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飛
湖北省恩施市東部有三個鄉鎮,分別為三岔鎮、新塘鄉、紅土鄉,被合稱為“恩施東鄉”。2005年我剛入警時就在東鄉工作,一待就是15年。現在回想起來,正是東鄉的那片熱土,讓我從剛踏出警校大門時的懵懵懂懂,一步步成長了起來。
責任
每年冬季恩施市城區飄雨的日子,三岔鎮、新塘鄉、紅土鄉這些地方因為海拔高就該下雪結凌了。每到這時,東鄉派出所的民警們都是視雪情為警情,在本職工作之外,承擔起幫助公路養護部門在轄區部分道路上投撒融雪劑的任務。風雪飄曳的夜晚,我們把一捧捧融雪劑撒在每一條已凍成一片鏡面似的路面上,而全然不顧自己已被寒風撕裂出血口的臉龐和被凍得腫脹的雙手。
2018年,我在紅土派出所。那天,零下10度的低溫讓砸在地面的凍雨瞬間結成了冰。下班時分,一天接處警下來已經精疲力盡的民警向禮華、廖開瀾把融雪劑放進警車,然后駛上了紅石路。此時的紅石路儼然成了“滑冰場”,人走在上面尚且趔趄,四驅加上防滑鏈條的“獵豹”更開得小心翼翼。為了叮囑次日因為白事而將有大量來客的事主注意安全,警車行駛到一陡坡處時突然失控往后倒退10余米,險些翻下路邊高坎。一場心已經提到嗓子眼的驚險過后,該叮囑的仍要去叮囑,該強調的還是會去強調。路走不穩了,車行不了了,二人就跪著一步一步在路面上拋撒融雪劑。那一刻,我深刻地明白了什么是責任。
擔當
2012年,我在新塘派出所。轄區發生了一起普通毆打他人的治安案件。案情比較簡單,但由于前期的種種原因,案件一直拖而未結。重新接手后的所長李戴輝并未因為事隔已久而放棄,帶著我把案卷材料完全“返工”,所涉及的知情人再次逐一進行詢問。因為知情人與涉案人或多或少地沾親帶故,加之時間跨度較長,調查時難免會遇到故意回避的情況。一次不行走訪二次,二次不行走訪三次。硬是憑著一份執著,在連續走訪七次后才讓證據得到補充完善,形成了證據鏈,案件最終得以結案。其間,我有過牢騷,也有過質疑,但李戴輝所長的一句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我是這個團隊的班長,有事了我肯定會自己擔。推給別人,我的人當然會輕松,但我的心會更累。”
信任
2016年,我在三岔派出所。短短3個月內,同類型的惡性案件在轄區屢發,群眾人心惶惶。負責案件辦理的我心頭壓力陡增。盡管有兄弟部門的大力支持,但由于案情較為復雜,在關鍵環節的把握上總會有些猶豫。一直關注案件辦理進展的所長彭劍卻并沒有因為我的心慌氣躁而指責。記得那段時間,他對我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別急,你可以的,按照你的思路慢慢來。”這在無形中給了我最大的支持。我開始“連著軸轉”,進辦案區、跑法制、溝通檢察院、提外審,熬更守夜更是家常便飯,人完全是“憑著一口氣吊著”,而這“一口氣”,就是彭劍所長給予的那一份信任。
14本工作筆記記錄下了我在東鄉15年的點點滴滴。責任、擔當與信任,正是恩施公安精神所在。我將深深銘記且用一生去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