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林輝
“雙減”政策的出臺,其目的是為了給學生減負。從源頭上遏制不良社會現象的發生,從而有效地促進教育公平。這是國家為了推動教育改革、教育現代化長遠規劃發展的一大有力舉措。自2021年7月 24日發布“雙減”政策以來,全國各學校積極響應。“雙減”是一場必需要打響、打贏的教育攻堅戰。沒有任何一間學校、一名教師可以置身事外。減負增效,勢在必行。
一、正確認識“雙減”,推進政策落實
“雙減”新政向我們的教育提出了三個新要求:管控作業、提升課后服務水平、規范校外培訓行為。力求以這三個核心政策落實減負增效的目標。除規范校外培訓行為以外,管控作業、提升課后服務水平這兩點的落實都需要校方與教師的共同努力。管控作業需要校方牽頭,站在全局的角度,制定相關措施。根據年級的不同,全面減少作業總量和時長。做到差異化、個性化作業布置,拋棄過去的題海戰術,追求教學的高效與質量。教師也應該擔起相關責任,提供多元化的培養方案,提升自身的課后服務水平。學校應用內容翔實、豐富有趣的課后活動推動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們在玩樂之中學。學校定期組織開展教研活動或“雙減”經驗交流會等,幫助教師們讀懂政策,推進政策的落實。
二、深入探究現狀,解決“頑固”問題
1.開展任務化的課堂教學。為了增加“雙減”背景下英語課堂的活力,需要將學生放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為了推進學生的學習,教師可以以任務為驅動,開展任務化教學。翻開教材,我們會發現,每個單元的開頭都有著對話引入。教師可以根據對話的內容去設計任務型學習。為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任務,鼓勵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小組學習等多種方式,完成相應的任務。引導學生根據此單元的教學目標和單元主線進行深入學習,有目的性地進行探究,從而實現課堂增效的效果。教師應該利用好任務化教學的模式,深挖教材內容,設定正確且合理的單元學習任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學習,教師在旁發揮引導的作用,根據班級教學實 際進行進度把握,調整活動方向。在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 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的學習中,我們開展了一次任務化學習。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去閱讀本課中所提到的幾個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學習模仿2a中有關愚公移山這一故事的講述方法,對人物的精神進行評價。最后再引導學生完成本課任務,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所了解的中國古代故事,如“后羿射箭”“嫦娥奔月”等等,并根據自己的想法加以評價。這樣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學習的方式,是學生未曾接觸過的。學生真正地成為了課堂的主體。
2.落實課后教學的延伸。以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 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課后補充活動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羅馬假日》《泰坦尼克號》等世界聞名的英文影片。讓學生觀看其中的片段。在觀賞結束后,為學生布置相關的小組活動。說一說,自己曾經去過的地方以及小組討論后整個小組都想要去的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那里的人文古跡、自然風光。學生在活動中會自然地使用課堂上所學的“went to the beach”等詞組與句式。在有趣的活動中增進其對于知識的掌握。
3.布置分層作業。以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 Unit3 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的分層作業布置為例。教師將作業分成 A、B、C 三層。A類作業為靈活使用課文中的句式,進行例句練習,寫出介紹自己性格、外貌的小短文,并積累更多像“tall and short”這樣英文中的反義詞。B類作業為熟記課文中的例句,能夠流利的使用例句與伙伴交流,熟悉課文中的錄音,模仿音頻中的語音語調。C類作業更為重視基礎,鼓勵學生使用抄寫的辦法將本課中所學的單詞、句式熟記。進行音頻跟讀,熟悉語音語調,形成記憶。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安排分層作業,用這樣的方式,將因材施教的理念落于實處,為學生減負。
三、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以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的教學為例。教師以生活化的話題作為引入:“同學們,平時你在家會做家務嗎?”學生們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隨后,教師播放了英文小短片,讓學生看看國外的親子關系是怎樣的。在完成聽力練習之后,教師安排學生進行了2d對話的角色扮演活動,并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狀況進行相應的改寫。很快學生的學習熱情就得到了調動,紛紛參與到了課堂活動中來。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對3a的內容進行小組學習。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將減負增效落于實踐。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