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勇堅
“生長教育”是塘廈鎮林村小學傳承當地鄉土文化、遵循教育規律、契合時代主題而提煉出的學校辦學思想。近年來,學校積極探索包括校園共生、班級共長、家校共進、評價共成四大板塊的“生長德育”體系,并構建了以“生長教育”五大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評價機制。
一、基于“生長教育”,建立“生長德育”評價共成機制
(一)評價主體多元
生長教育認為,在育人的過程中,無論是學校、班級,還是家庭,都需要自覺融入,成為生長共同體的一部分。為了充分地發揚活力自主的生長精神,學校通過多種方式,讓教師、學生、家長全員都盡可能地參與到評價的過程中。
(二)評價工具保障
1.評價指南。從“生長教育”的核心素養及內容出發,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林村小學學生素養評價指南》(以下簡稱《評價指南》),要求全體教師熟記并能靈活運用,學生和家長也要進行學習并能熟讀理解。
2.生長卡。根據“生長教育”五大核心素養設計生長卡,將卡片分為五個版塊,用以記錄學生的進步與成長。每月發放一張生長卡,由學生自行保管,卡片遺失后可在班干部處重新領取新卡,但相應記錄做清零處理。
3.生長印章。根據五大核心素養,設計顏色不同的五枚印章(仁德章、健康章、博學章、才藝章、創新章),各班分發一套。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結合《評價指南》的具體內容,在進步較明顯的學生的生長卡片相應處印上印章,以激勵學生繼續努力。
(三)評價項目落實
1.一月一評——生長之星。每個月開展一次“生長之星”評選。由各班班干部統計每班學生生長卡上不同版塊的印章數量,各版塊獲得印章數量最多者獲得“仁德之星”“健康之星”“博學之星”“才藝之星”“創新之星”等榮譽稱號。獲獎結果于班級門口的宣傳欄、校園網站、微信公眾號和家校溝通群公示。獲獎學生可以獲得一份小禮物。
2.一期一評——生長少年。每學期開展“生長少年”評選。由德育處統計各班學生獲“生長之星”情況,集齊五個單項獎的學生自動獲得“生長少年”榮譽稱號。獲獎結果于年級宣傳欄、校園網站、微信公眾號平臺公示。獲獎者獲得生長教育紀念品及文體獎品。
3.畢業總評——五星畢業生。每年學生畢業之際,由德育處根據往年學生獲得“生長少年”榮譽稱號的情況,評定五星畢業生。在畢業禮上舉行頒獎儀式,由校長親自頒發證書、獎品。獲獎結果于校園宣傳欄和校園網站公示,并由校廣播臺、微信公眾號進行專題采訪報道。
二、開展“活力爭章”,探索“生長德育”評價有效路徑
(一)學章明確評價內容
每學期初安排一到兩個課時,組織學生學習“生長教育”五大核心素養。要求低年級學生了解五大素養的基本含義和指向維度,熟讀《評價指南》;中年級學生掌握五大素養的內涵,理解《評價指南》,并能從具體人物和事件出發,分析其素養指向;高年級學生能夠靈活利用五大素養,評價具體人物和事件。
(二)爭章激發生長動力
分為個人爭章和班級爭章兩個模塊。通過個人爭章,調動學生自我認識、自主管理、自信發展的積極性;通過班級爭章,強化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促進集體的共生共進。
(三)評章發動全員參與
發動教師、學生、家長參與評章環節,構建全員參與的評價體系。如家長每月有一次推薦機會,根據《評價指南》具體內容,結合學生在家的表現,填寫家長推薦表,推選學生獲得相應生長印章,要求有具體事件輔助說明得章理由。
三、“生長德育”評價實踐初顯成效
“生長德育”評價體系已經實施近三年時間,取得效果令人驚喜。實施以來,評選出約6000人次“生長之星”,評出約700人次“生長少年”,評出20位“五星畢業生”。共有64名少先隊員榮獲市“紅領巾獎章”個人三星章;2個中隊獲評市“紅領巾獎章”三星中隊,1個中隊榮獲市“少先隊紅旗中隊”;我校少先隊榮獲市“紅領巾獎章”三星大隊、“廣東省少先隊紅旗大隊”。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