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雪琴
當下,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如何聚焦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讓學生有持續發展的動力和能力,從而有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一、提升思維品質的重要性
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學生在理解、分析、比較、推斷、批判、評價、創造等方面的層次和水平。思維品質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提升思維品質就是能夠在語言學習中發展思維,在思維發展中推進語言學習;初步從多角度觀察和認識世界、看待事物,有理有據、有條理地表達觀點;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使思維體現一定的敏捷性、靈活性、創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
《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要達到在語言學習中發展思維,在思維發展中推進語言學習的目標。從中可以看出思維品質的提升與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一樣,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提升思維品質的課后活動設計案例
下面我以滬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5 visiting the moon一課課后活動設計為例,探索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途徑。本節閱讀課是一篇日記,記述了Jerry 即將隨一群宇航員赴月球旅行的事,文章中還提及月球的一些知識和Jerry 對將在月球發生的事情進行的遐想。本節課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能正確理解文本的基礎上,了解中國人的航天夢,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索精神。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三個課后活動,旨在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1.活動一:以觀談感,發展邏輯思維。視頻教學是一種很好的課堂輔助教學手段,能幫助學生直觀地建構英語思維,提升英語思維品質。因此筆者設計了學生觀看中國航天發展歷程視頻并談談他們的觀后感的活動。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激發了學生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索精神,同時也讓學生明白當今領先國際的航天事業是我國幾代航天人默默奉獻的成果。我們要學習中國航天人的艱苦奮斗、勇于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在活動設計的引導下,學生說出“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加深了愛國主義精神和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2.活動二:借模仿配音,激發辯證思維。英語配音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讀后活動。學生跟著導彈之父錢學森與他的導師馮·卡門的兩段對話視頻一句一句地模仿朗讀,然后過渡為配音活動。配音中,學生們儼然成了熱血報效祖國的錢學森,培養了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設計意圖】電影中的臺詞如 “In my country, I can do anything.”(在我的祖國 我做什么都行.),又如“I have already decided that I would use all the knowledge l gained in the U.S.to contribute to my motherland.Nothing will change my mind.”(學成必歸報效祖國。誰也不能阻擋我。)都很好地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學生通過觀看,朗讀和配音模仿,慢慢地把這種愛國主義情懷留痕在腦里,再植入他們的心里從而培養學生們的民族自信心。
這個活動設計能讓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和認識世界,并通過理解、分析、比較、推斷、批判和評價辯證地看待事務。讓學生認識到留學本身并不是一件壞事,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的有識之士外出留學,為的就是學成歸國,報效祖國,我們作為新一代的中國青少年可以效仿這些有識之士的愛國之舉,為建設更加美好的祖國而努力,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辯證思維。
3.活動三:以寫促思,激發創新思維。讀后續寫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一種很好的激活和提升思維品質的訓練。這個活動中筆者讓學生以第一人稱身份續寫可能在月球旅程的奇遇。
英語學科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閱讀課教學也一樣。閱讀課不僅是學習語言知識的重要載體,而且是拓展國際視野、培養跨文化意識和提升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而“閱讀課課后活動”作為閱讀課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促進學生的思維品質的提升和培養有著巨大的作用。因此閱讀課課后活動要著眼于有利于學生思維品質培養活動的設計,從而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最終達到讓閱讀教學成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主陣地的目標。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