少杰,尹永田.基于多學科交叉的護理學教研團隊組建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護理研究,2022,36(1):93-95.
AN R,LI S J,YIN Y T.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urs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 building based on multidisciplinary cross[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22,36(1):93-95.
[21]? 吳瓊,尹永田,陳莉軍,等.護理學跨學科協同創新學術團隊建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護理研究,2018,32(9):1349-1350.
WU Q,YIN Y T,CHEN L J,et al.Stat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ursing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cademic team construction[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18,32(9):1349-1350.
[22]? 張衍,賈詩威,姜碧玉.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健康信息學教育設置[J].圖書館論壇,2019,39(9):148-155.
ZHANG Y,JIA S W,JIANG B Y.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settings of health informa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J].Library Tribune,2019,39(9):148-155.
[23]? 成磊,袁長蓉,林岑,等.健康信息學方向護理專業碩士全英文護理科研導論課程設計及評價[J].護理學雜志,2020,35(23):71-73.
CHENG L,YUAN C R,LIN C,et al.Introduction of nursing research:the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an English course for the health informatics professional nursing master program[J].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2020,35(23):71-73.
[24]? SHEARER D,ADAMS J.Evaluating an advanced nursing practice course:student perceptions[J].Nurs Stand,2012,26(21):35-41.
[25]? CLARK L,CASEY D,MORRIS S.The value of master's degrees for registered nurses[J].Br J Nurs,2015,24(6):328;330;332-334.
[26]? BORYCKI E M,FRISCH N,KUSHNIRUK A W,et al.Integrat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to a double degree Masters program in nursing and health informatics[G].[s.l.]:1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Nursing Informatics,2012:36-40.
[27]? 周曉英,裴俊良.健康信息學的學科范疇與中國健康信息學的發展——兼述健康信息學學科建設與發展學術研討會[J].中國圖書館學報,2022,48(2):76-93.
ZHOU X Y,PEI J L.The discipline category of health informa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informatics in China[J].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2022,48(2):76-93.
[28]? 曾湘瓊.大數據時代的健康信息學人才培養[J].圖書館論壇,2020,40(2):74-81.
ZENG X Q.An investigation of HI education in the big data era[J].Library Tribune,2020,40(2):74-81.
(收稿日期:2022-05-25;修回日期:2023-03-02)
(本文編輯 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