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郭牌西瓜實現全國基地年產值2萬噸,總銷售額突破2.5億元。但作為公司發展更為重要的節點,則是依靠我們成立的西甜瓜研究院與國際事業部,以此匯國內頂尖栽培技術人才,整合創新研發力量,通過農業高新科技、引進學習國外先進商業模式、創新性理念推動傳統農業的轉型與發展,推進郭牌農業成為集生態化、數字化、智能化等為一體的全球現代智慧型農業品牌。‘郭牌西瓜要想走出國門、走得久、走得遠,科技是企業生產力,世界標準是刻度尺……”由守昌說道。
作為郭牌西瓜第二代“掌門人”,由守昌原本沒想到自己會和西瓜產業有什么交集。2010年從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剛一畢業,他就順利簽約中石化勝利油田,成為國企正式職工。來寒亭“種瓜、賣瓜”,全是因為自己愛上了一個姑娘……
由守昌在大學讀書時,談了一個老家寒亭區固堤街道的女朋友小郭。小郭的父親是寒亭一帶有名的“西瓜大王”郭洪澤,也就是郭牌西瓜的創始人。
由守昌回憶說,第一次去小郭家見家長,老郭自然拿出最好的西瓜招待自己。“一口瓜咬下去,那口脆甜我這輩子都忘不了。”這么好的瓜,為什么不能做大做強?!回到鄒平的由守昌二話不說辭掉了油田的穩定工作,來到寒亭創業,就這樣,老郭家用一個西瓜招到了這個“賢婿”,他也成了老郭最得力的接班人。
生于1951年的郭洪澤,1980年開始種西瓜,對于那時老郭來說,僅有的兩畝多瓜地是他的生計,更是他的希望。為了種出好瓜,老郭在窩棚里過了十個春節;為了弄清爛苗病因,他三天三夜沒合眼,累得脫了形;為了西瓜他也曾欠下一屁股債,全家三個月沒吃過白面……
可這些挫折與打擊,不僅沒有打到郭洪澤,反而打磨出一個農人的匠心,老郭心里越來越有底了。信科學、學技術!1985年,老郭經過反復試驗,終于找到了種出好瓜的訣竅,他在原有地膜、塑料大棚的基礎上,加蓋一層拱膜、草苫,保證白天不超溫,夜間不受寒。結果這一年西瓜獲得了好收成,每畝純掙3000多元。打這以后,他的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還是在這塊瓜地上,郭洪澤選育出了最優質的品種,也摸索出了讓業界嘆服的“三膜一苫”技術。
堅持科技興農、科技富農,正是有了千千萬萬像郭洪澤、由守昌這樣的產業帶頭人,才將“郭牌模式”的種子根植于這片沃土之中。
2018年,寒亭區獲批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由守昌瞄準這塊金字招牌,在園區技術集成示范區流轉1000余畝土地,建設多功能卷簾溫室大棚,實現錯季生產,一年四季都有瓜可售。
“2019年3月26日,產業園內14個西瓜大棚開棚上市,頭茬30元一斤,一天產出2萬斤依然供不應求。”進入銷售旺季,由守昌每天“堅守”大棚,看長勢、查問題,訂單電話亦響個不停。
2011年我們的銷售額是100萬,2014年是1000萬,2018年達1.2億元,2021年更是突破了2.5億元,銷售業績增長250倍,西瓜出口至韓國、香港等地。這些成績得益于郭牌西瓜不斷擴大的“郭牌”之路由守昌說道。
為了把產業做大做強,由守昌堅定站在產業發展前沿,把眼光瞄準“國內先進、世界一流”,確立了“打造中國精品,培育世界名品,讓國人吃上最好西瓜”的目標。與國家西甜瓜產業體系聯盟、北京農林科學院以及英國、日本、韓國等國內外十多家科研院所聯手,成立了“兩院兩室兩中心”的技術研發創新體系,設立了“山東省院士工作站”。目前公司已引進基因圖譜數據、高通量分子檢測等世界先進育種技術10多項,儲備優質西甜瓜種質資源1928份。打破了國外對我國小型西瓜品種的壟斷,解決了長期被國外“卡脖子”的問題。
先后引進和研發新技術100余項,申報國家專利167項。在對生產全過程270個節點進行標準化控制基礎上,編寫了7個省級農業技術規程,發布了24項企業標準,30項團體標準,110余項內控標準。標準化、精細化生產走在了全國前列,推動了整個西瓜產業進步。產品榮獲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金獎、第十六屆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濰坊知名農產品品牌等獎項。
投資4500萬元率先實施了“智慧西瓜”項目,通過智能操控,接入泵房系統、過濾系統、智能施肥系統、吊噴霧化系統、地面滴灌系統等10個智能系統,實現了可視化管理、智能化管控,勞動強度下降60%,畝產提高一倍以上。郭牌農業引進的國內首條“西瓜無損檢測分揀智能流水線”,實現了西瓜標準化、科學化分級分揀的革命性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創新打造了“寒亭西瓜溯源品控一體化管理平臺”,在國內率先創建了“一瓜一碼一檔案”和“一瓜一險”體系。不僅實現了寒亭西瓜全程可追溯,也為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多了一重保障。
“一個農業龍頭企業當家人,不僅企業要掙錢,更重要的是讓農民富起來。”這是一個黨員企業家的情懷。公司創新構建了“黨支部+科研體系+企業+基地(農戶)+營銷體系互推共進”的聯農帶農模式,完善了與農民緊密相連的“六維聯結”利益機制。公司對種植戶統一流轉土地、建設設施大棚,統一提供種苗、農資、技術指導,最后按西瓜生產量結算,農民不用出錢,不承擔風險。直接帶動的種植戶1000多戶,帶動就業8000多人。一個公司同時為農民帶來了財產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等多重收益。
而自1993年開始,在“郭牌模式”的帶動作用下,寒亭區的農業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了出來,不光西瓜有品牌,如寒亭的蘿卜、葡萄、小米、蜜薯等農產品都具備了品牌意識,紛紛注冊了自己的商標,有些甚至已經發展成為國內知名農產品品牌。截至目前,寒亭區注冊的農產品品牌已經超過了300個。
如今,以喜人的“郭牌”西瓜為代表,一大批品牌農業在寒亭區遍地開花。目前,寒亭區正以農業產業發展作為實現鄉村跨越式發展的軸心和主線,不斷延伸發展業態,穩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而通過“郭牌模式”的輻射帶動,整個濰坊地區的農產品都呈現了蓬勃向上的態勢,推動著濰坊地區農業農村地區的跨越式發展。
擇一事,終一生。唯有初心不變,才能歷久彌新。郭牌40年如一日,專注于西甜瓜產業鏈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小西瓜也在逐漸做成大產業,成就百年郭牌、百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