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也是各級黨員干部的一項基本功。圍繞中心謀劃工作,出方案、抓落實,都離不開調查研究。需要我們把調查研究作為有力武器,認真下好“先手棋”。
千難萬難,問計于民就不難。“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用腳步去感受和丈量民意,到車間、到廠礦、到碼頭、到田間、到地頭去,廣泛征求基層意見,認真傾聽群眾呼聲,既聽得進“順耳話”,也聽得見“逆耳言”,從中發現隱性問題、深層原因,這樣才能做到情況明、底數清、數字準,從而找到癥結所在和解決的辦法。
不入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我們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多到困難多、矛盾多的地方去,多到自然條件差、工作基礎差的地方去,多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隨機性調研,力求準確、全面、深透地了解基層情況。只有這樣,才能識得“廬山真面目”,摸上來所需的第一手材料。
調查研究的目的是解決問題,不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去研究背后的“為什么”“怎么辦”。因此,調查研究應本著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去,而不是漫無目的,為調研而調研。調查研究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不能跑跑“經典路線”、看看“優美盆景”。要拿出調查研究的真功夫,通過耳聽眼看、身入心至,努力把真相和全貌搞清楚,把思路和辦法搞對頭,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涉深水者得蛟龍。發揚好調查研究這個優良傳統,在“深入”上下功夫,增強調查研究“腳力”;在“洞察”上下功夫,增強調查研究“眼力”;在“深思”上下功夫,增強調查研究“腦力”;在“深用”上下功夫,增強調查研究的“效力”。如此,我們才能調查到“一手資料”,為基層和群眾排憂解難,真正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