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蓉

5天學習,有名師授課、有典型交流,有互動研討、有思想碰撞,讓我們收獲滿滿、意猶未盡!
我們村處于三峽生態屏障核心區。還記得,2018 年 4 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許家沖村,叮囑我們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村里最寶貴的財富。培訓班上,貴州省化屋村、浙江省下姜村守住綠水青山,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經驗讓我感同身受,種田就是種風景,只有生態美起來,村里38家民宿才能旺起來,茶葉等農產品才會火起來,鄉親們的日子才會跟著好起來。作為“長江大保護”的立規之地,我們將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優化村莊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把黨支部建在綠色發展一線,組建各類黨員護水隊、護林隊,加快生活垃圾閃蒸礦化處理項目施工進度,實現生活污水零排放,垃圾就地處理不出村,端穩生態“綠飯碗”。
29 年前,來自3個村的1000 多名村民為支援三峽建設,一起移民搬遷到許家沖。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我們,要齊心協力把新家園建設得更美好。多年來,我們帶領群眾一塊苦、一塊干,努力把“瓣瓣不同”變成“瓣瓣同心”。河南省西辛莊村李連成書記說“要以吃虧精神把群眾緊緊凝聚在一起”,我不由想起了我們的老書記望作戰,他為了大家庭的建設殫精竭慮,創新“村規民約”“共富合約”,讓黨員帶頭干、走在前,群眾跟著學、主動做?,F在,接過美好家園建設的接力棒,我將以老書記為榜樣,繼續發揚舍己為公、萬眾一心的三峽移民精神,運用“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創新“點子群眾出、方案集體定、材料就地取、用工本地找”的群眾參與模式,組織群眾獻計獻策、投工投勞、認領認管,建立積分榜、光榮榜和公示榜等激勵機制,把“利益共同體”變成“命運共同體”,把眾口難調變成眾望所歸,把“你和我”變成“我們”。
習近平總書記叮囑我們,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等不來,也送不來。培訓班上,中組部副部長、國家公務員局局長徐啟方提出了做好“五種人”的要求,對我們如何當好新時代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勁。當好村支書,沒有點艱苦奮斗的精氣神肯定是不行的。面對千家萬戶、千頭萬緒和千難萬難,我將學習重慶下莊村毛相林書記敢向絕壁要“天路”的“愚公”精神,學習山東省代村王傳喜書記知重負重、勇往直前的實干精神,秉承楚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精神,團結帶領“兩委”班子和全村75名黨員,拿出“一個汗珠子摔八瓣”的拼勁,把各方面人才聚起來,推動旅游、電商、刺繡等產業強起來,讓千余名群眾一個不落富起來。
最后,我特別想說:長江水甜,共產黨好,總書記親!三峽壩頭庫首第一村——許家沖,歡迎您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