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靖
高中英語教學中讀思達模式的開展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教學保障,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進行了思考和表達的環節,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和自我展示的實現。在英語閱讀中,教師要以“讀思達”模式對學生開展針對性教學,促進整體、深度的學習,讓學生在認真閱讀上得到能力的提升。英語核心能力在高中階段分別對應的是語言表達能力、思維發散能力、英語文化素養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四個方面的體現,英語課堂上的培養主要在于有效的閱讀教學。英語閱讀在高中英語學習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英語教學中廣泛推廣了深度閱讀,如何在英語課堂中推廣深度閱讀教學成為教學的重點。在“讀思達”教學方法指導下,在英語課堂上進行深入閱讀,培養英語專業四種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思考和表達能力。以前的教學只是教育法,“讀思達”不僅是一種方法和手段,也是目的和結果。使用“讀思達”教學法時,教師不僅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對學生的閱讀環節進行重新設計,還需要考慮學生的閱讀能力設計更加有效的閱讀內容。同時,在課堂上,“思維”和“表達”測試環節也要促進思想表達能力的提高,既是過程又是結果,這是“讀思達”教學方法的獨特之處,也是與舊教學方法不同的最大特點。“讀思達”教學方法是指作為課文閱讀基礎的課堂教學的三個階:優化學生的體驗→內在化→輸出。學生通過視覺聽力獲取語言信息,將明文知識融入隱性知識中。最后,他們通過講或寫兩種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閱讀的途徑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提升,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和表達,從而實現內在化和輸出,實現閱讀、思想和表達的真正融合。
一、確定閱讀教學目標,構建深度閱讀教學課堂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英語閱讀的內涵,讓學生感受到英語閱讀的趣味,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英語的教學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在現階段英語學習中的“核心能力”,明確教學目標,從中分析閱讀內容,明確單元的主體內容;另一方面分析了高中生的現狀,包括對學生不同階段的英語成績變化、對不同閱讀中表現出的能力、面對有趣閱讀時的積極性等。在此基礎上,教師結合高中英語教學的大綱,對教學目標進行創新,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提升,讓學生可以在深度閱讀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閱讀素養。
例如,在School life in the UK的深度閱讀教學中,由于本單元的閱讀主題是“School life”,所以課文中主要是對英國學校生活的描寫。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閱讀的主旨,然后再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分析,結合自己現在的學校生活,將課文中描寫的校園生活與自己的生活進行對比,從而激發學生深度閱讀的積極性。同時,根據高中生的現狀,教師也應該對文章中出現的關鍵詞以及閱讀的核心結構進行解析,向學生準確表達文章所呈現的主旨,讓學生可以在主旨的引導下盡心思考,對文章的主題有深刻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
二、引入小組合作互動,構建深度閱讀教學課堂
深刻閱讀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是學生自由表達意見,思想受到尊重。但是,由于學生的能力和認知有限,在表達意見和想法方面會有一定的困難,要求教師們及時搭建腳手架。教師可以利用團體合作機制繼續學生的表達方式,即學生可以征求他人意見,加深理解。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得到別人的幫助后糾正自己原來的觀點,然后再更深入地思考問題。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的問題總是由教師來解決,思想不能進一步發展。教師想教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自己學習探索。大部分學生都會迷信教師的解釋,對于教師說的話,不會反駁,只會被動地接受。因此,團體合作可以促進深入閱讀,學生有勇氣發表意見,從而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是要有自己的觀點,即能夠在觀察、思考、推理或交流中提出清晰準確的推理。
例如,在開展The Olympic Games學習時,教師問:“奧運會是什么?奧運會是在哪個城市舉辦的?古代奧運會和現代奧運會有什么區別?你認為奧運會的未來前景如何?”教師可以對學生科學進行分組,組織學生交流,并在閱讀的基礎上談論課文閱讀。學生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自由表達意見和看法,可以做簡短的補充,擴大閱讀課文的知識和理解,彌補意見的不足。
三、解讀文本精彩之處,構建深度閱讀教學課堂
英語教材中可供選擇的英語文章必須具有獨特的優勢,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對英語語言類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帶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解讀課文。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英語文章的亮點,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教師應重視文本的解讀,帶領學生在閱讀中深入其中。在精彩內容的影響下,學生們可以感受到英語閱讀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有重點地思考閱讀內容,對閱讀進行深入探究。
例如,當教學“Friendship”時,教科書中的文字是關于友誼的。這種文字包含著“要熱愛友誼,真誠地與朋友相處”等許多意識形態內容,在學生成長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學生解讀課文,在進行深入閱讀學習后,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發學生對閱讀內容的回顧和思考:“文章的原作者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文中寫了什么?包含思想和情感的句子是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友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朋友?”有了問題的引導,學生會對自己閱讀的內容進行回憶和思考,從而對自己的閱讀成果有清晰地認識,發掘自身的不足。在閱讀中,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會導致對問題的答案有不同的認識,教師要給予學生一些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對比與他人之間的不同之處,從而深入挖掘閱讀中蘊含的精神,逐漸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四、創設獨特體驗情景,構建深度閱讀教學課堂
創造情境可以拉近學生和閱讀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投入到閱讀的故事中,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對閱讀進行感悟。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對知識有了深刻的了解,并且形成了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這種方法有許多優點,使學生獲得獨特的學習經驗,提高能力。因此,教師要注意創造情境的方法,引導學生深入閱讀。為了在高中時促進學生的深入學習,教師必須為學生創造積極的情感體驗。通過創造情境,學生可以迅速進入深入學習的狀態。在文本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探究文本作者的情感特征,使他們更好地認識到文本作者在特定學習環境中的情感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組織學生進一步分析文本作者揭示的情感特征,使他們在更好的情感體驗中更容易為學生所理解。
例如,在“Friendship”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通過閱讀的主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這篇閱讀進行分析,拉近閱讀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創造學生在獲得一定學習經驗的同時能激發思維的情境。根據教學內容形成“朋友介紹”的局面,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視頻。視頻相比于問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情感,引發學生的共鳴。教師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以視頻作為切入點,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一定的體驗和情感。之后教師介紹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探究,清楚地感受到學生把過去的不感興趣變成了對教學內容的熱情和積極的探索。在這種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發現和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五、基于生活實踐活動,構建深度閱讀教學課堂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只有參加教育活動,深思熟慮,才能加深知識,提高能力。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學生對生活中的東西有較大的興趣,有著對好奇事物探索的心理,因此也更加容易接受有關生活的知識。因此,教師必須以生活為中心開展教育活動,促進學生的深入參與,在設計深度閱讀作業時,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作為課程的主體。設計深度閱讀的任務應該以學生的需求為第一標準,在深度閱讀的引導下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
例如,在“Friendship”教學中,教師可以在上課前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設計教學活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深入參與教學活動奠定基礎。教師介紹關于友誼的熱門新聞,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對新聞進行分析。之后教師可以提問,因為學生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會得到不同的答案。教師可以開展討論活動,給予學生思維表達的空間,介紹課文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討論結果學習知識。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單詞的理解加深,思維和閱讀能力形成。
六、整合信息技術手段,構建深度閱讀教學課堂
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在英語課堂當中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傳統的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結合多媒體教學,實現教學內容和方法的豐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生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認識和掌握程度,獲得深度閱讀教學。信息技術為讀思達教學模式中的思考提供了更多的幫助,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問題及時對閱讀內容進行豐富和思考,提供對應的素材,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讓學生在閱讀中占據主動地位。
例如,教授“A healthy life”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的途徑為學生展示關于健康生活和不健康生活對比的漫畫。彩色動畫片可以直接激發學生的視覺,讓學生閱讀動畫片內容,從而獲得一些理解和體驗。尤其是學生們會在看完漫畫后發表自己的意見。有的同學說:“不健康的生活會傷害自己的身體,會生病,心情也不好。”有的同學說:“我們想健康地生活。”學生們充分表達意見后,教師可以問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健康地生活?”雖然這些問題與生活息息相關,但大部分學生由于個人能力有限,專心學習,所以無法迅速對應學生的現狀。這個時候,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想知道問題的答案,教師在文章中介紹教學內容,向學生解釋問題的答案,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自我思考的過程中產生強烈的興趣,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度閱讀,提高閱讀的效果。
總之,“讀思達”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作為指導方法,可以有效地為學生的成長帶來幫助,教師要思考正確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中思考、表達,實現自身的提升。面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教師合理通過情景、信息化等多元化教學,讓學生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實現閱讀力和表達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