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霞


摘 要 森林撫育是培育森林的重要措施,也是森林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簡要介紹了北京市京西林場的森林撫育現狀,通過采取間伐、修枝、割灌、定株、補植、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等措施,調整了林分密度,改善了林地衛生條件,截至2022年,京西林場已完成3 078.37 hm2撫育面積,年均完成森林撫育任務0.051萬hm2,已圓滿完成第一輪森林撫育。指出了森林撫育存在的問題(森林撫育經營理念滯后、專業技術人才缺乏、森林結構不合理、撫育對象范圍不廣、重點林分質量不高、撫育資金投入不足),提出了京西林場森林撫育策略建議:強化森林撫育理念的學習,增加森林撫育人員培訓;科學謀劃采伐限額,實現森林撫育全周期、全范圍;加強近熟林的撫育經營,抓住直徑生長的關鍵階段;營造混交林,充分發揮森林生態功能;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森林撫育標準差異化;建立撫育經營示范區,開展撫育成效監測。
關鍵詞 森林撫育;撫育方式;現狀;問題;對策;京西林場
中圖分類號:S75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3.060
森林撫育是培育森林的重要措施,也是森林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對于森林環境改善和生態文明保護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撫育間伐等措施調整林木之間及林木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有效調節林分密度和林分結構,促進林木生長,提高林分質量,發揮森林的多種功能[1]。森林撫育在森林經營管理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經營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森林撫育措施,以實現森林經營效益的最大化。國有林場森林資源豐富,生態職責重大,大力加強森林撫育經營,降低林分密度,調整林分結構,極大地改善林木生長環境,營建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對森林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研究區概況及森林資源現狀
1.1 ?概況
北京市京西林場是2017年5月19日由京煤集團林場移交到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的市屬國有林場。林場管理處位于北京西部太行山深處,轄齋堂山、曹家鋪、北港溝、八二零、石房溝、珠窩、雁翅、河南臺、二斜井林區,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15°42′~116°05′,北緯39°53′~40°05′,下設木城澗、北港溝和千軍臺3個分場管理站,林區山體屬太行山系小五臺山余脈,海拔200~1 610 m。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短暫多風,夏季較涼爽,冬季寒冷干燥,無霜期150~180 d,年平均氣溫7~10 ℃,年均降雨量500~600 mm。土壤為山地棕壤、山地淋溶褐土、碳酸鹽褐土。
1.2 ?森林資源現狀
根據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數據,京西林場總面積0.937萬hm2,其中:林地面積0.908萬hm2,占林場總面積的96.91%;非林地面積0.029萬畝,占林場總面積的3.09%?;盍⒛拘罘e量17.57萬m3,林場森林覆蓋率26.88%,林木綠化率60.90%。按齡組看,中幼齡林面積0.095萬hm2,占喬木林面積的37.28%,近熟林和成過熟林面積0.159萬hm2,占喬木林面積的67.72%。公益林面積0.885萬hm2,占林場總面積的94.46%,均為國家二級公益林。京西林場是北京市面積最大的國有林場,是首都西部重要的生態涵養區,在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京西林場成立于2017年1月12日,前身為京煤集團林場,從1998年結束了大規模造林后,進入以護林防火為主的管理階段。由于未開展中幼齡林撫育,存在整枝不良,衛生條件較差,枯枝和瀕死枝條、病腐倒木及枯落物逐年增多等問題,致使森林火災、病蟲害風險加大;森林的景觀度較低,林下植被稀疏,生物多樣性較低;林木長勢衰弱,林地生產力較低,老化退化明顯,質量低、效益差。
2 ?京西林場森林撫育現狀
2.1 ?森林撫育實施面積
京西林場自2017年起大力開展森林撫育工作,截至2022年,京西林場已完成3 078.37 hm2撫育面積,年均完成森林撫育任務0.051萬hm2,已圓滿完成第一輪森林撫育。根據2019年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成果,林場重新區劃小班,2017—2019年任務是按照未調整前的小班面積設計實施的。年度任務完成詳見表1。
2.2 ?森林撫育技術措施
京西林場森林撫育工作主要由森林綜合管護經費項目實施完成。按照森林撫育技術規程,結合林分實際狀況,采取了間伐、修枝、割灌、定株、補植、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等措施,調整了林分密度,改善了林地衛生條件。2017年建場以來,累計完成森林撫育任務0.31萬hm2,其中2017—2022年間主要采取了修枝、割灌、間伐等措施,撫育措施較為簡單,年度完成撫育面積呈持續降低趨勢;但2021年度開始,撫育面積呈穩定狀態,采取了間伐、生長伐、人工促進天然更新、補植等綜合措施(見表2)。
為了扭轉京西林場森林經營落后和森林撫育欠賬的現狀,從建場以來,中央財政和市財政不斷增加投入,京西林場圓滿完成第一輪的森林撫育,通過開展森林撫育經營活動,調整林分密度和樹種結構,改善了林分通氣透光、水分養分條件和林地衛生狀況,林分質量、林地生產力得到提升。然而,幾年下來一直在彌補森林撫育缺口,雖然森林撫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還存在許多不足有待改進。
3 ?存在的問題
3.1 ?森林撫育經營理念滯后,專業技術人才缺乏
京西林場長期處于企業管理下,森林經營管理滯后,存在森林撫育欠賬嚴重的歷史遺留問題。2017—2022年,接收管理森林資源以來,京西林場相關職工在學習先進森林撫育經營理念的同時,開展森林撫育經營工作,一直處于被動彌補森林撫育欠賬的狀態;林場缺乏專業技術人才,教條式地根據相關技術規定、規程開展森林撫育設計和施工作業,沒有深刻理解科學的森林可持續經營理念,沒有辯證地思考森林撫育和生態系統的關系,不能熟練地運用近自然經營理念開展森林撫育工作。同時,京西林場森林資源從造林后一直未開展有效的森林撫育工作,即使已完成一輪的森林撫育,但森林撫育欠賬依舊嚴重。總體來說,囿于薄弱的基礎,專業人才和技術的貧瘠,存在森林撫育大而不強、項目覆蓋廣而不精的現狀,因此將先進森林撫育經營理念與實際工作緊密融合在一起,京西林場還需要不斷的努力和時間的沉淀。
3.2 ?森林結構不合理,需擴大森林撫育對象范圍
京西林場森林面積中幼齡林和中齡林占森林面積的37.28%,近成熟林占森林面積的41.38%,成熟林和過熟林占森林面積的21.31%,森林進入生長平穩階段,且人工林多、天然林少,純林多、混交林少,森林密度大,森林結構不合理[2],森林面積中近熟林占比較大,森林直徑和材積生長趨緩,雖然直徑生長進入緩慢平穩期,但這個時期進行疏伐經營管理,直徑再能繼續增長,對于蓄積量的貢獻就非常大,能促進保留木繼續生長成為大徑材[3]。撫育間伐是森林撫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有適用于幼齡林的透光伐,適用于中齡林的生長伐、衛生伐、疏伐等,但卻無近熟林、成熟林的林木采伐方式,同時無相適應的林分改造項目支持。根據國家采伐限額編制要求,森林撫育的對象僅為中幼齡林,京西林場急需撫育的近成熟林無采伐限額。
3.3 ?重點林分需要高質量提升,撫育資金投入不足
京西林場處于偏遠山區,基礎設施嚴重落后,林區路網、森林經營作業道密度低、等級差,作業條件非常差,運輸成本較高,再加上物價和勞動力成本上漲較快,其撫育成本較一般地區高。京西林場森林資源分布不均勻,87%的森林資源集中分布在齋堂山、曹家鋪、北港溝和八二零4個林區,同時在小班內林分呈高度團狀分布,局部林分密度非常大。目前的森林撫育工程預算定額都是統一標準,且是以面積作為計費單位,因此不管地上森林資源的分布情況,撫育投入標準都是相同的,導致需要高度投入的撫育地塊,撫育資金嚴重不足,嚴重制約了森林撫育工作的高精度、高質量發展[4]。
4 ?京西林場森林撫育策略建議
4.1 ?強化森林撫育理念的學習,增加森林撫育人員培訓
森林撫育工作是未來林場經營的重要工作,樹立森林撫育的核心地位非常重要。首先,不斷擴大人才規模,堅持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并重發展。林場職工應明確森林撫育工作的重要性,加強自身業務水平的學習,充分掌握森林生態系統撫育經營技術,并加大對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和監管力度,并要求施工人員熟練應用森林生態系統撫育經營技術的做法和技術要求,避免森林撫育措施實施過程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確保森林撫育工作有序開展[5]。同時,隨著森林撫育工作的深入,林場要不斷強化森林撫育意識的重要性,根據森林經營規劃,科學制定相應的森林撫育計劃,逐步健全森林撫育管理制度。
4.2 ?科學謀劃采伐限額,實現森林撫育全周期、全范圍
森林撫育項目應是全過程、全范圍的森林撫育,做到森林撫育經營全方位無死角。目前,按照國家“十四五”采伐限額管理政策,京西林場森林撫育所需的限額不足,尤其是人工林撫育限額嚴重不足,加之京西林場人工林多、森林密度大的現狀,在現存限額結構下無法積極落實森林撫育,不能采取疏伐、人工促進天然更新、補植的綜合撫育模式,制藥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提升。若擴大森林撫育對象范圍,建議根據年度森林撫育計劃任務科學謀劃森林撫育采伐限額,以確保森林撫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4.3 ?加強近熟林的撫育經營,抓住直徑生長的關鍵階段
從整體上分析,京西林場管理處的森林基本符合隨著齡組變大,林分單位面積蓄積量增加,森林群落越趨于完整,林地枯枝落葉聚集增加的規律。從森林生態功能大小來看,成熟林生態功能最高。雖然近熟林的樹高生長量顯著衰退,主林木平均高已基本定型,直徑和材積連年生長量最高峰已經過去,但抓住近熟林高徑生長的階段,加強撫育采伐和衛生伐經營措施,尤其是加強促進林木直徑生長的撫育采伐措施,對于近熟林形成大徑材森林有積極的作用。
4.4 ?營造混交林,充分發揮森林生態功能
京西林場管理處針闊混交林發揮的生態功能最好,闊葉純林最差。目前保存下來的刺槐林相當一部分是“小老樹”和低劣殘次林是影響闊葉純林森林生態功能較差的部分原因。在各小班現狀樹種組成、經營目標等指導下,采用疏伐、人工促進天然更新、補植的系統經營方法(以下簡稱疏、促、補系統經營方法),進一步強化以目標樹為核心的喬木層撫育、促進林下更新、林分質量改進的技術措施,補植適宜的喬、灌木樹種,例如在單位面積蓄積貢獻良好的落葉松、蒙古櫟、加楊等,營造復層結構的混交林,實現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提升,是提高生物多樣性、增強森林生態功能的有效途徑。
4.5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森林撫育標準差異化
資金是森林培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性保障,而森林培育不同階段的人力投入、技術投入和其他投入耗費各不相同,但目前相關資金投入都是依據相同的標準。因此,資金投入與森林撫育全過程實施相矛盾,與撫育精準化提升相背離。建議國家按照實際需求,結合考慮地方發達程度,分類制定撫育標準;同時對不同撫育類型需求,采取政策傾斜,例如對于間伐撫育為主,不能收獲木材的撫育類型可提高森林撫育標準;加強對林木資源撫育需求方面的考慮,提高單位面積的撫育資金投入,來促進使用“疏、促、補”的系統經營方法來開展森林撫育工作,從而使實地踏查、樹木識別、目標樹判斷等高要求、高投入而低產出的高技術含量的工作有所回報,保障林分結構調整精準,從而實現森林的高質量發展。
4.6 ?建立撫育經營示范區,開展撫育成效監測
結合森林撫育項目,建立撫育經營示范區,積極探索森林經營模式,編制撫育經營實施方案和實施計劃,明確培育對象和目標,確定撫育經營的主要措施;以科研院校等合作單位為科技支撐單位,開展森林撫育成效與評估工作;健全組織領導,創新技術指導機制,每年定時組織開展森林撫育培訓工作,按森林撫育理念、調查設計、施工作業、檢查驗收、成效監測等分層次開展培訓[6]。
5 ?結語
森林撫育是國有林場重要的森林經營工作,積極開展優質、高效的森林撫育工作,促進森林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和現實意義。因此,國有林場和林業工作人員應高度重視森林撫育工作,科學規劃、建立專業隊伍,提高林業專業技能水平,加強撫育現場技術指導,與各部門積極配合,保證森林撫育工作有效開展,從而達到撫育后林分質量提升,森林生態功能增強,更好地發揮森林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促進森林資源健康發展,使京西林場成為首都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
參考文獻:
[1] ? 翟明普,沈國舫.森林培育學(第三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6.
[2] ? 楊貴玉.淺談迭部縣森林撫育現狀及發展對策[J].甘肅林業,2019(6):36-38.
[3] ? 馬青,劉周全.陳佳浩.廣東省西江林業局森林撫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防護林科技,2019(9):78-79.
[4] ? 蘇麗瓊.玉龍縣森林撫育實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林業調查規劃,2017,42(1):125-129.
[5] 卜國標.國有林場森林撫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南方農業,2021,15(17):89-90.
[6] ? 謝廣軍.蒙城縣森林撫育現狀及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20):50-51.
(責任編輯:易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