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雁

【摘? 要】《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教師需引導學生掌握歷史概念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才能促進其全面準確地闡述歷史發展的規律,并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對歷史現象、歷史事物的本質等進行分析,從而才能全面提升其歷史核心素養能力,然而,從我國當前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現狀來看,不少教師并未認清“核心概念”教學的重要性,也未采取有效手段揭示教學內容相關核心概念內涵,從而導致學生難以深刻理解和掌握核心概念相關的歷史事件價值,進而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先闡述了核心概念定義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高中歷史課堂強化“核心概念”教學的重要性,最后,總結了幾點高中歷史課堂強化“核心概念”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歷史;核心概念;教學
許多學者認為,高中歷史教學的命脈是歷史核心概念,由于歷史核心概念不僅僅是歷史課程的一個重要載體,同時其也是歷史教學的核心任務,只有不斷強化“核心概念”教學,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的階段特征和歷史知識的內在本質,也能促進其將零散的歷史概念、歷史知識和歷史現象等進行有機整合,構建一個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從而才能全面提高其歷史學習效果和促進其歷史核心素養能力發展,相應地也能提高歷史教學質量。但是,當前大部分高中歷史教師并未認清什么是歷史核心概念,也不了解“核心概念”教學的重要性,從而未能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開展“核心概念”教學,基于此,本文探究了高中歷史課堂強化“核心概念”教學的相關問題。
一、核心概念的定義及特征
從不同的視角來看,核心概念的定義有一定的差別,例如劉炳瑛從哲學的觀點來看,它是從感性的理解中,核心概念是從感性的形象和不同的屬性中概括出共同的性質,從而形成共同的理解,林恩·埃里克森從教學論角度指出,核心概念是基于事實基礎上抽象出來的概念,該種概念不同于一般的知識概念,具有層次深、可遷移等特點。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朱漢國在《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解讀》中指出,歷史學科核心概念指的是在引導學生掌握具體歷史史實的基礎上,從而指導他們以抽象概括歷史的相關概念為基礎,從而形成對歷史史實的基本理解。通過對核心概念的定義,本文認為,建立歷史學科的核心概念網絡,既可以為學生提供抽象概括歷史的發展實習,還能促進其更深一步認識歷史價值,其具有地位中心性、邏輯關聯性、形式結構性、內容時空性、理解抽象性等特征,只有準確把握高中歷史核心概念的特征,才能促進教師找到吻合高中歷史教學內置規律、契合歷史學科本質及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核心概念教學策略。
(一)邏輯關聯性
在高中歷史學科概念體系中不存在單個孤立的歷史概念,每一個歷史概念和其他相關概念之間必然存在橫向互動關聯、種屬關聯、因果關聯等邏輯關聯性,如鴉片戰爭的失敗促進了清朝部分有志之士意欲圖強,如馮桂芬主張“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魏源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恭親王奕訢會同桂良、文祥推行了一項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再如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的恥辱震撼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促進其學習西方國家的一些制度而興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因此,在鴉片戰爭與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維新變法運動中,存在著一個緊密的因果聯系。
(二)形式結構性
歷史核心概念主要由概念名稱、概念歷史內涵和外延三部分組成,其中,概念名稱指的是概念稱呼或表面所體現出的符號,概念歷史內涵指的是概念中所涵蓋的歷史現象、歷史人物或事件內在、根本的涵義和屬性,概念歷史外延指的是歷史現象、歷史人物或事件所產生的過程、范圍等,如以太平天國運動這個歷史概念為例,這個歷史概念內涵為清末農民階級為推翻封建統治的農民起義運動,這個概念的歷史外延包括它既是單純的農民戰爭,又帶有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二、高中歷史課堂強化“核心概念”教學的策略
通過剖析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解析歷史核心概念的特征,筆者認為,高中歷史課堂強化“核心概念”教學可采取以下幾種策略:
(一)以原有知識為基礎消解核心概念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并非教師的單向灌輸,而是學生理解原來的知識基礎后,消解新知識的建構過程。并且,從歷史核心概念特征可以看出,歷史核心概念存在邏輯關聯性特征,也即相關歷史概念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因此,為強化高中歷史課堂“核心概念”教學,在教學前,教師需全面分析和了解學生原有的概念知識基礎,然后,引導其針對性地應用合并、歸并、遷移、嫁接等技術手法將原有概念認知對接到新概念體系中,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良好地鞏固原有概念認知,還能促進其在對接新舊概念知識過程中獲得更深刻、更廣泛的歷史概念認識。例如,在《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這一課教學過程中,在講授“郡國并行度”這一新概念時,教師就可引導學生回顧前面所學“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中的中央集權制度,通過回顧學生可知,秦朝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后仍存在君權和相權矛盾、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矛盾,為此,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和建立郡國并行度,加強中央集權,通過引導學生以原有知識為基礎消解核心概念,不僅能促進其快速消化和吸收新的核心概念,還能促進其形成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
(二)以人物故事為支點簡化核心概念
歷史核心概念具有理解抽象性特點,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單純采用口頭宣教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會導致學生感知核心概念無法理解,長此以往,也會削弱其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因此,就需要教師從高中生的年齡、心理特征、認知水平等出發,探索其感興趣且易于理解的方式進行核心概念教學。由于高中歷史教材中含有豐富的歷史現象、歷史人物或事件,而不少歷史人物故事又存在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等特點,從而能有效契合高中生的思維習慣和心理特征,基于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人物故事為支點簡化核心概念,例如,在《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這一課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廠衛特務機構”這個概念,在講解這個概念前,教師可以“錢宰作詩”這個人物故事來引出概念,“錢宰在朝中修訂禮樂之書多年,日夜思念恬靜安逸的田園生活,故多次上書請賜告老還鄉。朱元璋念他學識淵博,修訂謹密,不愿讓他離去,故遲遲不予批準。有一天早朝時,錢宰情不自禁地隨口吟誦了一首詩,句為: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遂得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不想有人將錢宰作詩之事告給了朱元璋。第二天,在文華殿宴會結束時,朱元璋叫住錢宰,笑著說:“你昨天作了首詩挺有意思,但我什么時候嫌過上朝遲呢?你應該把‘午門朝見尚嫌遲’改為‘午門朝見尚憂遲’。不知愛卿意下如何?”錢宰見朱元璋并未生氣,忙說:“皇上圣明!”朱元璋知錢宰思歸日久,慮及他的確年事已高,便說:“看在此詩份上,準你回家,你從此可放心睡好覺了。”聽完這個故事,學生可能會疑惑,錢宰在自己家作詩,為什么朱元璋第二天就知道了?在學生困惑之時,學生就可引出“廠衛特務機構”這個概念,告知其是明朝內廷的偵察機構,這一樣來,學生就能深刻地理解這一機構概念。
(三)以可視化工具為支援化解核心概念
可視化工具能夠將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圖表化、直觀化和形象化,也能將單一的文字描述轉化為直觀的圖形,從而便于學生理解文字概念和知識,因此,為強化高中歷史課堂“核心概念”教學,教師也可以可視化工具為支援化解核心概念,例如,在《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在這一課教學過程中,這一課涉及了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宗法制等多個精深艱澀的歷史概念,若教師直接給學生講述這些概念,不僅會導致學生難以理解,且會導致其感知相關概念知識枯燥無味,對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示意圖,如圖1所示進行教學,這樣能有效幫助學生理清夏商政治制度和西周政治制度的區別,并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等概念內涵及特點。
(四)以生活經歷為支撐破解核心概念
相關研究指出,所有的歷史核心概念均源自于實際生活,因此,歷史核心概念教學需從學生身邊的事實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強化學生對歷史核心概念的理解力,還能增強其對歷史的感受力,從而才能真正發揮歷史學科教學的深化學生思想、使其認清我國歷史發展史和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使命等作用。例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這一課教學過程中,針對“崛起”這一核心概念,教師可先引入周恩來“為中華民族崛起而讀書”的故事,然后,引導學生圍繞自身現在的生活、理想、目標等談談為什么要讀書,有的學生會說想要改變自己家庭現在的生活條件而努力讀書,有的學生會給自己設置了考一個好的大學的目標,為達到這個目標而不斷努力學習等,通過這樣解讀這個核心概念,不僅能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崛起”這一核心概念的內涵和培養其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道德情操,并從這一核心概念出發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實。
三、結束語
歷史核心概念是高中歷史教學的命脈,因為歷史學科核心概念所構建的概念網絡不僅能幫助學生抽象概括史實和促進其更好地理解核心概念相關的歷史事件價值,還能促進其更深一步認識歷史價值。另外,還能促進其形成完整的歷史知識脈絡,但是,要在高中歷史課堂強化“核心概念”教學并非易事,需要教師全面把握歷史核心概念所具有的地位中心性、邏輯關聯性、形式結構性、內容時空性、理解抽象性等五項特征,并以學生的心理特征為基礎,探索相關的教學策略,如以原有知識為基礎消解核心概念、以人物故事為支點簡化核心概念、以可視化工具為支援化解核心概念、以生活經歷為支撐破解核心概念等,利用這些策略,不僅能將抽象和難以理解的歷史核心概念簡單化、直觀化和形象化,從而便于學生理解,還能促進學生更好地認清歷史核心概念之間的邏輯關聯性,并根據這種邏輯關聯性對前后核心概念和相關知識點進行有機聯系,從而能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葉玉潔.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歷史概念教學策略思考[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1(18):7-9.
[2]李鳳.歷史概念在高中思想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考,2021(24):51-52.
[3]周朝陽.高中歷史統編教材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思路[J].中學歷史教學,2021(8):11-13.
[4]嚴立明.高中歷史核心概念的特性及教學策略——以《中外歷史綱要》教學為中心[J].中學歷史教學,2021(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