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放心
在心理學中,認識、情感、意志三者的關系為:認知是基礎、情感是動力、意志是保證,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在教育學上廣泛應用于思想教育,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簡稱“知情意行”教育方法,堪稱思想教育工作的傳統“法寶”。但是,“知情意行”教育方法在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卻鮮見收效、難以建樹。本文從心理機制角度闡述傳統“法寶”失靈的原因,進而從心理機制角度探索“強制學習”的必然性。
一、“知情意行”教育鮮見收效的原因
中等職業學校的生源有三大特征:一是文化基礎差;二是不愿學習;三是心智不良、行為不良。其中,不愿學習和行為不良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兩個重點,又以行為不良最為突出。從學生心理形成機制分析,“知情意行”教育鮮見收效有其必然原因。
(一)學生經歷過的社會現實和實踐活動
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經歷了難以訴說的挫折、傷害和辛酸,或來自老師的粗暴批評和懲罰,或來自家長的野蠻責難和棒喝,或來自家庭的變故,或來自同學的歧視和欺凌,等等。尤其進入青春期以后產生激烈的對抗行為,或對抗老師,或對抗家長,或對抗同學,男生普遍結成團伙,群體逃課、抽煙、泡妹、搗亂、斗毆。這些經歷貫穿了義務教育的整個階段或某些階段,構成學生的社會現實生活。
(二)社會現實和實踐活動產生相應的知情意行心理
社會現實,尤其是個體實踐活動,是心理產生的源泉和內容。學生經歷的社會現實和實踐活動必然產生相應的知情意行心理。
第一,產生消極認知心理,包括對自我的錯誤認知,如“我學不懂,不是讀書的料”;對老師的錯誤認知,如“老師看我不順眼,處處找我的茬”;對父母的錯誤認知,如“父母一點也不理解我,就知道罵和打”。
第二,產生消極情緒心理,如對學習的自卑、畏懼、厭學心理;對老師的厭惡、憎恨心理;對家長的逆反心理。
第三,產生消極意志和行為心理,如對學習的徹底絕望和拋棄,對同類境況學生尋求入伙、歸屬心理;對是非、善惡、益害、美丑不屑分辨,無底線走向非、惡、害、丑。
二、“強制學習”的可行性
(一)“強制學習”的機遇期
新生入學后前兩周存在一個“假乖期”,表現為只要班主任狠抓紀律,基本上沒有人違紀。但從第三周開始,學生的所有不良習性全面暴發,班主任即使采取鐵腕手段也鎮壓不住?!凹俟云凇币馕吨鴮W生有所顧忌、有所觀望、甚至有所期待,學生的可教育性就在這短暫的兩周,是教育教學難得的機遇期,如果在這個“假乖期”一開始即實行“強制學習”,學生通常半推半就,但不會產生強烈抗拒。而一旦“強制學習”取得成功,將會把學生拉回到學習道路上,并持續走下去,“假乖”變成“真乖”。錯過“假乖期”之后,再實行“強制學習”,將困難重重。
(二)“強制學習”的兩個切入點
1.零起點。首次“強制學習”只要零起點,就一定能夠保證人人聽得懂、做得對。學生聽懂、做對之后,再銜接下一個相對零起點,學生再一次聽得懂、做得對,強制就可以順利延續。相反,如果首次強制高起點,那么學生絕不會接受強制。以物聯網專業的物理課為例,新生一開學即講授力的合成,即使班主任蹲班協助強制,教室依然睡倒一大片。力的合成是普通高中的內容,普通高中生都難以理解,職校生初中的物理基礎幾乎空白,又怎么可能理解。如果強制教學不能堅持零起點,那么注定老師講了也是白講,沒人聽得懂,最終沒人聽,強制失去了意義。
2.成功感。零起點或相對零起點之后,教學內容必然會進入深化,甚至跳躍階段。這一階段,學生每一丁點進步都需要激起內心意志克服內外困難,強制隨時面臨抗拒的可能。如果教學能夠化難為易,繼續保證學生聽得懂、做得對,那么“強制學習”可行;如果不能夠化難為易,無法保證學生聽得懂、做得對,那么“強制學習”難以執行。一旦學生能夠在這一階段持續保持聽得懂、做得對,意志力必將大幅提高,積蓄到一定程度,成功感自然而然產生。一旦學生產生了成功感,又必然反哺學習行動,并自我教育、自我激勵,產生正理新知。
(三)成功感的自我激勵效能
轉變職業生的不良心智和不良行為十分困難,縱使家長下跪、鼻涕淚流求著孩子學好也無濟于事,但是成功感卻可以有效教育一個人、改變一個人。究其緣由,成功感是人性之中最具激勵、誘惑的力量,人可以拒絕一切,唯獨沒有人甘心拒絕成功。
無論以前有著怎樣的不良經歷,無論現在怎樣地重蹈覆轍,學生也從未將過去和現在同樣的經歷視為成功,從未引以為豪。但是“強制學習”帶來的學習實踐表現和學習進步,卻實實在在地讓他們引以為豪。新的學習實踐活動之所以能夠改變學生,根本原因在于新的學習實踐活動產生了成功感,是成功感無可匹敵的激勵力量戰勝了沉疴陋習、戰勝了過去歷史。
綜上所述,社會現實和實踐活動是心理產生的源泉和內容,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不良心智和不良行為產生于其深厚的社會現實、實踐活動經歷。轉變中職生的不良行為,本質上是與學生過去的深厚歷史作斗爭。在新舊對抗情境下,傳統的“知情意行”教育缺乏新知產生的社會現實和實踐活動源泉,因而斗不過學生的歷史,無法轉變學生。從“行”入手,強制創造新的學習實踐活動,為“行意情知”逆向心理過程的產生注入堅實的心理源泉,才是轉變職校生的正確方向。而強制能否被學生接受,取決于“強制學習”是否產生成功感,成功感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勵的重要力量。
【本文系廣東省汕尾市教育科學研究規劃2022年度立項課題“‘口令+強制+成功感配合式教學法研究”(立項編號2022SSW088)研究成果之一】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