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潔暉
英語閱讀能力是學生形成英語語言技能(聽、說、讀、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成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應該成為每個教師的共識。為此,我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嘗試“問題化學習”模式,探索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問題化學習是一種學習行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產生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作為基本立足點。那么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問題化學習應該如何開展呢?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發問
學生發問是問題化學習的起點。如何讓學生產生疑問呢?創設問題情境就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例如,學習初中英語九年級(人教版)Unit 2 I think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部分的閱讀文章 Full Moon, Full Feelings一課時,在播放歌曲《但愿人長久》時,我展示了文章標題和嫦娥飛天的動圖。直觀有趣的動畫和廣受歡迎充滿詩意的音樂一下子把學生帶進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情境,這時教師適時提問: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Change?
嫦娥是大家熟知但了解不多的神話人物,多數同學只知道她和她的玉兔生活在月宮里,于是同學們饒有興趣地討論了起來,提出如下問題:
1.Why did Change fly to the moon?
2.How did she fly up?
3.When did she fly to the moon?
4.Did she feel happy or sad?Did she feel lonely?Did she want to come back?
5.Did she have any families? Did they miss her?
6.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Full Moon,Full Feelings?What Feelings?
7.Did she have a husband? Was he Wu Gang?
8.Why was her rabbit called jade hare? Is it OK now?
9.Why do we kneel to her on the Mid-Autumn night ?
10.Can Change dance? Did ZhuBajie really love her?
同學們雖然提出了不少問題,但是所提問題雜亂無章,涉及課內外。如何才能讓問題指向本課的學習任務呢?接下來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梳理問題,篩選出具有學科學習價值的問題,并確立核心問題。
二、梳理問題,確立核心問題
核心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對整個課堂起到支撐力和牽引力的作用。核心問題對于解決學科基本問題具有核心價值,核心問題是建立在學生認知沖突的焦點上的,核心問題的解決對主要教學目標的達成起決定性作用。
依據以上同學們提出的十個問題,我進行了如下引導:
師:一篇文章的主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通常文章的主題會出現在哪里呢?
生:標題、文首或文末。
師:是的。那么速覽一下全文,這篇文章的主題應該是什么呢?
生:(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Full Moon, Full Feelings.
師:那么本課的核心問題就應該是?
生: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Full Moon, Full Feelings? What feelings?
師:剩下的問題雖然多,但我們仔細觀察一下,某些問題是不是相類似或者屬于同一個范疇的呢?我們是不是可以對這些問題進行分類、合并呢?從圖文我們知道:Full Feelings肯定是與嫦娥有關的,那么上面那么多關于嫦娥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排序呢?
三、圍繞核心問題,學生自構問題系統
問題系統以科學分析為基礎,問題系統必須是簡約凝練并指向于目標有效達成的學習問題集合。集合中的問題不是靜態羅列的,而是有邏輯的、動態的問題聯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問題系統能夠優化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使學習重難點更突出,學習內容更精練,學習過程更流暢、學習結果更有效。
依據以上大家提出的問題,圍繞已經確立的核心問題,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后形成了各自的觀點:
生1:我們組認為問題1、2、3可以合并在一個問題中:Why/ How/When did she fly up to the moon?
生2:我們認為問題4可以合并表達為How did she feel on the moon?
生3:我們認為問題5和問題9可以合并成一個問題Did she have any families? Who are they?
生4:我們認為這些問題可以分成三大類:一類是關于嫦娥自己的,一類是關于她的家人的,另一類是關于其他的。
最后,同學們自主構建出問題系統。
四、學生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教師可以事先把班級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分別負責探究不同的問題,得到答案后向其他成員講解。其他成員若有疑問也可以繼續提出來,大家一起再學習,再討論,把學習不斷地推向深入。如遇學習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則提交給全班討論解答。
在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及時指導。在學生解答正確時,教師可以先肯定,再啟發其擴展思路,鼓勵學生作進一步的發揮,使解答更加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如果學生答錯或者回答不出時,教師應該給予提示或者提供正確答案;如果學生的解答不夠全面,教師應該在肯定解答正確成分的同時,采取補充、提示方式來提供幫助。
還是以Full Moon, Full Feelings 為例,同學們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提出了更加具體的問題,如:have been celebrating, for centuries, folk,whoever, goddess, steal, laid out,desserts, tradition, admiring等是什么意思。這些細節問題可以讓他們通過上下文理解,或跟其他同學交流解答,或通過查閱詞匯表或者詞典解答,實在有難度的再由教師講解。
五、教師提出推進性問題
通常,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多是碎片的、淺層的、不夠全面的,這時就需要老師適時提出推進性問題。教師的推進性問題應該緊緊圍繞核心問題,是對核心問題的分階段、多層次、多角度的演繹和歸納的思考。還是以Full Moon, Full Feelings為例,當同學們討論How about jade hare時,教師可以拋出問題:Now jade hare has a partner.Do you know who it is?(玉兔二號月球車)What can it do?(中國科學家在“玉兔二號”巡視器上安裝了測月雷達和全景相機等儀器。這些儀器將在月球上開展多種具有非凡意義科學研究。)以此把我們的課堂學習與中國今天的科技發展聯系起來,讓學生由此自然生發民族自豪感。
經過一個學期的問題化學習實踐,實驗班學生的閱讀熱情明顯比其他班級學生高。筆試測驗表明,實驗班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明顯提高:實驗前,實驗班與非實驗班學生閱讀理解測試平均分數分別是52.3和55.2;一學期后,實驗班與非實驗班的閱讀理解測試平均分數分別為61.5和57.5。事實證明問題化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值得推廣運用。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