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雯 鄢濤 熊辯
跨越山海、飛躍天塹。
在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上,橋梁建設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新時代中國偉大變革的新征程上,“中國橋梁”是閃耀全世界的名片。
作為世界上設計、建造橋梁最多的企業,一代代建橋人從武漢出發,由內河走向海洋,從國內走向世界,在全世界建造了4000余座大橋。在全國范圍內,中鐵大橋局長江大橋參建率達88%,跨海大橋參建率達78%,大型公鐵兩用大橋參建率為100%,在多項建橋技術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是橋梁建設行業的領軍企業。
在非凡的奮斗歷程中,中鐵大橋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傳承紅色基因,提煉出彰顯自身特點的黨建品牌——橋頭堡·黨建。
橋——
因橋而生、伴橋而強、以橋為名
在長江湖北段,兩座世界級橋梁工程——燕磯長江大橋、雙柳長江大橋建設正如火如荼。目前,中鐵大橋局同時在建的長江大橋有14座,黃河橋有5座,跨海大橋有6座,創造著一個又一個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跨度公路懸索橋——江蘇張靖皋長江大橋,主跨2300米;世界跨度最大公鐵大橋——浙江甬舟鐵路西堠門跨海大橋,主跨1488米……
回望中鐵大橋局建立之初,建設這樣高水平的橋梁工程簡直無法想象。
1953年4月,中鐵大橋局因修建武漢長江大橋而創立。70年來,從武漢長江大橋,到中國人自主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座特大型公鐵兩用橋梁——南京長江大橋;從中國首座四線公鐵兩用斜拉橋——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到“世界鐵路橋之最”的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從滬蘇通長江大橋,到下層四線鐵路通道、上層六車道高速公路合建橋梁的滬蘇通長江大橋;從國內首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東海大橋,到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大橋局歷屆黨委團結帶領一代又一代大橋人以紅色基因立信仰、增信念、強信心,不斷跨越天塹、超越自我,引領中國現代橋梁科技實現從學習到自強、從追趕到領先的歷史性超越。
在加強黨的建設實踐中,中鐵大橋局探索形成了“123456”工作體系。
“1”是聚焦“黨徽耀彩虹 堡壘筑精品”這一主題構建“大黨建”格局,形成了強黨建的機制保障;“2”是打造兩大品牌活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提供了強黨建的落實抓手;“3”是加強“三基建設”筑牢戰斗堡壘,夯實了強黨建的力量來源;“4”是做到四個融合促進企業發展,發揮了強黨建的推動作用;“5”是覆蓋五個維度確保黨建工作無死角,提升了強黨建的整體效應;“6”是實施“六橋工程”推動具體工作,確保了強黨建的實踐行動。
頭——
守“建橋報國”初心 當建橋排頭兵
黨旗招展,指向黨員沖鋒陷陣的方向。70年來,一代代建橋人堅守“建橋報國”初心和“建橋鋪路、造福人類”使命,弘揚“跨越天塹、超越自我”企業精神,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使每一位黨員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建橋國家隊”,推動新中國橋梁事業發展。
目前,中鐵大橋局共有員工1.28萬名,其中黨員5657名。哪里有險重任務,哪里就有共產黨員迎難而上的身影。
中國“功勛工匠”、大橋局工程試驗工工匠技師、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劉琴梅,始終牢記黨員初心,扎根施工一線20年,先后主持參與了赤大白鐵路、漢宜高鐵、楊泗港長江大橋等12個鐵路、公路項目的試驗檢測工作。她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優化混凝土配合比,積極開展機制砂、超細礦粉等新材料科研課題,節約成本4000余萬元,申報國家專利18項。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大橋局新能源工程指揮部指揮長肖世波,始終牢記入黨初心使命,扎根基層、撲在現場,踐行大國工匠精神,先后主持了瀾滄江大橋、港珠澳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等多座大型橋梁的建設。
像這樣的先鋒黨員在中鐵大橋局數不勝數。
70年來,中鐵大橋局先后培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4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7名,更涌現了大量的勞動模范、革新能手和先進工作者,先后獲國家科學技術獎33項、國內外專利授權1649項。中鐵大橋局一大批黨員青年團隊更是在科技創新工作上發揮了主力軍和生力軍的作用,有力推動了我國橋梁科技的進步。
近年來,中鐵大橋局實施人才興企戰略,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以經營管理人才、職業項目經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國際化人才、黨群工作人才、高技能人才“六支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大力開展企業先進模范人物和集體培育選樹、雙導師帶徒、內部研究生培養等工作,為打造“世界一流建橋國家隊”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堡——
支部建在橋頭 筑牢紅色堡壘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鍛造強大的隊伍。中鐵大橋局始終把黨組織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石,鍛造了這支建橋“紅色”鐵軍。
70年來,中鐵大橋局黨委始終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到項目”的鮮明導向,將支部建在作業隊、建在船上、建在施工一線,打造“紅色隊伍”,黨支部“挑大梁”,黨員“唱主角”。
目前,大橋局共有15個基層黨委、42個黨總支、422個黨支部,這些“紅色堡壘”把黨建優勢有效轉化為企業發展效能,有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引領新中國橋梁事業蓬勃發展。
為了加強支部建設,中鐵大橋局黨委圍繞加強黨的領導、思想政治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品牌文化建設、幸福企業建設六項重點工作,在全局實施“六橋工程”:“紅心橋”即堅持黨的領導和加強黨的建設,強化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連心橋”即加強企業與員工之間共創共享共榮的紐帶,構建企業和外部單位之間互信融洽共贏的關系;“廉潔橋”即從制度、改革、教育、監督和懲處等方面整體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育人橋”即實施人才興企戰略,持續加強“六支人才隊伍”建設,建強企業干部人才隊伍。“文化橋”即大力弘揚開路先鋒文化和天塹通途特色橋文化;“幸福橋”即落實“共創價值、共享成果”理念,建設“幸福企業”。
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敏表示: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中鐵大橋局70年的改革發展實踐證明,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在新的趕考路上,中鐵大橋局將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努力使黨建工作的“軟實力”成為企業發展的“硬支撐”,加快建設“專業突出、創新驅動、管理精益、特色明顯”的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持續擦亮建橋國家隊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