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珍珍 王英 楊文曉
摘要: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承擔著培養一線優秀幼兒教師和向高校輸送優秀畢業生的重要任務,其人才培養體系還存在目標不明確、結構不合理、實踐教學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綜合素質教育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文章分析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必要性,探討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指出要厘定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優化中職學前教育課程結構,構建中職學前教育實踐教育體系,構建中職學前教育素質教育體系。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問題;構建
中圖分類號:C961;G7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5-0069-04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學前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項目編號:2017188)研究成果
2022年5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正式施行,指出職業教育“是指為了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備從事某種職業或者實現職業發展所需要的職業道德、科學文化與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等職業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而實施的教育,包括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這充分說明,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本文對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策略進行探討。
1.學前教育師資需求量大
學前教育師資作為非常重要的學前教育資源,在提高學前教育質量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學前教育教師的數量雖然有一定的增長,但是與教育部印發的《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暫行)》規定的1誜5~1誜7的師生比還有一定差距。在學前教育一線教師的職前培養中,中職學校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位于我國西部的C省在2016年就有中職學校共計300余所,設有幼兒教育、幼兒保育或者學前教育專業的中職學校60所,約占學校總數量的20%,年招生量6000人左右。在新政策的引領下,中職學校規模正在逐步擴大。
2.中職學前教育是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之一
當前,社會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中等職業教育作為分專業學習的初始階段,在職業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中職學前教育是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之一,能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系統地學習專業知識,為以后成為合格的幼兒教師打下堅實基礎。除此之外,中等職業教育作為專業基礎性的教育,對于將要升入高等院校的學生而言,也起到了專業啟蒙的作用。
1.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尚不明確
(1)定位不準確。“全面發展”是各個中職學校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總目標,要求學生既要掌握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又要掌握相應的實踐技能。但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還有待進一步探索,以準確定位培養目標,這是人才培養的前提和基礎。目前,多數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藝術技能為主,在學前教育專業理論學習中存在明顯的不足。中職學校承擔著為學前教育機構輸送一線教師的任務,并且承擔著輸送部分學生升入上級學校的任務。從形式上講,藝術技能課在人才培養中,其成果更容易展示,更容易被用人單位所看到。而在實際的面試中,很多用人單位也主要以才藝展示為命題方式。藝術技能課有自己的優勢,如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愉悅身心等,比較符合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程相比,他們更加傾向于學習藝術技能課程。在人才培養中,中職學前教育承擔著就業和升學兩大同等重要的任務。中職學校不僅要考慮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從事教育教學所需要的基本專業素養,還要兼顧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升入高等學府所需要的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因此,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以升學為主還是以就業為主,是以理論為主還是以技能為主,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
(2)方向不明確。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上,部分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方向尚不明確。在畢業生去向這一點上,中職學校要明確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為高等院校輸送高質量畢業生為主,還是為偏遠地區和農村幼兒園培養能夠勝任一線教育工作的教師為主,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當前,農村幼兒園有一部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是非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甚至有一些是臨時經過短期培訓就直接上崗的人員。高等院校所培養的大專、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教師,還出現較多轉行的現象,達不到教育市場對幼兒教師的需求量。雖然中職學前教育畢業生的學歷較低,但他們是偏遠地區和農村幼兒園的中堅力量。除此之外,中職學校也有部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以升學為主要目標。實際上,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部分生源也來自中職學校,因此如何讓這些學生與高中生一起進入高等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在學習中更好地突破自我,激發學習潛力,是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2.中職學前教育課程結構不合理
(1)重技能,輕理論。合理的課程設置安排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專業優勢和特色,使培養的專業人才更符合社會的發展需要。當前,部分中職學前教育課程結構不合理,存在重技能、忽視理論知識的現象。比如,學生喜歡聲樂、舞蹈、鋼琴等技能課,一些幼兒園招聘時也以專業技能為評判標準,中職學校就會根據社會的需求設置以技能為主的課程。雖然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用人單位的基本需求是可取的,但是在實際教育教學中,這種課程結構沒有給予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教育活動足夠的重視,會對學生的進一步升學和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2)課程資源相對缺乏。中職學前教育的課程資源相對不足,這也是中職學校急需解決的問題。如在培養音樂專業學生、舞蹈專業學生的技能時,由于課程資源缺乏,教師很難正常進行教學,學生也不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多開發優秀的課程資源,以彌補課程資源的不足。
3.中職學前教育實踐教學缺乏系統性
(1)教學形式單一。目前,部分中職學校的學前教育課程內容與現實發展不搭配,且教學形式單一,師生課堂互動頻率低、缺少趣味性,很容易使學生出現倦怠情緒,影響教育效果。因此,如何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進行改革,打破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唯技能的學習現狀,加強中職學前教育實踐教學,使教學更加系統化,是中職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2)專業實踐不系統。近幾年,隨著國家的大力支持,中職學前教育實踐教學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一般來說,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幼兒園實踐的機會較少,一般都是臨近畢業時統一進行社會實踐或頂崗實習等,也很難有專業的、具有一線經驗“雙師型”教師帶領他們實踐,這不利于強化他們對學前教育工作進一步理解,以熱愛之心投身于學前教育事業中。專業實踐是連接學校學習和一線實踐工作的有效橋梁,是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的一種學習形式。缺少專業實踐,會導致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不能有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4.中職學前教育綜合素質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相較其他形式的教育而言,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還有待提升。例如,一些學生對職業教育存在片面理解,進入中職學校后心理方面落差較大,自我定位不清晰或產生頹廢心理,導致進取心不足,心理不成熟。還有一些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薄弱,加上要面對與初中完全不同的課程,在心理上會產生抵觸。還有部分學生職業認同感差,并不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大多是聽從父母的意見而選擇的,因而從受教育者轉變為教育者需要有一段時間的心理適應期。部分學生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學前教育相關課程不知從何下手,并對一些不感興趣或者學不會的專業課持放棄的心態。在學習的過程中,一些學生有很多的不良習慣,如沉迷游戲、曠課逃課等。
1.厘定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目標
(1)明確人才培養方向。教育部制定的《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要求中等職業教育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并明確新時期的中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具有高素質的能在一線工作的中、初級專門人才。雖然職業教育具有雙重的培養目標,即學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技能,但職業教育的雙重目標不是并重的。一般來說,受教育者畢業后的主要去向是第一線的實踐崗位,所以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應是提高學生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藝術實踐技能,為他們將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制定類型目標。中職學校承擔著就業和升學的雙重任務,既要為幼兒園一線培養優秀的人才,又要向高等院校輸送合格的新生。職業教育的雙重任務也不是并重的,《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中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就業服務。所以,教師不能重升學而輕就業,要制定類型目標,尊重受教育者的意見,把職業教育分為職教高考班和職教就業班,從中挑選出合適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進而厘定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目標。
2.優化中職學前教育課程結構,完善課程體系
(1)“基礎理論+特色專業+綜合實踐”課程體系。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優秀的實踐能力是扎實理論的體現。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大多是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學前教育藝術類相關課程,因此構建“基礎理論+特色專業+綜合實踐”的課程體系,是培養中職學前教育人才的重要途徑。首先,在基礎理論學習方面,教師要靈活運用探究式、交互式等教學方法,使單項教學變為雙向互動,讓學生在探究中理解理論知識。其次,在藝術技能學習方面,教師要充分發揮學前教育專業特色,突出學前教育專業優勢,由淺入深、由易入難,培養學生對舞蹈、美術、鋼琴、聲樂等專業課的熱愛之情。再次,在綜合實踐方面,教師應努力拓展校外學習資源,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實訓,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2)高標準配備設施。為了使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更好地掌握現代幼兒教師必備的技能技術,提高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水平,中職學校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對學前教育實訓基地進行一定的規劃。如果某項實訓設備缺失,那么這門課程就很難開設,學生自然也無法掌握這方面的技能。因此,中職學校要加大對實訓基地的投資力度,高標準配備一系列設施,為學前教育學生提供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的良好實踐環境,并根據這些先進的設備開設相應的課程,進行專項技能培訓。這樣,才能為學前教育學生的技能培訓與能力培養提供有力保障。
3.構建中職學前教育實踐教育體系
(1)加強實踐教學,促進校園合作。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是未來幼兒教育工作者,他們必須了解幼兒各個年齡階段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發展規律,以及不同生活環境中幼兒的實際發展情況,不斷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走進幼兒園,走進幼兒的心里。因此,中職學校應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促進校園合作。例如,中職學校可對各個幼兒園(包括城鄉及偏遠地區幼兒園)進行實地考察,與一些幼兒園達成長期合作關系,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入學即入園,“全程化”參與三年(共六個學期)的實訓過程。中職學校要充分利用校內課程體系和校外實訓基地,真正做到將課堂和幼兒園合二為一,培養高質量的專業人才。
(2)建立“雙師型”師資隊伍。早在1998年,《面向21世紀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原則意見》就提出,職業教育要重視培養“雙師型”教師。《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培養“雙師型”教師,加強職業教育師資建設。目前,一些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結構有待完善,缺乏專家型學科帶頭人,學前教育研究相對落后,年輕對口專業的教師占多數,并且實踐經驗較少。因此,中職學校建立“雙師型”師資隊伍是非常有必要的。“雙師型”教師能將專業理論和教育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真正做到“理論實踐一體”,培養更多高質量高素質的學前教育人才。
4.構建中職學前教育素質教育體系
(1)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生身心素質。中職學校的一些學生在入學初期會有抵觸心理,這充分說明他們在學習方面不自信,對來到中職學校內心有一種失落感。除此之外,部分學生進入中職學校以后,對學校比較陌生,也不了解本專業的具體情況,會出現畏懼、退縮等現象。鑒于這些情況,中職學校應在正式開課之前,為學生安排學業指導教師,一方面針對學生上一段的學習經歷進行心理疏導,另一方面講解職業教育的方向以及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并詳細介紹學前教育專業及其發展前景,讓學生對以后的發展有一個初步的規劃。這樣,能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生身心素質。
(2)培養學生職業素養,讓學生樹立職業理想。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最重要的是讓其對職業本身保持熱愛。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這個要求有一定的難度。一方面,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年齡小,他們在這個年齡段接受學前教育階段的學習任務存在一定的困難。另一方面,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保姆式”的工作和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會讓部分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無法產生職業認同感。因此,為了培養學生對幼兒教育事業的熱愛,中職學校可以安排學生參觀幼兒園,播放幼兒生活紀錄片,邀請已經退休的優秀幼兒教師講述自己獻身幼兒教育事業的初心,并分享自己教學過程中的經歷、趣事等,讓學生從真人、真事、真經歷中體會幼兒教育事業的偉大,從而樹立職業理想。
(3)培養學生專業素質,提高學生職業技能。職業技能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需要提高的重要方面。針對中職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設置課程難度,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興趣,并對學生的表現及時給予恰當的評價,使其能夠自主學習,從而培養自身的專業素質,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
參考文獻:
[1]徐向飛.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職業教育政策發展的邏輯進路[J].教育與職業,2021(13).
[2]肖鳳祥,黃曉玲.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材建設現狀與發展建議[J].學前教育研究,2016(06).
[3]趙慧君,趙星.中職—高校銜接學前教育人才培養問題和解決對策[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0(04).
[4]孫秀秋,王興杰,王乃娟.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4).
[5]林珊.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問題與對策[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1(01).
[6]刁春青.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現狀與對策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1(18).
[7]羅金珠.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現狀與培養策略研究———以昆明市D中職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2021.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a Talent Training System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Meng Zhenzhen, Wang Ying, Yang Wenxiao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n vocational school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excellent frontline preschool teachers and deliver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to universities. However, its talent training system still has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goals, un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the need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a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for voc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explores the problems i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need to clarify the goals of talent cultivation for voc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voc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construct a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for voc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construct a 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for voc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Key words: 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 preschooleducation; talenttrainingsystem;problem;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