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委組織部課題組
黨建引領作用還需進一步強化?群眾自治體系還需進一步健全?服務保障支撐還需進一步完善?深化農村垸組黨建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應該怎么做
近年來,武穴市堅持問題導向,以農村垸組建設為切入點,組建調研組深入村垸進行調研,掌握實情、查找問題,發現農村垸組存在黨支部建設不規范、普通黨員在村垸治理中的作用發揮不明顯、村民自治體系建設不健全、公共服務要素保障不充分等問題。
為切實解決農村垸組治理存在的上述難點堵點問題,武穴市堅持以“組織架構網格化、垸組支部規范化、垸組建設實用化、治理服務精細化”為抓手,積極探索與研究,出臺《深化農村垸組黨建提升治理效能實施方案》,打通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最后一百米”,健全完善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夯實鄉村振興組織基礎。
主要做法
一、組織架構網格化,在建強治理體系中強化黨的領導。健全縱向到底組織架構。以自然垸組為基本治理單元,構建“鎮黨委—行政村黨支部(總支、黨委)—自然垸黨支部(黨小組)—紅網格—黨員中心戶”的五級黨組織體系,著力推動黨的組織覆蓋縱向到底。全市共建成垸組黨小組1026個,1.4萬戶農村黨員戶包保聯系群眾15.5萬戶。健全橫向到邊自治組織。推廣“兩約三隊”“五會五隊”“兩長五員”等群眾自治實踐,建立志愿服務隊546支,垸場自管隊2688支,注冊志愿者2萬余人,健全群眾自治體系橫向到邊。健全分組連片治理網格。探索村(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兩新組織五方聯動的黨建聯建模式,先后打造余川鎮通天河流域人居環境整治示范帶、梅川鎮永西片區一河兩岸產業園、大法寺鎮環仙姑山“紅網格小空間”治理示范區等一批黨建引領促鄉村治理示范片區。
二、垸組支部規范化,在夯實治理基礎中建強戰斗堡壘?!凹t星之家”強陣地。開展“百村千垸”示范創建,打造高質量“紅星之家”100余個,將理發室、愛心食堂、簽約醫生等服務事項進行整合,推動資源服務平臺下沉。“四雁”培育強隊伍。深入抓好村級黨組織書記、致富帶頭人、后備干部、鄉土專家等各類人員的選育管用。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引進一批優秀青年到村任職。選派駐村第一書記300名、駐村工作隊320支,儲備村級后備干部1170名,夯實村垸治理人才保障。創新實施“金融村官”工程,選派兩批次90名金融村官助力鄉村振興。分類管理強黨員。探索推行黨員“五式”管理,引導農村無職黨員認諾踐諾、開展志愿服務12705件次。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探索實施“星火行動”,摸排流動黨員5880名,吸引50余名流動黨員返鄉創業,32人進入“兩委”班子任職。
三、垸組建設實用化,在提升群眾幸福感中堅持共謀共建?!搬樉氖健备脑?。堅持最小干預維護村莊肌理,以村垸“四小園”建設為突破口,統籌1.8億元資金,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針灸式”改造。各資源整合。推動部門橫向聯動、資源集中整合,32家市直部門結對包保,43支鄉村振興隊伍下沉共建,51支“共同締造”工作隊蹲點指導,住建、農業農村等10余家部門整合項目資源“以獎代補”6000余萬元支持垸組建設工作。微文化潤心。聚焦高價彩禮、薄養厚葬、高額人情禮金等不良社會風氣開展專項整治,建立農村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等事宜報備機制,全市1700個基層黨組織開展移風易俗承諾書簽訂活動。
四、治理服務精細化,在暢通民意渠道中做到民呼我應?!佰右乖挕甭犆褚?。創新推出“垸子夜話”活動,組織黨員群眾傳上情、訪民情、摸實情、問實策化解矛盾糾紛、暢談發展新型集體經濟思路,今年以來累計開展夜話200余場,解決群眾實際問題800余個。領崗諾責踐初心。結合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推動5400名黨員干部下沉村垸參與環境整治、綜合治理等工作12188人次,累計收集問題7259個,解決問題6903個。推行黨員積分管理,依據黨員表現進行積分,作為支部民主評議黨員的主要依據,確??紲士紝崱7展芾睚R參與。探索推行“公共設施群眾管、公共事務自治組織管”機制,引導垸組群眾組建“使用者協會”,加強對設施的日常管理和維修養護。持續推動資源服務平臺下沉基層,建立以12個鎮級幫辦代辦為中心、336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次中心、2721個垸場為點的幫辦代辦體系,“零距離”服務群眾。
主要問題和幾點建議
武穴市深化農村垸組黨建提升治理效能,打通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最后一百米”,取得明顯成效,但也存在著黨建引領作用還需進一步強化、群眾自治體系還需進一步健全、服務保障支撐還需進一步完善等。下一步,將以以下三個方面改進深化。
一是持續加強垸組組織體系建設。建立以基層黨組織為領導、村民自治組織和村務監督組織為基礎、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組織為紐帶的村級組織體系,履行好村垸黨支部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深入開展農村基層黨建“整鎮推進、整市提升”示范創建,著力打造一批村垸黨建示范點、示范黨支部。實施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提高村黨支部書記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建立選派駐村第一書記長效機制,完善村級后備干部儲備制度。全面開展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嚴格“三會一課”等制度,提高村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
二是探索創新垸組治理體制機制。開展鄉賢能人獻計家鄉活動,吸引有頭腦、有資金、有資源、有能力的優秀人才回鄉創業。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修訂完善務實管用、簡潔易記的村規民約,建立獎懲、監督等長效機制。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用好“道德講堂”“百姓大舞臺”“紅色文藝輕騎兵”等載體,涵養文明風尚。健全完善道德模范的評選表彰、人居環境紅黑榜、學習宣傳機制,積極引導村民以德為先、以禮待人,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
三是健全完善公共服務要素保障。建好管好用好村(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因地制宜建設小區“近鄰驛站”、垸組“紅星之家”等黨群服務站點,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強化服務功能。用好“五會五隊”“十戶一聯”等特色實踐,構建橫向協同、縱向聯動、開放融合、各方聯動的糾紛解決網絡。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向垸組延伸,鼓勵農村公路更多向進垸入戶傾斜。推動雪亮工程、智慧小區等平臺建設,引導推動“移動看家”“天翼看家”等全覆蓋。探索推行黨組織領辦股份制經濟合作組織,探索組建一批鎮村合作公司,實現村企互促互利、強村富民雙贏,為垸組黨建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課題組成員:董曉燕 桂訓乾 陶昊 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