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博 李珊珊 陳明明

摘? 要: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企業不僅僅注重生產環節,而是將生產活動進行了前伸和后延,不斷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緊密聯系,形成了企業供應鏈。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不斷變化,更加注重實踐性與應用性。為了更好地適應企業需求,在物流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結合企業供應鏈將課程群建設納入現有物流工程相關專業知識體系中,對物流工程、物流管理等專業輸出高質量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人才十分重要。文章在研究企業供應鏈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以企業供應鏈為導向的物流專業課程群教學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物流專業課程群;教學模式;企業供應鏈導向
中圖分類號:F274; G642? ? 文獻標志碼:A? ?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3.046
Abstract: Facing th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market environment, the enterprise not on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production link, but also extends and postpones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and continuously strengthens the close connection with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nterprises, forming the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de, enterprises' demand for logistics talents is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practicality and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logistics students, we should integ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groups into the exist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ystem related to logistics engineering in combination with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logistics engineering,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other majors to output high-quality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alent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logistics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group oriented by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Key words: logistics professional course group; teaching mode;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orientation
0? 引? 言
課程群的概念在國外早已形成,其根本思想就是“把具有內在聯系的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內容或問題統整成一門新的學科”,其內容不僅僅在形式上表現為兩門以上學科的交融,而且表現為構成綜合課程的內容具有復雜的綜合性,具有培養學生綜合解決問題能力的功能。從課程群建設的目標上看,課程群重視相關課程之間的交叉,追求跨學科之間的融合,使得教學內容更具整體性和綜合性。因此,課程群建設的目標為各門課程齊頭并進、發揮協同作用,講究整體效益,達到最佳效果,從而使各門課程提升到一個新檔次,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從課程群建設的過程上看,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結合其他先進的理念、技術手段進行課程群設計。如宋躍等提出基于OBE理念的課程群建設與探索,王驥等針對新工科背景下電子信息類專業網絡課程群建設進行了研究,田錦龍等進行了基于CDIO的JAVA課程群的教學設計與實踐。從課程群建設的結果看,開展課程群建設有利于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使課程群內容更具有綜合性,同時也打破了課程內容的歸屬性,增強了不同課程之間的融合。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在內的許多高校都以某一課題為基礎進行課程整合,并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成功。
經過文獻調查分析,目前針對物流專業課程群建設的研究比較少,而結合供應鏈管理理念的物流專業課程群建設的研究幾乎沒有。本項目將圍繞企業供應鏈全過程的采購管理、生產管理、倉庫與庫存管理、銷售管理各環節進行課程模塊化設置,將專業核心骨干課程內容重新規劃、整合,完善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努力培養企業迫切需要的實踐性和應用型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人才。
1? 以企業供應鏈為導向的物流專業課程群構建
1.1? 教學模式。物流專業所講授的知識涵蓋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方面,學生就業所涉及的企業包括各大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行業。物流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旨在培養具備扎實的物流基礎知識與良好實踐能力的物流綜合性人才。以企業供應鏈為導向的物流專業課程群的構建能夠打破現有物流專業課程的界線,重新梳理知識點,從企業供應鏈全過程包括采購管理、生產管理、倉庫與庫存管理、銷售管理模塊的角度進行歸并整理,構建物流專業核心骨干課程群體系框架。同時,開發、收集、組織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將教師的教學、科研項目融入到教學環節中,形成課程群教學資源庫,包括試題庫、案例庫、實踐實驗資料庫等。具體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在新的教學模式下,通過知識點的再梳理,能夠更好地理清知識點及課程邊界,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加強。同時,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理論和實踐融為一體,抽象變為形象,被動聽變為主動做,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此外,能夠提高學生的崗位實踐技能和就業競爭力,結合企業實際問題進行學習,崗位實踐技能必然大幅度提高,縮短工作適應期。因此,以企業供應鏈為導向的物流專業課程群的構建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在學習氛圍中,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群體溝通技巧和組織協調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職業素質、職業道德等綜合素質。
1.2? 教學方法及考核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注重教學與科研的結合,營造自由探索的良好環境。同時,改變以講授為主的單一的教學方法,運用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的多樣化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積極探索具有物流學科專業特色和課程特色的教學方法,如:啟發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演示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問題導向教學法、模擬實訓教學法、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法等,或采用上述方法的部分組合,逐步形成一套教與學互動的教學方法體系。
注重教與學的結合,充分應用包括超星、華北理工大學教學平臺等先進技術和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在課程群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考核方法改革方面,積極推進核心骨干課程的考試改革。根據課程特點和教學要求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考核,以利于考核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綜合應用能力、實踐和創新的能力。比如選用成果性考核,如調查報告、作品展示等,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興趣;選用學生合作項目考核,能夠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
1.3? 畢業設計。首先,在選題上以企業運作實際應用為目標。可結合實習基地、實踐教學基地的企業實際業務問題,綜合運用課程群教學體系中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應用于企業業務實踐中。充分體現應用性和實踐性,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理論應用水平,在就業競爭中占據優勢。其次,要解決綜合性課題下的畢業設計單兵任務分配中的難度和工作量的合理性,形成規范化考核機制,合理制定各項考核指標的權重,應能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激勵學生的創新潛能,考核要體現公平性。最后,畢業設計的標準文集應細致全面,不流于形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畢業論文相關文件的撰寫能力和規范性。
1.4? 教學團隊。以課程群為單位組建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學團隊,按企業供應鏈各模塊劃分不同的項目小組,在項目小組內實行集體備課制度、聽課制度,小組間積極交流,主動分享校內外的學習經驗,有益于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以項目團隊為單位,進一步探索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落實課程群建設的培養目標。同時,教學小組能夠形成合理,申報各級教學改革項目、科研項目,以增強教學團隊的學術自信,將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
1.5? 課程教學資源建設。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包括教材的編寫,通過系統的企業調研、專家交流指導等工作,將崗位能力要求與教學目的相結合,崗位工作內容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企業員工考核方式與教學考核評價方式相結合,根據學校教學實施計劃撰寫出教程的課程目錄、課時分配、教學方法等的教學標準供學校參考并且修改,以確保教材開發的工作更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專業性。針對各課程群模塊建立資源包,包括與教材相匹配的課程標準1份、多媒體電子書1份、電子課件1套、教學視頻1套、教學動畫1套、電子教案1套、習題庫1套。
2? 結? 論
以企業供應鏈為導向的物流專業課程群教學模式有利于深化物流專業理論知識,通過知識點的再梳理,能夠更好地理清知識點及課程邊界,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加強。同時,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將理論和實踐融為一體,抽象變為形象,被動聽變為主動做,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提高學生的崗位實踐技能和就業競爭力,結合企業實際問題進行學習,崗位實踐技能必然大幅度提高,縮短工作適應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源于實踐,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群體溝通技巧和組織協調能力,從而形成綜合實踐能力、職業素質、職業道德等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馬茵. 淺析高職高專《物流企業管理》課程的教學改革[J]. 啟迪與智慧(教育),2018(7):90-91.
[2] 教育部. 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J].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8(9):18-24.
[3] 賀珺瑋,楊克巖,王秀繁. 高職高專《物流企業管理》課程考試改革探索[J]. 現代交際,2017(13):28-29.
[4] 覃基笙.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智慧教學模式實施策略研究[J]. 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21,36(6):29-34.
[5] 郭依正,焦蓬蓬. 論實現線上教學的方法與工具[J]. 電子制作,2020(Z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