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蝦
在農村沒有語言環境,英語教學是比較枯燥無味的過程,需要學生有興趣、有耐心。而勞動教育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可培養學生積極動手的能力,因此將勞動教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能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使用英語語言進行溝通的能力,能使英語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年前,一群活潑可愛的初一新生來到我的班級,我開始緊羅密鼓地開展投票活動選班委,班委剛選出來,就有一個女生走來跟我說:“老師,我經常跳舞,頸椎有點問題,不能當勞動委員。”好吧,既然身體不允許,那就換人吧,于是就安排投票排名第二的男生來當勞動委員,男生也欣然接受,可到了晚上,男生的家長電話打來,非常委婉地說:“老師,我的丈夫在外地工作,我一個人忙不過來,不能讓孩子當勞動委員。”好吧,既然家長不同意,那么,我就換人吧。于是第二天,我非常小心地找了一位人高馬大、手腳勤快的男生,問他:“你挺勤快的,你來當勞動委員怎樣?”男生非常爽快地回答:“可以。”但我交待一句:“回去要問一問你的父母當勞動委員可以嗎?”遺憾的是,這位學生的家長也打來電話說:“老師,我的孩子有鼻炎,不適合當勞動委員。”最后我只有再找一位同學來擔任我們班重要的職務——勞動委員,一次“競選”勞動委員,趣聞就告一段落。其實,這是一個現象,不同的班級有關勞動有不同的奇聞軼事也有許多,大家共同反映的一個問題,是現在的孩子以讀書為中心,五谷不分,四體不勤,不愿勞動,鄙視勞動,而家長認為孩子只要把書讀好,其他事情都少做,特別是不能在勞動上花時間。再就是,孩子在家里大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還有就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有一部分人家里請了保姆,那家務活也就更不用幫了。而且在農村,有些父母即使生活水平不高,也不會要求孩子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顧自己干活就可以了。所以,現在勞動意識不強、動手能力差的孩子很多。
針對這一情況,國家教育部頒發的最新版《2022勞動課程標準》中提到:隨著義務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從“有學上”轉向 “上好學”,必須進一步明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優化學校育人藍圖。勞動課程是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途徑,具有鮮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會性和顯著的實踐性,在勞動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雙減”政策的實施,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提供了勞動學習的機會,也真切地了解到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也將切實促進勞動教育的發展,在各學科教學中落實勞動教育活動,促使學生減輕學習的壓力,提高勞動的興趣。
培養勞動教育要求在學校內引入家庭資源、鄉土資源開展勞動教育活動的方法與策略。在家庭中、社會中開展勞動教育活動的方法與策略,構建家校社合作育人機制的教學策略。例如:加強與社會各界聯系如參加研學基地的學習,也可以通過參觀文化館、圖書館、工廠小制作等加強勞動觀念的培養。研究在學校內開展勞動實踐活動的策略,組織“做中學”活動。各學科教師在勞動實踐活動中要積極合作,改善學生的勞動體驗。在班級內可以開展才藝活動、作品展示活動;學校還可以開設社團活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等。
在農村沒有語言環境,英語教學是比較枯燥無味的過程,需要學生有興趣、有耐心。而勞動教育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可以培養學生積極動手的能力,因此將勞動教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能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得到很大提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使用英語語言進行溝通的能力,能使英語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勞動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八年級下冊學習美食這一單元時,我盡量讓學生在勞動中學習英語。在Section A學完炒飯后,我先調查班級中有多少同學曾經做過飯,讓他們介紹炒飯的步驟,激發課堂學習的興趣,然后,根據所學的內容,設計課后作業:1. 在家炒飯、煲湯或包餃子;2. 需要列出做這些美食的材料,寫出制作的步驟,并在做美食的過程中用英語解說;3. 做美食的過程要錄像并上傳到班級群。結果,學生各顯神通,都能夠做出各種各樣的美食。這一活動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并一致好評,認為孩子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又提高了勞動能力,又學會了視頻制作。在Section B學習制作三明治的過程中,課前先進行小組分工,每組設定一個小組長,讓小組長來對本組進行分工,安排每位同學需帶什么材料,在準備材料的過程中,他們就需要提前動手或親自去購買材料。然后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在制作的過程中有的發出指令:take two pieces of bread, put some butter on the bread等,有的動手制作。整個班級氣氛其樂融融,在學英語的過程中,充滿歡聲笑語,最后每個小組品嘗了自己動手制作的美食,所以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學會了制作美食,學會First, cut... Second, put... Third, add...等英語單詞,最后以Practice makes perfect.完美收工。在制作漢堡的過程中,每個同學輪流扮演指令員和廚師的角色,這不僅使學生可以熟練地掌握制作漢堡的英語表達,又學會制作了漢堡,而且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了同學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協作的能力。這樣既使學生學會與別人溝通、合作的能力,又促進了同學之間的團結。學完美食這一單元后,我又讓學生模仿課文內容設計一張美食的海報,決定在學校的英語角舉辦美食展,把親手制作的美食展現給全校,真正體現出了在學英語的過程中體會勞動的快樂和價值。
二、在學英語的過程中加強勞動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
在學八年級Unit 6有關旅游的過程中,學生了解了一些旅游常識。學完這一話題之后,我讓每位同學做一份用英語介紹的旅游功略,要求用英語寫出要去旅游的目的地、去旅游的交通方式、價格,并了解目的地的旅店的住宿條件、價格,并了解當地的天氣、文化習俗以及旅途過程中需準備哪些證件及物品。這樣既讓學生學習了天氣、交通等有關旅游的英語表達,又學會了做旅游功略。在學習Unit 6 Topic 3有關交通的知識時,我帶學生當了半天的交警,在當交警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用英語說出路上的各種標志和交規協助交警疏導交通,從而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交通規則。學習Unit 8有關服裝的這一話題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用英語表達服裝的價格、型號、款式、風格和材質。學完本話題后,要求學生以實際勞動的形式進一步鞏固本話題所學的內容:1. 要求學生學會親自到商場購買衣服,而且在購買過程中特意要向服務員詢問價格、材質等;2. 同時要求學生學會當售貨員,向不同的顧客介紹不同款式、不同風格、不同材質的服裝;3. 要求學生學會在不同的場合為自己或親朋好友選擇不同的服裝; 4. 要求學生自己設計服裝,并用英語介紹服裝的型號款式、材質和適合不同的人群;5. 在班級進行服裝展,展示服裝,學習模特走秀。
三、學英語的過程中加強勞動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增強文化自信
在七年級Unit 4學習中西方重要節日時,學生學會用英語介紹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等,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勞動教育。如學春節這一課時,讓學生學習打掃衛生、裝飾打扮家里,并學會寫對聯,貼對聯;學元宵節這一課時,培養學生學會動手做燈籠、做湯圓;端午節學習包粽子;中秋學習做月餅等。
在八年級Unit 5學習中西方文化的過程中,學生學會用英語介紹中國的文化精髓“京劇”,要求學生學會制作京劇的臉譜,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在教學九年級Unit 5介紹中國傳統的茶文化時,學生學會用英語介紹茶文化,并學會用英語介紹制茶、泡茶的過程,進一步學會制茶、泡茶。
學習服裝這一單元時,讓學生學習了解唐裝、旗袍等傳統服裝的制作。在學英語的過程中,學會動手能力,增強文化自信。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加強勞動教育可以讓學生了解社會,為建設更美好的社會做出貢獻。
在九年級Unit 2學習環境這一單元時,在學會用英語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護地球時,讓學生參觀附近的工廠,了解工廠的生產狀況,了解他們對污水是如何處理的、對垃圾是如何處理的,從而學會保護環境。
學習天氣、了解各種惡劣天氣是如何形成的,從而學會保護動植的重要性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學好本話題的同時,要求學生學會關注班級、學校、家里的衛生;周未帶學生打掃公園,植樹節時帶學生植樹、澆樹,平時要求學生進行垃圾分類,要求學生定時到小區當督導員。
學校的教育是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結合。勞動教育需要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從而可以提高勞動效率,提高勞動的樂趣。
勞動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發展,提高學習的效率,拓展學習的興趣。勞動能力的培養,可以使學生在勞動中領會事物的發展和關聯,更深入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可以使學生在勞動中學會對事物進行分析、判斷,從而進行創造。勞動教育的培養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培養耐心、毅力,養成勞動、勤勞、勇敢的性格,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勞動中,可以培養學生互相配合、互相協作、相互團結、相互溝通等社交能力。在勞動中可以培養學生統籌規劃設計的能力,提高判斷力和思維能力。勞動可以促進身體各部分的協調發發展,促進身體健康成長,培養健康的體魄,提高抵抗力,具有更好的精力開展學科教育。通過勞動,可以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珍惜勞動果實,珍惜身邊的人和物,尊重勞動。人們在勞動中可以培養興趣愛好、增加愛心,勞動中可以發現美、創造美,培養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有利于切實鍛煉學生的勞動能力,使其能積累豐富的勞動經驗,而且有利于在勞動實踐活動中促使學生自覺傳承勞動精神、品質,有利于促使中學生實現健康成長,順利形成良好的勞動素養。
此論文為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課題立項課題《“雙減”背景下學科教學與勞動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的研究》立項批準號:FJJKZX22-68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