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娟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很多老師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當中僅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這在小學數學教育活動當中沒能夠幫他們建立全面的認知框架,對他們學習有著消極的作用。因此,文章中首先介紹了結構化思維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教學的重要性,然后研究了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的結構化課堂教學所面臨的挑戰,最后提出了結構化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知識體系;結構化;應用能力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思維及智力還處于發展的階段,因此學習數學知識相對比較困難。小學數學中的知識很多都有著串聯的作用,所以需要幫助學生構建結構化思維。教學中將相關的知識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在大腦中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對學生的學習及成長也會起到促進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及應用能力,這樣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也會隨之提升。
一、結構化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習的意義
小學數學由于年級的不同教學的內容也不同,對于小學生而言,很多人的數學思維還沒有形成,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遇到一些困難。很多數學知識在小學數學中都是有一定的關聯性的,但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串聯能力有限,雖然學習了數學知識,但是在腦海中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就造成了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不到位。同時對知識的應用情況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不能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活學活用。所以小學數學老師在進行數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結構,以結構化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小學數學知識是由淺入深的,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增加,數學知識的難度也隨著增加,且很多知識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學生的結構化思維相對比較弱,自己是沒有辦法將知識串聯起來的。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會讓小學數學知識變得零散化。老師對學生采用結構化的教學,就可以將這些零散化的知識進行整合,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會更加深入,整體的教學質量也會逐步提升。通過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起結構化思維,這樣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就可以將知識進行串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結構化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一)老師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很多數學老師認為小學數學知識是非常簡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教學。在教學過程當中僅僅以自己的視角來對數學知識進行定義,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充分考慮數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在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對結構化教學方式的重視程度不夠,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來開展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因此就導致了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學生數學知識的關聯存在不足的情況,同時學生還不能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應用。
(二)老師的教學能力不足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現階段的教育需求,但很多小學數學老師的教學能力依舊沒有改變,沒有利用自己的空余時間進行學習。同時學校對老師的培訓相對比較少,這樣就導致了老師的教學能力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老師對結構化教學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并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采用的方式非常單一,同時老師的教學理念也沒有緊跟時代的潮流。
(三)結構化教學的設計存在不足
有一些數學老師在教學當中,雖然將一些知識進行結構化教學,但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當中仍存在不足的情況。數學老師僅僅考慮到如何將不同的數學知識進行結構化教學。把知識和教學進行聯系,并沒有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數學知識所包含的內容相對較多,其中一些屬于算數型知識,還有一些是幾何型知識,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理解程度都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因此采用一視同仁的教學方法,就會讓一些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能夠得到滿足。這樣就造成了教學中雖然使用了結構化教學方式,但是數學的教學效果不好,設計的教學不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的教學設計是對學生起不到好的教學作用的。
三、結構化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一)小學數學結構化的教學設計方法
在小學數學教育課程當中,為了提升數學的質量,也就是要針對內容以及學生的狀況做出合理的課程設置,這樣才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及質量。小學數學所包含的數學知識相對比較廣,因此在進行數學知識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充分考慮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最主要的就是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的內容、方法的選擇。這樣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也會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設定好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情況以及學生的基礎知識,給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這樣學生比較容易完成,在學習完成以后,對學生取得的教學目標進行評價。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學生不斷地進行評估,這樣能夠知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給學生制定一個好的學習計劃。以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分數的初步認識(一)》這一課教學為例,在教學過程當中,首先要讓學生對分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并讓學生掌握分數的組成。這節課知識講解完以后,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根據學生對分數掌握的情況,給學生設置下一個分數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對于基礎知識相對比較差的學生,就是要給他們設置簡單的學習任務,這樣學生可以輕松完成。對于基礎知識掌握相對比較好的學生,就需要給他們設置有一定挑戰性的任務。這樣的教學方式就可以讓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這也保證了教學的合理性,針對分數知識給學生設置結構化的教學,讓學生從掌握分數的基本構成,逐步學習分數的運算規則等。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學生設置科學的教學目標,這樣學生在學習分數的過程當中,在腦海里就形成了知識體系。采用這樣的方式也會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學生也能夠有效應用這些知識。
(二)串聯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整體觀念
在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當中,很多數學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是循序漸進,逐步加深的。每一節數學知識的學習都是為日后的數學知識學習做準備,同時很多數學知識都是有關聯性的,層次分明。但是很多小學生的知識串聯能力相對比較弱,他們不能夠自主對知識進行串聯,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是非常有限的。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也沒有完全形成,對學生的學習及知識關聯能力也是一種考驗。以四年級數學下冊蘇教版《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一課教學為例,在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掌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構成,為了能夠讓學生對這三種圖形進行深入了解,就需要幫助學生將這些不同的知識進行對比。在學習過程中,由于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之間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學生非常容易將這些知識弄混。所以就需要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這樣,學生才能夠有效避免知識混淆的情況發生。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并找出它們之間存在的區別,在教學中就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分析。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找出三角形、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將這三種圖形進行對比,就可以有效找出它們之間存在哪些區別,這樣學生就可以有效分辨出這三種圖形,對于三種圖形的知識掌握情況也會有所提升。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對圖形知識在腦海中形成知識體系,掌握圖形的構成特點。將圖形之間的知識進行串聯,這樣學生就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助于學生學習后邊的圖形知識。
(三)采用實踐方式進行結構化教學
說一千遍,不如行動一遍,所以在小學數學知識教學活動當中不但要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初步的認識,而且必須采用實踐的方法幫助他們了解數學知識的實質。通過實踐的方式讓學生構建起知識體系,形成自主的結構化思維。只有讓學生掌握結構化思維才能夠將數學知識進行前后的串聯,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所以在教學中老師要合理采用實踐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結構化思維,這樣對學生的成長及學習也會起到促進的作用。以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課教學為例,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先要讓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結構,從而了解有關的知識。這樣學生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初步的認識后,就可以采用實踐的方式進行結構化教學。老師可以讓學生事先準備相關的材料,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實踐,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在小組里動手制作長方形和正方形。然后讓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制作過程以及特點進行總結。針對學生自己總結出來的特點,讓學生對比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存在的區別及相同的地方,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慢慢養成結構化的思維。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思維能力,采用實踐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有所增加,同時學生動手能力也會隨之提升,讓學生掌握結構化思維對學生的成長及學習也會起到促進的作用。
(四)重視知識的循環,幫助學生建立認知結構
數學這門學科隨著知識的增多就會增加難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由于知識學習的多面臨的問題也逐步增多,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同時學習的知識復雜程度也會逐漸提升,因此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反復練習,增強他們對知識點的熟悉度,訓練他們的數理邏輯思維,幫助他們建立起整體的認知結構,如此才可以合理把數學知識加以運用。以五年級數學下冊蘇教版《圓》這一課教學為例,我是在這節課知識講解之前,讓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習的各種圖形以及圖形的特點。其中可以包括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在進行相關知識學習的過程當中,就可以聯系之前所學習到的知識,讓學生進行回顧,并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循環學習。然后再將這節課所學習到的圓與之前學習到的圖形進行對比,總結出圓和其他圖形之間的區別。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數學是相對比較難的,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相對有限,因此老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教學。不能站在成人的立場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教學,這樣才能夠收到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幫助學生建立結構化思維才能夠讓學生將相關知識進行串聯。引導學生將所學過的知識進行知識體系構建,這樣對學生的學習會起到促進的作用。這樣對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張佳.基于結構化教學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0.
[2]唐源.基于思維可視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1.
[3]陸世奇.基于單元知識結構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案例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4]尹靜.基于資源的主題教學模式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D].開封:河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