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嫻
【摘? 要】多重障礙兒童是指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障礙、殘障的兒童。積極行為支持是對多重障礙兒童進行功能性評估為基礎,擬訂行為干預計劃,運用系統化、教育的、個別化的、非嫌惡的方法對其行為做出干預的手段。隨著積極行為支持理論的不斷完善,很多教師認識到其重要的應用價值,將其應用到有多重障礙兒童的課堂中,處理這類兒童在課堂中出現的挑戰性行為與積極行為。本文結合具體實踐作如下幾方面研究。
【關鍵詞】多重障礙兒童;課堂積極行為;研究
一、明確積極行為支持意義,關注課堂實際應用價值
首先,積極行為支持非常適合幫助多重障礙兒童調節行為,以適應正常的教育環境,使他們的身心能夠得到健康成長。多重障礙兒童在課堂出現的各種行為,成為教師觀察的是否需要采用積極行為支持進行糾正的重要參考指標。教師以兒童行為發生于何時、何地、發生幾次等作為判斷多種障礙兒童行為問題,分析其行為發生原因、轉化有多大把握等。教師也會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較為普遍性的問題,以及學生一般會用哪些奇怪的行為吸引教師的關注等。
其次,提高了多重障礙兒童的生活質量。積極干預行為是對兒童的功能性做出評估的基礎,通過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兒童調節行為,還能對兒童的心理起到一定干預作用,從而有助于多種障礙兒童生活質量的提高,有效達成教育目標。
最后,多重障礙兒童課堂積極行為支持,有利于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多重障礙兒童由于生理或心理障礙,對課堂紀律會產生這樣那樣的抵觸行為,有時教師很難在短時間內通過行之有效的方法給予解決。而積極行為支持通過對兒童進行功能性評估,并針對評估結果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兒童調解自身行為,對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具有積極意義。
二、結合多重障礙兒童特點,優化積極行為支持策略
積極行為支持作為一種行為管理手段,其主要實施策略有如下幾種:一是確定多重障礙兒童行為障礙;二是分析評價行為特點;三是確定并實施管理辦法。
(一)確定多重障礙兒童行為障礙
結合多重性障礙兒童的行為障礙表現,實施恰當的管理方法是積極行為支持的表現。管理過程起于對管理目標行為的明確界定。這一過程需要教師與隨班就讀的多重性障礙兒童的家長進行深入的交流,同時要對這些兒童進行細心觀察,從而獲得準確的一手資料。然后再結合兒童的行為對兒童自身以及對身邊其他人干擾性大小、行為發生次數等確立出進一步強化管理的行為。比如,李某,11歲,女,就讀于本校五年級,該生經過多次轉校進入該校,經醫生鑒定屬于多重障礙兒童,她有時會表現出情緒失控、狂躁、尖叫,有時還在上課時亂拿同學、老師的東西,自言自語,自己唱歌、背詩,干擾了課堂秩序,也無法參與課堂活動,無法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相關操作活動,自我管理能力極差,經常把衣服穿反、把扣子扣錯等。經過教師、家長的交流、觀察等,對李某的管理目標行為作出界定:主要有亂摸東西、搖晃身體、自言自語等。
(二)分析評價行為特點
在了解了多重性障礙兒童行為之后,隨之也對其行為特點作出分析評價。多重障礙兒童行為分析評價要結合其生長環境、行為管理方法、伴隨其成長的重要人物等。積極行為支持的參與者,要對管理對象行為特點分析交流,對積極行為支持的方法進行思維碰撞,做到優中選優,確保積極行為支持的高效化。據相關研究成果證實,情境因素是這些兒童行為障礙形成的“催化劑”,基于此,分析評價其行為特點,要求家、校以及其他相關人員積極合作,找出各種相關的情境因素。
比如,在上述案例中,李某在課堂上因為不會按著教師要求操作學習用具,致使在別人都較為忙碌時,自己處于閑散狀態,所以,不停地用手摸索把握周圍的物品,企圖獲取環境的控制感。李某因為無法參與課堂活動而心生焦慮,此時其身體搖來搖去的行為也是為了獲得感官刺激。當教師在要求兒童進行課堂操作時,李某借助問題行為逃避任務。李某生活在一個多孩的家庭中,母親對她的照顧并不細致、周到。因此,李某在家庭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關心、愛護。李某轉到本班后,由于班級其他同學和教師的相互了解不夠,因此,她借助問題行為來獲得教師和同學的關注。
(三)確定并實施管理辦法
在對管理對象的行為作出了分析評價的前提下,進而結合分析評價的結果確定并實施行為管理辦法。如果管理對象的行為是正常的,證明其行為需求應該滿足,管理的關鍵是指導該兒童以正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假如該兒童的行為不正確,就是該兒童通過挑戰性行為反映不應該得到滿足。管理的關鍵是改變該兒童的需要水平,教其學會忍耐、自主管理情緒等。
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教師應從三個環節切入研究。這三個環節分別是在管理目標的行為發生前、發生中、發生后。教師可以結合管理目標的心理需求,創設恰當的環境,以幫助管理目標良好行為的形成。在管理目標的行為發生前,教師可以通過能夠使之產生強烈反應的方式,消除其障礙性行為發生的可能。在行為發生前,教師應迅疾捕捉到管理目標行為發出的信息,并予以及時的處理;對行為發生后的結果作出準確的評估,及時消除障礙行為再次發生的因素。
三、尊重多重障礙兒童差異,有效實施課堂干預方法
通過對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多重障礙兒童行為多種多樣,每一個管理對象在課堂中行為表現都各具特點,但事實證明,有效的行為管理辦法的實施,可以使這些管理對象在課堂中的不當行為得到明顯減少。教師在課堂中所實施的積極行為支持毋容置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對這類管理對象行為特點的分析,對其所處環境進行全面優化,為矯正其不當課堂行為表現起到支撐作用。
雖然說多重障礙兒童在課堂上的表現存在個體差異,但這些行為功能不會超出三種:一是正面強化;二是負面強化;三是感覺調整。可以以關注實質行為功能為切入點實施管理。
(一)正面強化行為管理
據觀察,實施積極行為支持的對象在課堂中常常為了自己的欲望,做出一些不當的舉動。比如一件物品、一種游戲、教師及同學的關注、對情境的控制等。如上述案例中李某因為學習成績不好,經常違反課堂紀律,常常引起教師的反感。在其大聲喧嘩時,教師會以斥責去制止其行為,這樣就使她在心理上得到一種被重視的滿足感。大聲喧嘩的不當行為無形中得到了強化。在行為管理實施之前,教師首先要進行推理、分析、評價。由于教師所面對的這些管理對象常常處于被忽視的狀態中,他們期望老師、同學的關注,只能用這些不當行為來表達。因此,教師的行為管理方法是教會學生以正確的行為方式,并由此在課堂中滿足期望。
管理對象的不當行為被強化時,教師基于行為后果思考,應該先停止對管理對象不當行為的強化,消除產生不當行為的誘因,并引導其將不當行為轉化為正確行為。當多重障礙行為管理對象為得到教師、同學的關注而大聲喧嘩時,教師可以沉默,而當其安靜時給予及時的肯定鼓勵。
當多重障礙兒童的某些行為嚴重影響了課堂秩序,不得不引起關注時,教師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強化,幫助管理對象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比如在管理對象大聲喧嘩時,教師通過有效方式誘導其感受安靜行為的美好,使其對大聲喧嘩漸漸失去興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多重障礙兒童在場時,有意識地表揚班內一直保持正確行為舉止的學生,在其心靈中撒下正確行為的種子,使這些種子在課堂學習的大環境中、從對得到正確行為贊美的渴望中,外化于形。
(二)負面強化行為管理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這些特殊行為管理對象提出各種要求時,他們常常表現出一些問題行為。比如案例中的李某,因為數學成績不好,在教師要求其獨立完成課堂作業時,李某自言自語不聽老師講話被老師懲罰。這一行為很明顯為負面強化行為管理,因此,要在對行為作出分析評估的基礎上,從兩個環節切入管理。
當兒童行為功能是正確的情況下,干預的關鍵是教會多重障礙兒童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愿望。比如,在感覺作業有難度時,向教師說明自己完成作業很吃力,能不能請老師降低難度等,這樣的行為就滿足了多重障礙兒童的特殊功能需求。在負強化行為的功能不合理的情況下,教師首先要分析和判斷是什么因素給多重障礙兒童帶來厭惡感,然后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以期消減前奏事件的厭惡性。
據分析統計證明,在積極行為支持過程中,由于管理對象學習有困難、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多種因素,使其表現出諸多問題行為。對此,教師可以根據管理對象的不同特點,為其量身定做學習任務,使其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快樂;創新課堂教學活動方式和教學工具的呈現方式等,增強趣味性。
(三)感覺調整管理
多重障礙兒童挑戰性行為有時會受到感官刺激,比如,在需要安靜寫作業時不停地晃來晃去,教師確定其受到哪種刺激是進行管理的基礎,據我們對管理對象的研究證明,他們主要有觸覺、動覺兩種感覺刺激,在實施管理前,要分析管理對象的刺激調整的需求的恰當性,如果可行,就預先實施管理,比如設計特需桌椅、更換同桌等。這樣可以使他們在身體晃來晃去時降低干擾度。科學安排教學,結合管理對象的特殊需要,選擇在恰當的時間安排具有豐富激動因子的內容,或者啟發他們找到更多完成學習任務的方法,使教學活動走向高效化。
多重障礙兒童無所事事的時間被參加教學活動中獲得的感覺刺激所替代。同時,還使他們學會了如何應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并通過合理的行為進行感覺調整。比如,在多重障礙兒童以正確的形式告訴教師自己的訴求時,教師可以積極予以解決,讓管理對象獲得啟發,并得到正確的行動指導。如教師看到多重障礙兒童在座位上搖搖晃晃時,教師可以告訴他站一會兒。
如果多重障礙兒童要求的刺激水平不能滿足,訓練則要關注是教給他們如何自我控制,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強其在課堂環境中的適應性。對多重障礙兒童來說,很多問題行為都很難脫離其自身生理因素,這些兒童亂摸東西、搖晃身體、自言自語、亂跑亂藏等行為,他們并非故意。因此,教師要對多重障礙兒童表現出的諸多不不正常的行為表示理解和寬容,但這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通過積極的行為支持改善多重障礙兒童課堂行為。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背景下,積極行為支持關注班級內的多重障礙學生,有效達成這些特殊對象的教育目標,已成為目前小學一線教師的具有重要研究意義的課題。針對這些特殊管理對象的特點,實施正確、高效的管理方法,實現改善多重障礙兒童行為的目標,使他們能在課堂學習中學有所獲,不斷豐富自身知識,還能感受正確的行為帶來的美好,重新樹立追求更好的自信,從而揚起幸福人生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