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晴 黃更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在小學這一人生啟蒙場所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長沙市芙蓉區火星第二小學(下稱火星二小)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立足校情,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認知規律構建了學科基礎課程、學科延伸課程、成長體驗課程和綜合創新課程,在學生心中播下了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通過積極研究探索出了一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校本化實施道路。
一、設置學科基礎課程
學科基礎課程是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陣地。火星二小立足新課程標準,圍繞核心素養要素確立了教學目標。例如,在語文學科中,學校設置了國學啟蒙、經典誦讀等課程;在美術學科中,學校開設了剪紙、泥塑等體驗課。學校的課題組編寫了《傳統文化學科融合教案集》,以教案集為藍本建立了校本資源庫,力求以學科基礎課程的教學增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
二、設置學科延伸課程
火星二小設置了學科延伸課程,包括國學微課堂、“跟著梁老師學寫字”微課堂、“我們的傳統節日”微課堂等多種課程。學校選擇《國學經典誦讀叢書》作為國學微課堂的主體教材,將《笠翁對韻》《聲律啟蒙》作為常規讀物,選用《經典詠流傳》節目中的部分曲目作為經典誦讀的保留項目,如《山居秋暝》。書法微課堂以視頻授課的方式開展教學,學生跟隨視頻課程練習書法,在一撇一捺中感受漢字之美,增強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我們的節日”微課堂依托清明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通過體驗節日文化習俗的方式開展活動,如主題班隊課、學科探究課、綜合實踐課等。學校整合各方資源,編寫了《中華傳統節日學生繪本民俗互動讀本》,制作了配套音視頻,涵括了傳統節日的由來、傳說、民俗活動及名家作品等。
三、設置成長體驗課程
火星二小設置了多種成長體驗課程,充分發揮了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比如,學校開展了效仿傳統禮儀的入學典禮,讓學生們身著漢服,經歷朱砂啟智、擊鼓明志、啟蒙描紅等活動流程,使其感知傳統文化禮儀。又如,學校為學生舉辦了十歲成長禮活動,開啟了少年求真、求善、求知的路。學校還以研學的形式開展了射箭、投壺等活動,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
四、設置綜合創新課程
火星二小設置了綜合創新課程,進行了跨學科教學。比如,學校開展了主題為“繪古韻漢服,品傳統文化”的漢服秀活動,語文教師結合古詩文,向學生講授了傳統服飾文化;美術教師帶領學生認識了漢服的服飾結構、紋樣等;綜合實踐課程教師帶領學生走進博物館,使其近距離感受漢服之美。學校還開展了校園文化節活動,如經典閱讀節、陽光體育節、魅力藝術節等,將國學經典誦讀、傳統體育項目、民族音樂等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
立足學校特色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極具推廣性的教育方式,學校應構建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圍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線,探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校本化實施途徑,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本文系長沙市“十三五”規劃課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校本化實施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CJK2019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