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個組織的科技檔案建設管理,與組織內外的文化生態息息相關。調研發現,在科技自立自強和檔案強國的今天,科技檔案建設取得很多的成就,但是還是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從系統論分析,以文化生態為視角,探討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理念、主體、客體、方式、保障與督導等要素存在的問題,彰顯了科技檔案所在組織內外的文化生態存在不足。鑒于此,開展科技檔案的建設管理應以文化生態為視角,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完善:一是建設好組織內外部的價值文化,引領組織的科技檔案的建設管理健康發展。二是建設好組織內外的責任文化、服務文化、學習文化,增強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主體力量。三是建設好組織內外的科學文化,豐富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內在品質。四是建設好組織內外的物質文化和法治文化,增強科技檔案建設的物質保障和法治保障。五是建設組織內外的監督文化與制度文化,強化科技檔案建設管理。
關鍵詞:文化生態;科技檔案;檔案強國
科技檔案的建設管理,作為一個組織涉及檔案工作和科技工作交叉的重要工作。在檔案強國、科技強國、科技自立自強的今天,其重要性更是顯得非常特殊。在這種情勢下,實務界對科技檔案的建設管理做了大量工作,學界也做了大量研究。從實務界和學界的探索現狀里看,主要是基于社會角度、檔案角度、信息化等角度開展探索[1],從文化生態角度探索探討顯得不足。殊不知,一個國家、一個地方和一個組織的科技檔案建設如何,與文化生態發展情況息息相關,可以從文化生態角度探討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新路子。鑒于此,筆者以文化生態視角下科技檔案建設發展為話題開展研究,以此希望能為當下科技檔案建設管理質量提升的現實運行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1 文化生態和科技檔案的定義特征、功能作用
1.1 文化生態的概念與作用
1.1.1內涵。簡單說,文化生態就是文化的生存狀態如何,所處的各類環境的綜合。這種環境包括文化生態系統中的各個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因此,從廣義的角度來分,文化生態是指向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所顯露的美好的姿態或生動的意態,即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狀況和環境。從狹義的角度講,文化生態是指向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生態,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文化生態,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生態,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文化生態。因而,文化生態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國別性、時代性。從歷史上講,文化生態是一種歷史過程的動態積淀,是社會成員所共享的生存方式和區域現實人文狀況的反映。文化生態系統具有動態性、開放性及整體性特點。與單一的自然界的生態相比,文化生態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概念體系和系統存在,主要指向人類的生存活動空間,這個空間不僅僅具有自然的屬性,更具有人類自身的社會屬性這個根本性質。因此,大文化生態系統包括除了生物、非生物、地理因素之外,還包括文化、經濟、人文、社會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在內。
1.1.2作用。任何一種生態都具有一定的基本功能。文化生態一樣具有很多的功能。文化生態屬于文化類別,首先具有文化意義,對活動其中的人類各個方面具有文化賦予塑造的意義。同時,文化生態屬于社會的一部分,因而對整個社會具有促進社會發展的意義。再者,對一個民族與個體的性格、特征以及生產、生活方式都具有很大的影響。
2 科技檔案的內涵、特征與作用
2.1 科技檔案的定義內涵與特征
從產生起源的角度講,科技檔案主要是科技研究部門、生產單位以及高校、醫院、政府機關等從事科學技術相關的活動的記載檔案,包括科技工作相關的一切資料都可以歸納在其中。
從科技檔案的載體來看,就是從科技檔案的存在形態來看,包括與科技相關的圖紙、圖表、文件材料、計算材料、照片、影片以及各種錄音、錄像、機讀磁帶、光盤等在內的材料,是檔案的一大門類。從文獻的角度來講,科技檔案不同于一般的科技資料,而是反映一個組織比較重要科技活動的原始資料,也可以稱之為一手文獻或者一次文獻。
2.2 科技檔案的作用
對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這方面主要體現在,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方發展經濟的時候,選取什么樣子的發展模式、發展技術等,需要把握自身的資源狀況、農業和工業發展情況、各類原材料情況、社會的文化和歷史傳統情況。這些情況把握就需要借助科技檔案來完成。對一個組織的決策來說,推動組織發展,需要考慮全球全國的科技情況、市場發展情況,還更要把握自身的技術、設備、材料、人員素質等方面的情況。這些方面情況的了解和把握需要借助組織內部的科技檔案來完成。在科學交流和科技研究中,需要把握科技發展的現狀和歷史發展變遷情況,這需要借助科技檔案來完成。在災后重建、重大突發事件中,需要把握重建的科技模式、科技手段等,這也需要借助科技檔案來完成。
2 文化生態對科技檔案建設管理帶來的影響
文化生態作為文化發展的情況體現,與科技檔案建設息息相關。文化生態,從文化化分來看,可以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從文化所屬組織來看,文化生態可以分為國家層面的文化生態、地方層面的文化生態、科技檔案所在的單位內部的文化生態。這些不同層面的文化生態與科技檔案建設發展都有關系。這種關系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文化生態為科技檔案的建設提供文化支撐。二是不同性質的文化生態對科技檔案產生不同性質的影響。
2.1 文化生態為科技檔案建設提供不同層面的支撐
科技檔案的建設發展,需要外部的因素推動,文化生態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萍紮n案建設發展,需要一定的主體推動,這就和組織內外的行為文化有關,需要行為文化來支撐??萍紮n案的建設發展,需要借助一定的平臺和方式方法,這就和科技文化相關,需要科技文化來支撐。科技檔案的建設發展,需要借助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制度保障,需要組織內外的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來保證供給推動??萍紮n案的建設發展,還需要一定的監督和評估,這就和組織內外的監督文化、評估文化相關,需要借助一定的監督文化和評估文化來推動。
2.2 文化生態的優劣對科技檔案建設產生不同性質的影響
從文化生態對科技檔案建設管理可能產生影響后果的研究,來揭示和闡釋文化生態與科技檔案的建設管理的關系。從性質上講,文化生態有積極向上的,也有消極落后的。積極向上的文化生態對科技檔案的建設管理自然會發生積極的影響,消極落后的文化生態對科技檔案的建設管理自然會產生不好的影響。要防止消極的文化生態對科技檔案管理建設產生影響,我們唯有加強文化建設,以文化強國為契機,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積極推動各類先進文化的建設,以此推動國家、地方和一個組織內外的良好文化生態的形成發展,從而為科技檔案的建設管理提供積極的支撐作用。
3 當代我國科技檔案管理建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3.1科技檔案建設的理念問題,反映了文化生態中的價值文化不足
科技檔案建設管理需要正確的價值理念來引領,從國家層面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已經為各個地方和組織的價值文化建設提供了指導。調研發現,各個地方和組織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對價值觀念下面的具體價值文化的宣傳教育做得不夠,比如科學價值、創新價值、服務價值等就是建設得不理想的價值文化。從文化生態視角看,這反映了組織內外的價值文化建設存在不足的地方。
3.2 科技檔案建設的主體問題,反映了文化生態中的責任文化、服務文化與學習文化的不足
科技檔案的建設管理,關鍵在于其主體的素質和能力,這取決于行為文化的建設情況。提高主體素質,一直是黨和國家以及各級單位、組織在努力的地方,人才強國戰略的推動和實施就是很好的見證。調研發現,在提升組織內外的行為文化中,往往注重行為主體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對其中思想文化、道德文化、政治文化方面的素養提升重視不夠,導致行為主體的責任、服務、學習意識和能力建設存在一些不足,或者有些滯后的情況發生。從文化生態視角來看,這種情況反映組織內外科技檔案建設需要的那種行為文化建設還不充足。因此,如何加強科技檔案建設管理中文化生態系統的行為文化建設是推動科技檔案建設管理效能提升的重要課題。
3.3 科技檔案建設的內容層面問題,反映了文化生態中的科技文化不足
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效能如何,內在因素主要還是取決于科技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建設情況。而科技材料的建設,又取決各地科技和各個組織的科技發展和科技活動、科技應用等情況[2]。當下強調科技強國,極大推動各個地方、各個組織的科技事業發展,為科技檔案建設發展提供了很多的內在基礎。但是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為往往注重科技成果的收錄,對科技活動過程的材料收錄與開發利用不夠,對組織內部的員工的科技意識、科技素養和科技能力培養重視不足。這都體現了科技文化的不足,影響了科技檔案建設的內在品質。
3.4 科技檔案建設的保障層面的問題,反映文化生態中的物質文化、法治文化的供給不足
科技檔案的建設管理還需要強大持久的物質條件保障和法治保障,這些保障有賴于組織內外的物質文化和法治文化建設。調研發現,各個組織對科技檔案建設的物質條件和法治保障條件都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還不完善,還不精細化,這就影響了科技檔案建設中的物質保障和法治保障的有力供給。
3.5 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督導層面問題,反映了文化生態中的監督文化、制度文化不足
科技檔案的建設管理,需要強大的監督力量和評估力量推動,這有賴于組織內外的監督文化和評估文化的發展。調研發現,很多組織內部沒有專門的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監督部門和監督機制,也沒有定期的質量評估體系和機制的運行,反映了科技檔案建設管理中監督文化和評估文化建設的滯后和不足。
4 文化生態視角下科技檔案建設的完善對策研究
從以上的調研發現,科技檔案建設管理存在的各個方面問題,反映了一個地方層面和組織內部層面的文化生態系統建設中存在的不足[3]。因此,當下要完善科技檔案建設管理應從文化生態視角來探索發展的路徑,思考具體的對策。
4.1 建設好組織內外部的價值文化,引領組織的科技檔案建設管理健康發展
價值文化關系到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理念引領、價值引領,關系到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健康發展。因此,應針對當下科技檔案建設管理中文化生態系統的價值文化層面問題,大力加強組織內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和踐行,大力加強科學、創新、人本、綠色發展、公正等方面的價值文化教育、宣傳和踐行,努力在組織內形成一種健康向上的價值文化。
4.2 建設好組織內外的責任文化、服務文化、學習文化,增強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主體力量
責任文化、服務文化、學習文化關系到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主體力量建設,關系到主體的能力和素質提升。因此,科技檔案管理部門應針對文化生態系統中的責任文化、服務文化、學習文化上的不足進行解決探索,加強組織內部的責任文化、服務文化、學習文化等方面的宣傳教育、踐行督促,加強組織內部所有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業務能力的培養,堅持自我學習與集中教育結合,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努力形成一種積極向上、蓬勃發展的行為文化,以此為科技檔案建設發展提供一種強大的、持久的行為主體力量支撐。
4.3 建設好組織內外的科學文化,豐富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內在品質
科學文化關系到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內在品質提升,關系到科技檔案本身品質的提升。因此,科技檔案部門應認真分析當下文化生態系統中科技文化建設存在的不足,堅持科技強國,加大組織內部的科技工作開展,強化科技宣傳教育、科技研究、科技開發利用、科技服務等活動的開展,并做好這些科技活動過程的所有資料歸檔整理入庫[4],以此不斷提升科技檔案自身的內在品質。
4.4 建設好組織內外的物質文化和法治文化,增強科技檔案建設的物質保障和法治保障
物質文化和法治文化是關系到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兩大門類保障。因此,科技檔案管理部門應該針對文化生態系統中物質文化和法治文化建設的不足,針對科技檔案建設中可能遇到的物質保障難題和法治難題,注重物質供給的精細化和現代化,注重法治文化建設供給的精細化和專業化,以此不斷為科技檔案建設管理效能提升提供強大持久的物質保障和法治保障,從根本解決其后顧之憂。
4.5 建設組織內外的監督文化與制度文化,強化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督導評估
監督文化、制度文化是關系到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兩大督導性文化,關系到科技檔案建設管理質量的監督與評估。因此,科技檔案管理部門應針對文化生態系統中的監督文化、制度文化存在的不足,分析把握科技檔案建設存在的監督和制度上的漏洞和不足,以檔案管理監督現代化為標準,全力做好組織內的科技檔案建設管理的監督制度、機制和機構、評估機制的建設,以此不斷為科技檔案的建設管理提供強有力的督導力量。
參考文獻
[1]王春梅.新形勢下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與思考[J]. 辦公室業務,2022(03):86-88.
[2]房宏偉.科技檔案工作要適應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J].蘭臺世界,2022(S1):13.
[3]馬慶.文化生態視野下科技檔案建設策略探析[J]. 黑龍江檔案,2021(03):58-59
[4]韓照杰.科技檔案資源建設管理與利用服務研究[J].辦公室業務,2020(19):90-91.
作者姓名:劉靜,大學學歷,青島市黃島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