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楊

鋰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金屬元素,1817年,瑞典化學家在長石礦物巖中發現了鋰元素,這是第一種在礦物中發現的堿金屬,也是宇宙中最早誕生并穩定存在的三種元素之一。在工業中鋰發揮著多種重要用途,有“高能金屬”之稱。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腦、手機、新能源汽車等產品中配置的鋰電池就富含鋰元素,鋰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影相伴。
但少有人知的是,鋰鹽也是精神科常用的藥物之一。從它被臨床醫生偶然發現,到花了22年的時間批準臨床使用,以及目前它在雙相障礙治療地位的爭議,傳奇的經歷,使之成為精神科“有故事”的藥物,鋰鹽改變了精神科的進程,又被稱為精神病學的“青霉素”。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神奇元素的前生今世,聊聊與鋰鹽使用相關的那些注意事項,了解它、認識它,讓它成為我們雙相障礙患者的好伙伴,成為護衛我們精神健康的好助手。
在醫學史上,鋰鹽的治療作用是在19世紀晚期被發現的,最初被用來治療痛風,當時的科學家發現,鋰可以溶解從腎臟中分離出來的尿酸晶體。20世紀40年代曾將氯化鋰作為腎炎、心臟病患者禁鹽飲食的代用品,發生了中毒現象,因此一段時間鋰鹽療法又被禁用。直到1949年,澳大利亞精神病學家John Cade在研究躁郁癥與尿酸的關系時,在動物試驗中發現了鋰有鎮靜作用,后將鋰鹽試用于躁狂病人獲得成功,這被認為是鋰進入當代精神病學的開始。
到20世紀70年代,鋰鹽開始得到廣泛使用,在50個國家上市用于治療雙相情感障礙。20世紀80年代,鋰鹽作為增效劑,增強抗抑郁藥的療效被發現,后被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自此,鋰鹽一直是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一線藥物,也被用于難治性抑郁癥的增效治療,同時,鋰鹽也是精神科唯一被證明可以有效降低自殺風險的藥物。
鋰鹽主要通過胃腸道吸收,后分布在各器官和組織,在體內不與蛋白結合,無代謝產物,最終通過腎臟排出,鈉與鋰在腎臟被重吸收時互相競爭抑制,鈉可以增加鋰的排泄。
目前臨床中常用的鋰鹽是碳酸鋰,其副作用與血液中的鋰濃度有關,多在服藥后1~2周出現,常見的副反應有:口中有金屬味、手細顫、肌無力、疲乏感、口干、多尿;其他副反應比如:甲狀腺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皮疹,脫發,白細胞升高,心電圖改變等。
由于鋰鹽的治療量和中毒量比較接近,且血鋰濃度個體差異較大,如使用同樣的常規劑量,有的患者還未達到有效濃度,而有的患者已發生中毒反應,故在使用期間,應做好血鋰濃度的監測。
一般認為血鋰濃度控制在0.6~1.2mmol/L是合適的,大于或等于1.2mmol/L則可出現中毒反應。應該什么時候進行血鋰濃度監測呢?建議在碳酸鋰治療開始后1周進行,或每次劑量改變后5~7天進行,采血時間可選取在最后一次服藥后10~14小時(12小時為最佳)。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病人在血鋰濃度低于正常時就出現了治療效果,而有些病人在血鋰濃度正常時卻出現了中毒表現,因此劑量調節不能單靠血鋰數值,更應注重實際的臨床表現,最好在精神科醫師的建議下進行劑量調整。
在使用碳酸鋰期間,除監測血鋰濃度外,還應定期檢查血常規、腎功能、甲狀腺功能、心電圖,關注皮膚狀況,保持足夠的液體、鹽攝入量和正常飲食(特別是在穩定期)。
當病人低鹽飲食,脫水如發熱、腹瀉、嘔吐、出汗增多,患腎臟疾病,或使用某些利尿劑、非甾體抗炎藥時,容易引起血鋰濃度的升高,引起鋰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震顫,吐詞不清、步態異常、肌肉抽搐、認知障礙、煩躁、嗜睡、譫妄,甚至可出現癲癇發作、大小便失禁、器官衰竭、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當出現鋰中毒表現時,應立即停止鋰鹽治療,多飲水、多吃含鹽的食物,并盡快就醫。
鋰除了在精神科治療雙相情感障礙、難治性抑郁癥、降低自殺風險外,今天的研究發現它在臨床中還有更多的用途,可以改善造血功能,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并有一定的神經保護作用。在血液病、骨髓移植、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療中,鋰的應用也逐漸增多。一項系統綜述發現,“大多數關于標準劑量鋰的研究顯示,在預防癡呆方面有一定的認知益處或有效性”。
因此市面上越來越多以“鋰”為健康賣點的商品應運而生,比如含鋰的礦泉水(鋰含量為0.2~0.5mg/L)、含鋰的膳食補充劑(乳清酸鋰,鋰含量約1~5mg/粒)、加入鋰礦石燒制而成的煮茶器等等。這些商品的含鋰量很低,雖然安全,但由于鋰的安全范圍較小,有幾類人群不推薦使用:
● 使用排鈉利尿劑類降壓藥如:呋塞米、托拉塞米、吲達帕胺、布美他尼、依他尼酸、氫氯噻嗪、螺內酯、氨苯蝶啶等。
● 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吲哚美辛。
● 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的患者,因精神疾病的復雜化,部分精神科藥物與鋰有相互作用,另外長期服用碳酸鋰的患者,使用含“鋰”商品,會使血鋰濃度進一步升高。
● 有軀體疾病的老年人,因軀體疾病及所用藥物、年齡因素,腎臟排泄功能下降,對鋰的副作用敏感性增加。
● 患有心臟病、腎臟疾病、甲狀腺疾病、銀屑病的人群不建議使用。
總的來說,對于日常生活中我們普通人,鋰元素的攝入主要來源于蛋類、奶類、肉類和蔬菜,能否通過含“鋰”商品獲取更多的鋰元素來獲益,暫無定論,還需要等待更多的研究來解答。隨著研究的深入,鋰的作用與優勢被大家日漸發現,鋰也逐漸走進越來越多人的生活中,成為守護大家健康的好伙伴,愿大家科學用鋰、安全用鋰,使它更好地為大家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