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閆少卿



派出所名稱:重慶市公安局江北區分局江北城派出所。
建所時間:2011年。
轄區概況:江北城派出所毗鄰長江之濱,地處江北區金融核心。轄區面積約2.26平方公里,現轄2個社區,常住人口17157人,企業4000余家,其中大型金融機構和企業總部400余家。
警力配備:現有民警34人、輔警10人。
榮譽:先后榮獲重慶市公安局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成績突出單位、江北分局集體嘉獎、先進基層黨組織等集體獎勵。
“永平門街發生一起消費糾紛類警情,請在附近的3號巡邏組前往處置,周邊監控畫面已調取,無堵車情況,系統已規劃最優路線,請立即前往……”
這是重慶市公安局江北區分局江北城派出所“指揮警務艙”下發的一條警令。不同于只有一段文字,這種“可視化”的警令讓警情更加清晰,4G執法記錄儀實時回傳,使處警過程全程可追蹤。“作為全市首個數字化派出所,智慧警務的建設和應用已經融入江北城派出所的各個‘神經末梢,深刻影響改變著民警的工作模式和思維模式。”江北城派出所教導員辛明介紹道。
以江北嘴為腹地,十余年間,江北城派出所與轄區共發展,歷經兩次搬遷和升級,已經成為服務于江北嘴中央商務區,守護國家級戰略金融中心,著眼于“未來警務”的數字化派出所。曾經的遍地工地與機器轟鳴被鱗次櫛比的現代建筑所取代,優良的城市環境、優越的營商環境、安全的法治環境,推動帶來金融機構和金融功能“雙集聚”效應,成為江北區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的重要名片。
“智慧大腦”
提供最有力的警務支撐
“以前不叫江北城派出所,2011年,上橫街派出所、下橫街派出所、三洞橋派出所三所合并之后才取的這個名字。我之前就是上橫街所的。”伏垚是江北城派出所最“資深”的民警,被稱為江北城“活化石”。從警22年,春去秋來,他也成為了派出所和轄區變遷的見證者。
“之前江北城派出所設在五里店一個住宅小區里,面積很小,開會的時候30個人要擠在一個不到20平方米的會議室。會議室既是辦公室又是黨建室。”伏垚對于當時的畫面依然記憶猶新,“現在完全不一樣了,我們派出所數字化綜合指揮室都不止50平方米。”
伏垚口中的綜合指揮室,是江北城數字派出所的“智慧大腦”所在,集基層數據采集、指揮調度、視頻監控、接處警、數字偵查和內部管理于一體,綜合指揮頁面基于派出所轄區電子地圖構建而成,可以實現一圖通覽,能實時查看監控、警員警車定位等功能。
以處警輔助系統為例,當發生案件后,值守民警可以迅速利用案發地周圍的攝像頭資源對周邊視頻進行回看,迅速調取周邊警力情況,大大節約了傳統接處警模式下靠電話詢問等導致的效率損耗,為科學用警、精準派警提供了數據支撐。
2022年6月,伏垚在處置一起因家庭糾紛引發的跳樓輕生警情時,因系統提前關聯出跳樓人員的身份信息和家庭情況,經過有針對性地勸導后,順利將輕生者救回。“之前我們處警是一摸黑,對現場情況不清楚,心里沒有底。現在我們不光能提前了解情況,還能通過隨身攜帶的4G執法記錄儀將處警動態錄像資料回傳指揮室,有利于研判處警態勢,提升處警效率。”
“智能分析”進行最精準的預警管理
“江灘公園、重慶大劇院、中央公園、重慶科技館……一個個‘網紅景點每天吸引大量游客‘打卡拍照。”伏垚回憶起之前的社區工作依然歷歷在目。“當時的社區工作很難做,很多時候只能依靠每個區域的‘居委會大媽,全靠人盯人。”隨著江北城居民的整體拆遷和大型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公司總部先后落戶,江北城派出所換了一個又一個的“大鄰居”,眾多商業體和景點帶來的是日均6.5萬的人口流動。
針對轄區景點多、商業體多、人口流動量大的實際情況,江北城派出所設計了人口智慧管理模塊,將派出所轄區三維立體化呈現,可實現數據查詢、錄入、變更一體化可視化操作,做到人、房、經緯度精準關聯,極大地方便了社區管理工作。
同時,江北城派出所還搭建了一套智慧警情分析模塊。“1小時后江灘公園將進入游客游覽高峰期,周圍道路擁堵加劇,大量車輛會向江北正街涌入,請今日巡邏警力加大景區入口的交通秩序疏導和治安巡邏防控力度。”原本依靠值班人員口述、人力統計等完成的警情,如今實現系統自動生成分析報告,并給出預警建議,為更加科學、準確研判重要警情提供了依據,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現在依靠智能分析,我們可以更快更精準地掌握轄區情況,還能協助治安、刑偵進行警情分析預判。”社區民警陳曉平對智慧管理模塊贊不絕口。
“科技城堡”打造最硬核的平安盔甲
“警官,他公司放款的利率太高,我要舉報他們搞高利貸,套路貸……”像這樣的經濟類警情,民警陳曉平和他的同事們幾乎每次值班都會遇到。
十年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江北城派出所服務的對象也悄然發生著改變。從前,派出所處理的大多是矛盾糾紛和盜搶類傳統型案件,但隨著轄區業態的變化,警情類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派出所民警常常會在下班后自學經濟學方面的課程,以便在處警過程中更加公平公正地進行處置。
為了更好地優化營商環境,服務轄區企業,不光是民警的思維方式和警務技能隨著轄區的發展發生改變,派出所的硬件設施也與時俱進,不斷升級換代,充滿著科技感。
一進派出所,一塊大屏幕映入眼簾,警務公示欄里顯示有對應著每位派出所民警輔警的二維碼,可以實現不加好友,僅通過手機掃碼就能點對點溝通。
“以前到派出所辦業務,因為不了解流程手續,難免要多跑幾趟‘冤枉路',現在只要動動手指,隨時隨地都能跟民警溝通,不僅專業高效,還能獲取不少防范知識。我們公司財務就是看到陳警官的反詐短信,才避免了上當受騙,及時止損。”說到江北城派出所,轄區居民王女士不禁連聲夸贊。
不僅如此,江北城派出所的很多細節都看得到智慧警務的影子:智能物品柜模塊實現民警通過掃碼領用車鑰匙、印章等警務用品;食材采購模塊實現食材動態更新、在線按需申購、經費規范使用;智能裝備柜實現裝備管理“動用能感知、使用有記錄、管理智能化”,保障警用裝備安全、有序、高效運轉,提高管理效率和突發事件處理能力……
“今非昔比啦!我看著這里從一片荒蕪到高樓拔地而起,搖身一變成為金融中心。這十余年,真是翻天覆地。”欣喜于江北城這十年的巨變,伏垚很感慨。
空閑時間,伏垚喜歡到“老地方”走一走、轉一轉,“在這些地方最能感受到這非凡十年警務工作的變化和城市蓬勃發展的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