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洋 王珉珠
為積極發揮考試引領功能,幫助師生擺脫固有的“劃重點”和“抄重點”應付考試模式,遼寧省于2020年末開始全面實施教考分離工作。通過以教考分離為起點,提質促教,創新發展,在教學與考試的深度改革中促進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對照《遼寧省教育廳關于推進普通高等學校教考分離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遼教發〔2020〕36號)《遼寧省教育廳關于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教考分離試點工作的通知》(遼教函〔2020〕427號)相關要求,結合學院辦學實際和專業特點,緊緊圍繞“教什么、考什么、評什么”三個核心要素,本著“多樣性、全覆蓋、高標準、規范化”的原則,持續發力、全面布局,加快教考分離改革步伐,構建了“動員—組構—實施—反饋—調整—評價”完整的教考分離生態圈,不斷強化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形成了科學有效、利于發展、公平公正的教學質量考核評價體系,基本實現了“教師教學有考量、學生學習有質量、考試管理有衡量”良好的教考分離效果。
一、明確“教考分離”新風向
教考分離強化過程實施與管理,重點在于對學院教學效果和考試結果形成“有計劃、有部署、有落實、有指導、有評價、有反饋”的閉環模式。學院實施教考分離,一是,依據《遼寧省教育廳關于推進普通高等學校教考分離工作的實施方案》制定符合自身教學實際的教考分離工作實施方案。二是,按照“三全”原則,即覆蓋全數院(系)、全體學生及全部課程,全面組織領導開展工作。深化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教考分離工作的實施與落實,具體實施按照“三層模式”即: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公共課三個模塊層次,設定不同教考分離實施方式,實現主要考試課程教考分離全覆蓋。三是,層層落實。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廣泛調研、深度分析,明確實施教考分離的工作原則,提出了集體命題式、試題(卷)庫式等多種教考分離形式,滿足不同類型的課程考核需要,并完成所有考試課程全面實施教考分離。
二、全面實施教考分離促質量
沈陽音樂學院在落實教考分離工作中,遵循藝術人才培養規律,強化教學改革,實現人才培養及教考分離過程中的知識更新、技術更新、方法更新、標準更新、思維更新,直面藝術院校學生的能力差異、基礎差異、個性差異、需求差異等不同層面問題,使不同專業、不同課程類型、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能夠通過多樣化教考分離模式和手段,凸顯教考分離效能。
(一)科學布局,精準施策,教考分離,重教重學
沈陽音樂學院各二級院(系)在教務處的指導下,完成了集體命題、試題庫建設等各項工作。演唱、演奏類課程考試方面,考試主要安排在排練廳、匯報廳、階梯教室中進行,每個考場設相關專業評委3—7人,打分實行主教教師回避制,考試過程按照舞臺演出要求,考試全程進行聲像資料錄制存檔。
共同課考試方面,在期末考試中嚴格遵循“教考分離”的總體原則,命題、抽卷、審卷、制卷、考試、監考、閱卷、復核、評分、錄分、分析等環節均按照相關考試管理規定進行,做到“客觀公正、賦分準確、寬嚴適當、前后一致”。
教考分離實施過程中,一方面,引導教師回歸教育本身,教學過程中重教重學,關注人才培養目標、專業教學計劃、課程質量標準,全面系統講授基本理論知識,傳授解決藝術類專業實際問題的技能。另一方面,檢查評定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主動向學意識,形成以考促學、以考促教和更有質量的教育教學“新生態”,發揮考試對教與學的評價、導向、激勵和調控的正向作用。
(二)發揮優勢,多點聯動,特色鮮明,持續深入
充分結合學院各專業特點,發揮優勢,多點聯動,采取抓住關鍵環節,結合不同課程建設與考試特點,分門別類,手段多元,多樣并舉,將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加強過程管理,不斷完善包括試題庫建設、閱卷、評分、考試分析等完備的考試管理流程,形成全過程教學評價建構。以音樂表演專業、音樂教育專業、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為例:
1.音樂表演專業——能力培養,四個“維度”
音樂表演專業教考分離以技能考核為抓手,注重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的同時,關注“專業教學、唱奏技術、舞臺表現、評價反思”四個“維度”縱向內涵式發展。
首先,開展“教考分離”試題庫和曲目庫建設,對各課程命題數量、難易程度等進行了科學化的探索;音樂表演類專業主科考試,按不同專業方向建立相應的曲目庫。考試中嚴格遵循“教考分離”的總體原則,命題、抽題、審核、考試、監考、評分、錄分等環節均按照相關考試管理規定進行,保障考試的公平、公正。其次,要求所有音樂表演專業學生考試著演出服參加,安排在專業排練廳中進行,考試全程進行聲像資料錄制存檔。通過嚴格規范考試流程的方式,有效整肅了考風考紀。
實施教考分離以來,音樂表演專業的教師教學觀、質量觀、人才觀等有了明顯的改變。教師關注得更多的是學生職業定位、能力發展以及在課堂上學習的自主性、參與度、學習效率和自信心。一年級學生學習目標明確,有了自主、合作學習和展示的意識;二年級學生能夠針對演唱、演奏等專業學習開展自主學習和交流展示;三年級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意識明顯增強,專業學習能力明顯提高,為四年級的畢業音樂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2.音樂教育專業——分層分級,提質見效
音樂教育專業通過廣泛調研、深度分析,明確實施教考分離的工作原則,全體教師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集體命題、試題庫建設等各項工作。其中集體命題作品500余首;試題庫涉及課程19門,組卷360套,實現分層分級教考分離模式,同時開展深入研討,攜手把關,保證試題內容有效覆蓋教學內容,并嚴格杜絕了“機械刷題”“劃重點”等現象的發生,保證試題編制、試卷提交等各環節的客觀公正。
以“視唱練耳”課程為例。在教師層面,主要由教考分離前的少數教師命題轉變為全體教師集體命題,在教學大綱的框架下,做到了試題內容與形式兩方面的價值最大化。視唱口試中,同樣是抽簽決定考試曲目的形式,教考分離后曲目量大幅增加,學生能夠更加努力地進行復習,并且在考試中視唱考試的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3.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能力范式,以考促教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教考分離基于學生能力范式,突出學生能力引導,建立以教學大綱為依據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統一考試,以考促教,充分發揮考試在教學工作中的促進作用,使教學工作規范有序。通過教考分離落地落實,著力解決教學評價“指揮棒”問題,進一步激發教學活力,促進教風學風持續改善,調動教與學雙向積極性和創造性。
專業技能課教考分離采取主教教師回避,作品從收集、拍照、入檔到評分過程,主教教師均采取回避措施,不參與任何一個環節。成績核算環節教師評閱作品工作在教務處指定時間和地點集中進行,并組織教師流水評卷。教師閱卷按照課程大綱,評分標準嚴格評閱。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教考分離實施對于學生能力范式而言更加突出實踐性、創新性、綜合性和創造性,以學生能力培養與形成為根本,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與創新能力為突破口,有目的地選擇和設計考試形式,更加關注學生能力的指引、培養與形成,強調過程性的多元考核評價。面對面開展“教與學”考核與評價,積極推進教考分離新模式。
4.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博放精約,統一尺度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在教考分離改革實施過程中尋求人才培養博放與精約的契合,實現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高水平、高質量、高標準。
(1)授課前:博放式內容,不斷更新知識、技術和方法,轉變教師傳統授課方式,督促所有任課教師授課前需要對每堂課授課知識點進行詳細的梳理。
(2)授課中:精約式教學,注重核心價值融入,優化專業知識結構,強調課程內知識銜接,對考試大綱要求的知識詳細講解,杜絕有所側重,對所授課程所有理論知識點全面講解,杜絕有所遺漏。
(3)考試前:試卷庫集體命題,以問題為導向,每科課程組建10套試卷,考試時隨機組卷,統一尺度,三方監督,考卷由教務處、學院及專業負責人三方共同從試卷庫中隨機抽取。
(4)考試后:在試卷密封的情況下,采取集體流水閱卷,并對考試成績進行有效分析。關注學生能力發展,不斷更新標準和思維,促進學生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能力養成。
三、結語
沈陽音樂學院自教考分離工作實施以來,努力將教考分離實施過程中的成果融入日常教學、考試等各環節,進一步完善試題(卷)庫的建設,定期充實、調整,并根據藝術院校課程建設、發展及教學要求適時更新;探索全過程學業考核模式;研究開放性考試課程;優化考試流程及相關辦法,使教考分離工作向縱深方向發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沈陽音樂學院特色的教考分離模式和教學管理、評價與考核體系。教考分離工作在立足“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內涵要求的基礎上,堅決把牢人才培養質量關,嚴格落實“教考分離”,營造優良教風學風,深化本科教學改革,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本文系“2021年度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指南題號7-5)的項目成果。
參考文獻:
[1]王初明:《教考分離,重在促學》,《外語教學與研究》2022年5月第54卷第3期。
[2]朱偉霞:《高校教考分離管理模式分析》,《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第8期。
[3]孟少博、李婭楠:《高校試題庫的建設研究》,《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年第1期。
于洋洋 沈陽音樂學院副研究員
王珉珠 沈陽音樂學院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