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苗苗
學校黨團隊一體化構建,是新時代培養(yǎng)和發(fā)展黨的生力軍的有效途徑。中山市學校通過黨團隊一體化構建,結合中小學各年齡階段少先隊、共青團群體特點,探索運用“一體化”培養(yǎng)理念。
一、構建黨團隊一體化思政育人的“紅色課堂”
通過黨團隊一體化思政課程等活動,深入推進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工作,打造黨團隊一體化思政育人的“紅色課堂”。
(一)有機融合黨團隊一體化思政課程創(chuàng)新實踐
麗景學校立足黨團隊一體化建設,夯實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的課程實施,拓寬紅色學科課程滲透,強化紅色信念課程和紅色實踐課程。
黨員帶頭上好思政課,學校黨支部書記帶頭學習和執(zhí)教初中思政課,每學期給全校師生上好“書記思政第一課”,圍繞“培根鑄魂十大精神,賡續(xù)初心,擔當使命” “熱愛·超越·跟黨走,永感黨恩向未來”等主題講課。同時,通過“四史:中國共產(chǎn)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學習,引導師生了解黨的百年光輝歷程,歌頌黨的偉大成就,培養(yǎng)師生愛國、愛黨、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此外,通過學校少先隊主題隊日的紅色系列教育、校團支部閃亮團校的四史主題教育等,全方位、多層次、寬視野開展黨團隊一體化的系列黨史教育活動課,加強黨團隊思政課的聯(lián)動設計,統(tǒng)籌育人目標,實現(xiàn)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二)閃亮團校全方位引領青春心向黨
中山市麗景學校閃亮團校建設在黨建引領下,與黨員教師、團書記、班級團支部合力推進“四史”學習的課程內(nèi)容綱要,普及黨史知識,傳承紅色基因。如開展四史主題團日、黨員教師講團課、紅色研學、演繹紅色故事、五四表彰、離隊入團儀式等活動;開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致敬,紅色青春”“傳承,綻放青春”“奮斗,逐夢青春”等系列學習黨史、團史主題團課;系統(tǒng)強化共青團員自身教育,引導他們積極投身到生活和學習中;融合“黨團隊一體化——閃亮德育銀行”評價體系,規(guī)范和加強“團隊銜接”,實現(xiàn)“推優(yōu)入團”,全心全意為青少年的成長成才服務。
(三)在主題隊日課堂中構建紅色基因傳承全鏈條
分層遞進、逐步深入、多元創(chuàng)新少先隊員傳承紅色基因是中山市麗景學校少先隊主題隊日活動的原則,旨在打造“黨團隊一體化”紅色課程體系,并真正落實“四史教育”,通過夯實紅色德育、紅色學科、紅色信念、紅色研學課程、校外主題實踐活動等,筑牢思想根基,探尋“紅色”味道,厚植人文底蘊,真正促進少先隊員紅色教育拓展延伸,進一步提高黨團隊一體化的實施質(zhì)量。
與此同時,學校少先隊大隊部還在校外成立了“少先隊校外研學實踐基地”,少先隊員在研學中追尋紅色足跡,品味紅色文化,感受革命光榮歷史與革命情懷。
二、設立共青團全階段貫通的培養(yǎng)路徑
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是黨領導共青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重要工作創(chuàng)新,是共青團工作的重要品牌。學校自成立志愿者服務隊以來,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如走進社區(qū),開展“振興鄉(xiāng)村,美化人居環(huán)境”志愿活動;走進特殊學校,扶殘助殘,愛心捐贈。
志愿服務推優(yōu)入團制度也彌補了少先隊與共青團之間的過渡空白地帶,更好地引導初中少先隊員熱愛少先隊、向往共青團,帶動初中團隊工作全面活躍,更好地對青少年進行激勵與教育,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設立“紅領巾爭章”激勵機制評價風向標
近年來,在學校黨支部的領導下,遵循“循序漸進,以人為本,因人而異,螺旋上升”的結構及原則,中山市麗景學校開展紅領巾爭章活動。
根據(jù)爭章制度實施指導意見,采取“普及基礎章+進階加星”和“市級標準+校級特色”雙軌爭章方式,面向全體少先隊員開展爭章推優(yōu)入團工作。以少先隊紅領巾組織類獎章爭章活動為核心,少先隊儀式教育為載體,中隊為基本單位,每名少先隊員的行為規(guī)范、綜合實踐、社團活動、閃亮大舞臺、閃亮代言人大賽等為創(chuàng)新爭章活動內(nèi)容,整體規(guī)劃有創(chuàng)新,活動開展多樣性。
四、“閃亮德育銀行”激發(fā)黨團隊一體化
黨團隊一體化構建下“閃亮德育銀行”以“三向延伸、三向滲透”模式,推動黨員、團員、隊員的發(fā)展。
(一)發(fā)揮“閃亮德育銀行”在黨團隊一體化的導向作用
“閃亮德育銀行”是貫穿于教育過程、活動過程、實踐過程的階段性評價,充分體現(xiàn)“入隊激勵、獎章激勵、榮譽激勵、實踐激勵、推優(yōu)激勵、入團激勵、崗位激勵、入黨激勵”。例如,“閃亮德育銀行”首先從“推優(yōu)入黨”推行“積分”機制,把牢發(fā)展黨員“入關口”;落實了“一人一卡”德育量化存折、“一事一記”規(guī)范考評、“一步一身”靠實責任;以具體分數(shù)量化團員到入黨申請人、再到入黨積極分子的能力和表現(xiàn),把好“入口關”,倒逼團員在入黨前打牢思想基礎。
(二)“閃亮德育銀行”激活共青團、少先隊內(nèi)生動力
“閃亮德育銀行”作為黨團隊一體化的載體,充分發(fā)揮“頭雁作用”,讓團徽在胸前更閃亮、讓胸前的紅領巾更鮮艷。通過以黨引領,以團示范,帶動少先隊開展閃亮科體藝節(jié)、閃亮團校、閃亮中隊、閃亮大舞臺、未來領袖營、閃亮研學、閃亮社團、閃亮勞育等十個特色評比活動,評價標準設置包括黨員、團員、隊員的“三自五育九素養(yǎng)”等,設置了“閃亮幣”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的獎勵分值,通過“閃亮德育銀行存折”進行儲存、兌換、表彰、獎勵等,并將此存折作為“推優(yōu)入團、推優(yōu)入隊”的考核標準。
“閃亮德育銀行”還建立了黨團隊銜接的階梯式培養(yǎng)機制,以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根本目標,層層倒推,以入黨的標準發(fā)展團員,以入團的標準培養(yǎng)隊員。
(三)以“閃亮德育銀行”為載體促進黨團隊一體化提質(zhì)增效
“閃亮德育銀行”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大中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對黨、團、隊員政治激勵給“定力”、情感激勵給“引力”,物質(zhì)激勵給“活力”,激發(fā)“正向發(fā)力”效應。從實施層面來看,“閃亮德育銀行”緊緊把握、依靠育人的關鍵要素和力量,形成了同心同向的一體化育人目標,促使黨、團、隊縱向銜接實現(xiàn)從理念到實踐再到新理念和新實踐的良性循環(huán)。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