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鷗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0月12日視察潮州古城時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是嶺南文化的重要支脈,以潮繡、潮雕、潮瓷、潮劇、潮塑和工夫茶、潮州菜等為代表的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這高度凝練了潮州文化的精髓,充分肯定了潮州文化在嶺南文化乃至中華文化體系中的地位,展示出潮州獨有的文化魅力。這種文化魅力是地域文化特質的體現,也為潮州地區學校的德育管理提供新啟發。筆者所在的學校潮州市潮安區寶山中學是由愛國實業家、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創會主席陳偉南先生獨資捐建的一所區直屬完全中學。在教育工作中,我們努力將潮州文化精神輸入到學校德育管理的方方面面。
一、弘揚潮商團結精神,開展素質拓展活動
潮商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離不開攻難克艱、頑強拼搏的斗志,更需要抱團生存、合作共贏的經商智慧。“團結就是力量”是對潮商優秀傳統文化的詮釋,是潮州寶貴的文化財富。
筆者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通過舉辦系列素質拓展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凝聚力,以適應現代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學校目前各種各樣學生社團近30個。每學期,學校均組織開展象棋、籃球、羽毛球、足球等社團競賽,同時舉辦征文、繪畫、書法、攝影等學生社團成果作品展,這些不僅能夠舒緩學生的學業壓力,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團結合力,強化共同體意識。同時,還積極深挖“潮文化”的育人功用,組建了舞龍舞獅、二十四節令鼓、大吳泥塑等具有濃濃“潮味”的學生社團,讓學生在社團中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二、弘揚潮商精細文化,打造特色班級文化
潮商以“精打細算”名揚天下。精細,即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潮商精細的文化基因,為學校班級管理提供智慧啟迪。
班級要積極打造精細文化,把精細落實到每一處管理環節、精準到每個學生,融入到班級每一項管理工作中,這樣才能營造秩序井然、溫馨舒適的班級文化環境,讓每個學生感受到班級的人文關懷,增強班級認同感、自豪感,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首先,以班級為主陣地,立足整體,根據班集體的特點精心設計班級潮文化主題,打造專屬班級文化,利用宣傳欄、公布欄對本班文化主題進行宣傳、展示。
其次,要加強班級制度建設,充分發揚民主,與學生共同制定班級規章制度,確定班級管理目標。更要細化班級管理制度,如衛生管理、紀律管理、學習管理、獎懲管理等,促進班級管理精細化、制度化、規范化。
最后,以行為文化為支撐,制定制度的目的在于執行,學生是班級的主體,是制度的執行者,班主任要引導學生規范自身行為,自覺遵守班規,積極參與班級建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班級建設中,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布置班級圖書角、美化教室環境、設計學習園地、組織班級活動、組建學習互助小組等,形成良好的文化自覺。
三、弘揚潮商優良家風,實行愛的教育
潮商傳統家風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浸透著優良的傳統美德,體現為愛國愛鄉、尊老愛幼、愛人愛物等方面的內容。由于我校是鄉鎮中學,學生的生源與大城市相比,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因此,學校教育定位不僅是提升智育,更重要是將傳統潮商優良家風融入學校管理,以愛治校,使學生保持一份純真與善良,以更好地為社會培育真、善、美的人才。
我們通過整合和借助潮商豐富的家風資源,大力弘揚潮商優良家風,圍繞“愛的教育”大力開展特色主題教育活動。
首先,作為學校管理者,筆者定期為全校教師做師德師風專題講座,結合自身從教的經歷體會,著重強調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因自己的權威地位而對學生施以控制,要學會主動關心,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要學會肯定表揚,幫助學生建立信心,以寬容的心善待每一個學生,用愛心點亮學生的成長之路。
其次,在全校積極推行“全員德育——學生成長導師制”。為此,學校成立了“全員德育——學生成長導師制”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對活動的管理和工作指導,通過教師結對學生幫扶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生活、身心等全方位予以關注,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在學校、家長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逐漸構筑起了學校—家長—班主任(教師)“網格化”的學校德育體系,讓愛貫穿整個德育鏈條。
第三,積極組織開展校園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共青團員、學生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組織學生志愿者清除學校及學校周邊存在的衛生死角或參加其它力所能及有意義的活動,引導學生踐行志愿者服務精神,傳遞愛的力量。
四、弘揚潮僑奉獻精神,大力推行感恩教育
在潮汕地區,有不少潮僑秉承艱苦奮斗、誠實守信的精神,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他們雖然身在海外,但始終關心國家發展,以奉獻、感恩之心回報祖國和人民,得到了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贊譽。
在德育管理中,學校要積極弘揚潮僑努力拼搏、甘于奉獻、感恩祖國和家鄉的文化精神,大力推行感恩教育。我們充分利用校本文化資源,每學期都舉辦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動。
以“弘揚偉南精神,倡導僑商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為例,舉辦的活動有。
一是開展主題班會。深入學習陳偉南先生先進事跡,深刻理解陳偉南先生“事業成功在于努力,人生價值在于奉獻”的人生座右銘,倡導知恩感恩的潮僑文化,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集體觀念。
二是設立班級圖書角,開展讀書分享會。學校圖書館統一配送陳偉南先生事跡、感恩教育等相關讀物,在圖書角上方張貼主題標語,班主任組織學生閱讀《陳偉南的文化情結》等書籍,撰寫學習心得體會,適時開展讀書分享會,引導學生全面了解陳偉南先生熾烈的家國情懷,共同營造感恩、書香、文明、和諧的校園人文氛圍。
三是參觀陳偉南文化館。通過組織學生觀看館中的文字、圖片、實物、檔案等內容,全面了解陳偉南先生個人的榮勛和業績,激發學生愛國愛家愛校情懷,活動取得較好成效。
將潮州文化融入中學德育管理是新時代全面提升中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以“德”促行,培養農村中學生真、善、美的人格的重要思路,有著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2022年度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潮州文化融入中學學校德育管理研究》(課題編號:2022ZQJK124)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