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
春光明媚,健身氣功八段錦走進上海、重慶等地的校園運動會及全民健身活動,越來越多年輕人互稱“錦友”,加入了八段錦的練習隊伍。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八段錦練習片段在視頻網站播放量破千萬,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
如今,休閑健身的方式愈發多樣,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們開始回歸傳統文化,功法鍛煉在這代年輕人身上有了新的“打開方式”,原因何在?
“傳統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年輕人則追求新型健康觀,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衰弱狀態,更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力。”張嶺認為。
八段錦是由八節動作組成的健身氣功,自宋朝至今已經有800多年歷史,如今成為年輕人的健身新選擇。“每天窩在辦公室,身體不舒服,想健身但又時不時感覺到疲憊,很難再去進行劇烈運動,八段錦這種幅度不大的運動就剛剛好。”北京“90后”戴女士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八段錦有八節動作名稱: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調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后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攢拳怒目增氣力、背后七顛百病消。經常練習八段錦這些動作可增強心肺功能、調理脾胃、靜心除煩、疏通經絡、強腰固腎。
面對繁忙的工作,當代年輕人休閑時間被壓縮。有調查數據顯示,“沒時間”“缺乏場地”是20歲以上人群不愿健身的重要原因。在緊張的生活節奏下,輕量化健身成為年輕人的選擇。“八段錦不費力,在家里、辦公室鍛煉都很方便。”戴女士說。
帶動這股需求風潮的,還有三年疫情所帶來的年輕人對于健身的認知變化。年輕人更加追求身體免疫力的提升,同時有部分年輕人尋求科學健身,恢復身體機能。DT財經發布的《年輕人疫情影響報告》顯示,與疫情之前相比,超六成年輕人在疫情發生后更關注健康問題。“專家提示,‘陽康后不要劇烈運動,所以嘗試練習八段錦去恢復身體。”來自杭州的“00后”青年彭先生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2022年1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疫病防治專家委員會發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八段錦、太極拳等功法鍛煉被列入“預防方案”及“中醫非藥物療法康復”,這進一步促進了八段錦的普及。
“年輕人希望通過鍛煉來提升免疫力。八段錦動作緩慢、簡單易學,無需器械,僅需方寸之地,運動強度適中,不過多耗費體能,既能增長力量又可使肢體充分拉伸,疏通氣血,無疑成為年輕人的首選運動項目之一。”國家武術套路二級裁判員、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員張嶺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人更精神了”“睡眠變好了”“過敏情況好轉了”……不少年輕人表示,練習八段錦一段時間后,身體有了良好變化。“現在,脊椎不酸不痛,整個人感覺好多了。”嘗到練習八段錦的甜頭后,戴女士推薦身邊人一起練習。
“八段錦蘊含著豐富的中醫養生內涵。如‘五勞七傷往后瞧——起身,雙臂由小手指帶動,在體側像‘擰毛巾一樣形成合勁,會刺激到我們手臂上的六條經絡;手臂旋轉帶動肩胛骨的內收,會刺激到肩胛骨處的膏肓穴;頭部向后瞧,可以刺激頸部的大椎穴。”張嶺認為,八段錦是一項“可觀可練可思可覺”的運動,“可觀可練”是身體層面;“可思可覺”則是心靈層面,既修形又修心。

福建中醫藥大學,學生在習練八段錦(宋為偉/ 攝)
“中藥中醫加入新冠治療,八段錦等各類功法鍛煉強身健體,我國傳統文化愈發綻放光芒。”彭先生表示,練習八段錦后,他對自己的身體多了一份自信,也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認同。
“傳統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年輕人則追求新型健康觀,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衰弱狀態,更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力。”張嶺認為。
在自媒體平臺,張嶺或化身宋詞人李清照,或化身范寬《溪山行旅圖》中的旅人,或變成宋徽宗《瑞鶴圖》中的仙鶴、宋瓷中的瓷器……她裝扮為各種角色去演繹八段錦,并制作為傳統元素突出、畫風優美的視頻作品,受到很多年輕人的喜愛。“隨著中國科技實力的增長和經濟全球化,現在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具備文化自信和自我認同。”張嶺表示。
除了八段錦,戴女士青睞新中式養生,家里常備泡腳中藥、養生茶、滋補小零食;彭先生近期又練起了五禽戲。“就像尋找一樣,在傳統的健身養生方法中發現驚喜。”戴女士說。
在八段錦健身熱潮中,不乏一些焦慮的急于求成的年輕人。愛康集團聯合36氪旗下公眾號“后浪研究所”發布的《2022年輕人恐病報告》顯示,當年輕人被問及覺得現在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時,只有9.42%的年輕人很肯定地回答“非常健康”;90.01%的年輕人體檢后對結果會有不同程度的擔心。出于對健康的擔憂,很多年輕人開始尋求養身健身辦法。
“我練了兩三個月,才感覺身體有明顯變化,但有人跟著練了十來天就說效果不明顯,不想練了;還有人覺得自己身體變好了,不必繼續練了。”戴女士說,身邊不乏難以堅持的“錦友”。
此外,有“錦友”為了更快達到健身效果而刻意加大練習強度,張嶺認為不可取:“總體來說,一要堅持,二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加減練習時間,以練習完身體感到舒適為宜。”八段錦動作柔和緩慢,男女老幼均可練習,但急性腰脊損傷、孕婦、腫瘤癌癥術后、體質特別虛弱者等特殊人群需遵醫囑。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健身方法,推動全民健身生活化”“扶持推廣太極拳、健身氣功等民族民俗民間傳統運動項目”。如今,八段錦等功法鍛煉已走進大學校園體育課。在網絡社交平臺,活躍著年輕人打卡練習八段錦的剪影。
“不要僅僅關注外在形式,也不提倡缺乏持續性的跟風練習,要吸引更多的人參與,激發年輕人的興趣,讓他們去體會傳統文化中的精粹,從而提高年輕人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素質。”張嶺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表明,影響健康的因素中,行為和生活方式占60%。針對影響現代人健康的不良行為與生活方式,世界衛生組織還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理論,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對于樹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功法鍛煉只是其中的一方面,飲食、生活習慣、心態等各方面也很重要。”張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