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欣
在國家發展中,教育是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很多教育工作者積極開展有關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很多學者提出在當前素質教育理念下,教育的改革需要回歸課堂(馬成龍2022)。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為學生搭建學習平臺,引導他們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念。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需要將課堂管理工作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一線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以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為基礎,開展特色化的教學活動(盛文 2022)。同時,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情況,有效推進因材施教,促進其課堂學習效果的提升。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是在人文主義心理學思潮的影響下誕生的。在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中,美國學者馬斯洛(Maslow)認為“自我實現”的思想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心理動機,每個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身理想,挖掘自身潛能,展現個人價值。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以人為出發點,將人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全面的研究,探求動機與發展之間的關系。在教育工作中堅持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需要教師將學生作為一個整體看待,更好地幫助他們進行自我完善和發展,同時要在教育活動中積極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創造,提高其學習興趣,促進其個人成長(王新燕2022)。在本次研究中,著力以學生為出發點開展高效課堂構建活動,并且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從知識構建的角度進行課堂設計,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促進其能夠在日常學習中實現自我探索、自我提升。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建構起符合自身認知的學習方式,感受建構知識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有意義的合作、情景對話及特色活動等,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理念。通過創設適切的情境,讓學生進行知識的構建,搭建良好的學習平臺。在建構主義理論背景下,教師要通過情景構建的方式,強化師生之間的合作。通過優化學習環境,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感受學習的趣味,了解新知識。與此同時,教師要經常性地鼓舞學生主動制訂學習計劃,并及時開展新舊知識之間的銜接,從而建構起完整的知識學習體系。在教育改革中,國家要求教師在教育工作中實現角色的轉化,從過去課堂的講授者轉為課堂的引導者,幫助學生更好地建構知識。同時,要發揮引路人的作用,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思路及多元化的學習方法(顏小麗2022)。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比較注重教學目標的實現,并且通常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及課堂表現來判斷教學目標是否達到了教學要求。在此過程中,忽視了學生情感的變化及學習興趣的提高。而隨著課程標準的不斷改革,高效課堂管理成為當前教育工作中的重點。以高效課堂為依托,能夠實現學生綜合能力與課堂質量的雙提升。同時,高效課堂理念的推進能有效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為教學理念的創新奠定良好的基礎(陳露2021)。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構建高效課堂,不僅能夠讓學生有效習得知識,掌握相關技能,而且能夠借助高效課堂的優勢,發展他們的思維,促進他們情感態度的表達,進而提升其綜合素養。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高效課堂是以新課標理念為基礎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此過程中,教師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能夠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相較傳統教學模式,高效課堂有效實現了重心的轉移,將課堂交給學生,使他們能夠在學習中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建構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加之,在教育改革中,國家提倡教師與學生以朋友的關系共同進行知識的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傳統的說教者,而是成了能夠走進學生內心的輔導者、引導者(郭月仙2019)。在這種學習背景下,學生樂于與教師進行密切的溝通、交流,共同探討學習難題,這對于其提高學習主動性和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借助高效課堂的優勢,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豪感、成就感,這對于其身心的健康發展及學習成績的提升具有雙重作用(王惠2018)。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2 Healthy Eating 為例,主要結合建構理論的優勢進行實踐探究,以提升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興趣,提升教學的整體效果。
本單元介紹了不同的飲食文化,主要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健康飲食習慣對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意義,進而引導他們在生活中健康飲食。在本堂課的學習中,由于學生會接觸很多與飲食相關的新詞匯,因此學習的難度較大。為了讓學生深入掌握所學知識,教師在課前要做好教學方案的制訂,合理規劃教學流程,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環境,實現知識的有效構建,從而幫助他們激發學習熱情,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本課程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教師需要在教學中融入知識建構的方法。同時,教學中要結合不同飲食習慣,為學生講授各個國家的不同飲食文化,讓他們能夠在了解飲食文化特點的同時提升英語閱讀興趣。基于知識建構教學的特點,設計如下本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Knowledge objectives)
通過閱讀了解不同的飲食習慣,并能夠熟練掌握與飲食相關的新詞匯。
2.能力目標(Ability objectives)
利用課上略讀課文的契機,能夠找到關鍵句,了解文章大意,并從中心思想入手,闡述作者創作這篇文章的意圖,進而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3.情感目標(Emotion objectives)
以本堂課所學內容為基礎,教師進行知識的建構指導,講解飲食文化特點,增強學生對飲食文化的了解;利用課堂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在課上進行互動,通過語言表達提高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為后續的英語閱讀習慣養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Step 1:Leading-in
Task 1:First show the students some pictures of dishes to introduce the topic of this unit.
教師在課堂上出示一些美味佳肴的照片,當學生看到照片時必然會提高興趣。然后,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主動探索這些佳肴的英語表達,實現對英語知識的主動建構。
Task 2:T: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lunch/supper?What is your favourite food?Can you give the reasons?
教師詢問學生一日三餐經常吃什么?最喜歡的食物有哪些?為什么?通過三個問題,讓學生充分思考,并用英語回答。
【設計說明】利用圖片導入的方式,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教師提供的照片與生活息息相關,能夠讓學生主動將生活中的事物與課堂學習相融合,從而實現英語知識的自主建構。通過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可以有效發散他們的思維,與建構主義理論的要求相吻合。
Step 2:Pre-reading
Task 1:Get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s with their partners in this part.
教師在課前為學生布置一項任務:你認為高熱量食物對我們的健康好不好?通過讓學生在上課后進行小組討論,幫助其更好地理解高熱量食物的特點。
Task 2:Now let’s read a story related to the diet.
教師在小組完成發言后,引導學生關注健康飲食相關的知識,然后拋出任務,使其自主對文章進行閱讀。
【設計說明】在初步學習課文階段,讓學生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有效發揮知識建構教學的優勢,發揮他們的學習自主性,更好地鍛煉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他們的團結協作水平。同時,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積極性,使其通過自主閱讀,尋找飲食相關的知識,實現知識的建構,極大地提升對于生詞的記憶。
Task 3:Give students 2 minutes to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story.
教師讓學生主動對課文內容進行概括,了解其對文章大意的掌握情況。
Step 3:While Reading
Task:Skimming and Scanning
教師引導學生在理解大致意思的基礎上,再次對每段的大致意思進行深入理解,并核對答案是否正確。教師在多媒體上出示如下表格,讓學生自主補充內容。

Restaurants Food offered Problems with these foods Wang Peng’s Yong Hui’s
【設計說明】學生通過前期的快速閱讀及后續精讀,能夠有效提升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能培養良好的閱讀能力。教師通過布置任務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帶著問題在文中找答案,可以有效鍛煉他們的信息整合能力,有效實現知識的建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及小組討論的形式可以較好地發散思維,對飲食文化有深層次認知。
Step 4:Post Reading
Task 1:Guessing
在閱讀完后,教師拋出新問題:“你被邀請去了哪里?”“你看到了什么食物?”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學生主動在文中尋找答案,并主動發言。
Task 2:Next discuss in pairs
創設問題:教師通過教學已經讓學生了解了文中餐廳存在的問題,那么針對這些情況,教師繼續創設問題,進行知識的新一輪建構。
(1)Who will win the competition at last? Give your reasons.
(2)Work in groups to design a sign for the new restaurant.
利用以上兩個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與辯論,在談論中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
【設計說明】通過問題創設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下開展小組討論、辯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句式的表達中,全面加深對于生詞的學習,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設計新的餐廳標志,可以讓他們帶著興趣學習一些新的單詞,幫助其感受知識建構的重要作用。
Step 5:Homework
(1)After returning home,tell parents about the dangers of high energy food.
(2)Make a green delicacy at home.
在本堂課結束后,教師要求學生回家后向家長介紹暴飲暴食的危害。同時,利用假期為父母做一道“綠色”佳肴。
【設計說明】本次課后作業的布置,讓學生自主做一道“綠色”佳肴,可以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使其很好地將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運用,感受知識建構對自身發展的作用。利用和父母交流的機會能夠提升家庭的幸福感,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在授課過程中,主要從知識建構的角度入手,積極開展課堂任務的布置。因此,教師在設計課程環節時需要提前對課程的整體教學思路進行梳理,從飲食知識出發,將知識的學習與小組討論交流相結合,貫穿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同時,授課中教師要鍛煉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讓他們對閱讀課文能夠進行自主歸納,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在教學中,教師要時刻以語言知識的學習為主,對學生進行思想意識的引導,提升其文化意識,拓展其知識面,并增強其對英語學習的整體認知。
本課例授課的手段以知識建構為主。在課堂上,教師通過準備食物照片、創設問題討論、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辯論及課后自主制作“綠色”佳肴等方式開展教學,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問題創設環節,教師充分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使他們能夠利用學習新知識的契機,巧妙將生活與學習相結合。教師除了對課本知識進行講授外,還結合生活實例對課本內容進行延伸,如其他國外飲食習慣。不過,在補充知識的過程中,英語教師要使用合適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充分發揮自主性,并且要注重自主探究活動的開展,讓其在課堂上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對所喜歡的食物、飲食習慣進行表達,從而幫助他們樹立自主建構知識的理念,有利于推進高效課堂的開展。
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形成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以“知識建構”為依托,通過趣味導入、知識延伸及創設問題等方式,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促使他們親身參與新知識的建構。在此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加深理解,從而有力促進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