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生
摘要:
當前,高校國防教育存在訓練科目不全、訓練形式單一等問題,而將消防安全培訓融入新生入學軍訓中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來說,能夠強化學生的消防安全認識、優化消防安全教育機制,并實現跨學科融合教育。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可以通過依法推進消防安全培訓、增強消防觀念和軍事技能、創新消防安全教育形式以及開設相關講座和實踐活動等方式,為大一新生提供全面的消防安全教育。
關鍵詞:消防安全;培訓;高校;新生入學;軍訓;有效路徑
引言
近年來,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受到了廣泛重視與關注,為了提高學生對于火災和其他緊急情況的應對能力,許多高校開始將消防安全培訓納入到新生入學的軍訓計劃中。這一舉措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安全意識、責任意識,還能夠培養他們面對突發事件時的應變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然而,如何有效融合消防安全培訓和高校新生入學軍訓仍然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課題。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出發,探討如何尋找有效路徑,使消防安全培訓成為高校新生入學軍訓的有效部分。
一、當前高校國防教育問題
大一新生入學軍訓是該階段國防教育的重要部分,但是當前高校國防教育面臨訓練科目不全、訓練形式單一等問題。尤其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全面轉化學生觀念、提升能力素質等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一)訓練科目不全
高校國防教育涵蓋多個方面,包括軍事理論知識、體能訓練、技能訓練等。全面化的知識覆蓋能夠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國防建設和軍事事務,提高他們對國家安全的認識。此外,科目的設置也要與國家發展需求和未來戰爭形態相適應,加強對信息化、網絡空間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學習,提高學生在新時代背景下的軍事素養[1]。顯然教育實踐中無法全面落實,對于信息化建設力度不足、缺乏多元內容與活動組織,更使得軍訓形同虛設,還有很多學生為逃避軍訓而找各種理由。未來的國防教育中,應當重視大一新生入學軍訓這一環節,與該階段選修課、網絡課、實踐活動等相輔相成,培養學生的國防素養與綜合素質。
(二)訓練形式單一
現代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國防教育本應嘗試多樣化的訓練形式,包括仿真訓練、實踐演練、軍事交流等。實際上缺乏真實的情景模擬與實踐訓練,導致學生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不足。學生的理想信念、責任與榮譽感、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程度不足。對此,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問題,積極投入到優化改進之中。例如,加強對教育主體的科學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和教學體系;增加教育資源投入,在教育設施和師資力量上下功夫,提高國防教育的質量水平;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防觀念,增強愛國意識和責任感,為國家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2]。
二、消防安全培訓融入高校新生入學軍訓的意義
消防安全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組成,對于高校新生來說也同樣重要。尤其冬季天氣干燥、新生大多缺乏生活經驗,更要重視國防教育中融入防火、防災等內容,實現學生能力素質的提高,發展全面化、專業化的高等教育。
(一)強化學生消防安全認識
作為高校新生,他們正處于人生的重要階段,面臨著諸多新生活、新環境帶來的挑戰。消防安全是他們學習、生活中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技能。而入學軍訓作為新生入學的第一課堂,可以通過專業的消防培訓,將消防安全知識深入淺出傳授給他們。通過實際操作、模擬演練等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火災帶來的危害,增強他們的火災防范和應急處置意識。潛移默化中,學生自然認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夠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妥善應用電器并防止火災發生。
(二)優化消防安全教育機制
將消防安全培訓融入高校新生入學軍訓可以進一步優化消防安全教育機制。通過統一組織、統一標準的消防安全訓練,可以確保每個新生都得到新認識、新體驗,提高培訓的質量水平。此外,將消防安全教育納入到高校新生入學軍訓中,也可以確保教育的及時性和針對性,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范,遇到突發事件時冷靜分析并保護自己和周圍的人。全校師生、教職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上到管理制度、下到不私拉電線和使用大功率電器,真正做到消防安全從我做起[3]。也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做到重視消防安全教育、豐富國防教育內容與活動,共同守護好校園這個大家庭。
(三)跨學科融合教育得以實現
消防安全是一門涉及多個學科的綜合性學科,涵蓋了物理學、化學、工程學、心理學等知識內容。將消防安全培訓融入高校新生入學軍訓中,可以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跨界合作,實現知識的交融,帶給學生全新學習體驗。例如,消防器材的使用需要了解物理原理,建筑防火需要考慮工程學和化學知識,危險源辨識涉及心理學方面知識。學生經過相應學習和實踐,能夠真正強化對于綜合性學科的認識,發展出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成為有責任擔當、有優良品質、有過硬學識與能力的優秀人才。教育實踐中突出跨學科融合教育,依托軍訓活動培養學生的消防安全認識與能力,也將推動高等教育現代化、全面化發展。
三、消防安全培訓融入高校新生入學軍訓的有效路徑
(一)依法推進消防安全培訓
大一新生入學軍訓是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堅定革命意志、提高擁軍愛軍觀念的重要環節。為了實現跨學科融合教育,加強大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將消防安全培訓融入軍訓中,值得我們深入探討。首先,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培訓的法律法規至關重要。我國《消防法》(簡稱)規定:任何單位、成年公民都有參加有組織滅火工作的義務[4]。高校也要設置相應環節,并依法進行消防安全培訓,顯然大一新生軍訓是一個恰當時機,還能夠與國防教育融為一體,提高全體教職工與學生的消防安全認識。[5]其次,建立一支由專業消防安全人員組成的隊伍,負責高校新生入學軍訓中的消防安全培訓工作,以其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求,進行個性化、差異化培訓,提高培訓效果。此外,建立高校與當地消防部門的合作機制,加強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聯合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活動、定期檢查和評估工作,不斷提升培訓的質量水平,增強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能力。最后,加強對培訓效果的評估,建立消防安全培訓檔案,追溯學生的培訓情況和成果。同時,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對不符合培訓要求和規定的行為進行糾正,確保消防安全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總之,依法推進消防安全培訓,加強專業指導隊伍培養,培養學生的消防安全主體意識,加強與消防部門的合作與協調等,可以更好提高大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能力,確保校園消防安全工作順利進行。
(二)增強消防觀念、軍事技能
消防安全是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特別是在高校新生入學軍訓期間,注重培養學生的消防觀念和軍事技能,將為他們今后的生活和事業打下堅實基礎。首先,要加強消防觀念的培養。在新生入學軍訓中,應特別關注對消防安全知識的普及和宣傳。通過組織專題講座、開展消防安全知識競賽以及推出相關宣傳活動,提高學生對火災的認識和對火災防范的重視。此外,還可以邀請消防專家和消防人員進行講座,分享真實案例,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消防安全,并教授實用的逃生自救技能。其次,應注重軍事技能訓練。在新生入學軍訓中,可以設置消防應急演練環節,讓學生在模擬火災場景下展示應對火災的能力。模擬火災現場進行設置并配備訓練設備,包括滅火器、專業面罩等,使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和應對真實火災情況,提高其現場處理問題和應急反應的能力。此外,還可開展軍事技能競賽,如火場逃生比賽和應急救援比賽等,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他們在緊急情況下保持冷靜并通力合作。筆者認為,以上兩項工作必須進行合理化設計,包括理實一體化、項目化等,讓學生親身參與消防演練和實際消防工作。有條件的情況下,與消防部門合作搭建實踐場景,并指導學生運用所學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真正提高青年大學生的應變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綜合素質。綜上,在高校新生入學軍訓中增強消防觀念和軍事技能,可以培養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將為他們今后的生活和事業提供有力支持。這也將構建出更加安全、有序、和諧的校園環境,為社會的穩定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三)創新消防安全教育形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消防安全教育已經成為了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校新生入學軍訓時,消防安全培訓也成為必要環節。如何創新消防安全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效果,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可以采用多媒體展示的方式來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可以將消防安全知識直觀呈現給學生,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記憶效果。比如,在軍訓之前,制作一些消防安全教育視頻,將火災事故的發生場景、原因、預防方法等內容進行展示,讓學生通過視聽的方式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6]。其次,模擬演練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在真實場景下對學生進行消防安全知識的培訓。比如,在軍訓期間,設置一個模擬火災場景,由消防教官指導學生進行逃生演練和火災撲救演練,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下感受火災的危險性,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此外,游戲化教育近年來十分受歡迎,通過游戲化的設計將學習內容與游戲元素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比如,在軍訓期間,設計一款消防安全知識競賽游戲,讓學生在比賽中學習相關知識,增加趣味性和互動性。最后,還可以結合互聯網平臺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在高校新生入學軍訓時提供消防安全教育資源,如在線課程、虛擬實驗室等,讓學生在校內外都能夠方便進行學習。總之,創新消防安全教育形式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徑,通過多媒體展示、模擬演練、游戲化教育和互聯網平臺等方式,可以讓消防安全教育更加生動、形象,提高學習效果。
(四)開設相關講座、實踐活動
軍訓期間,由學校組織大一新生參與消防安全講座,可以邀請專業消防人員或相關領域的專家來進行講座,向學生介紹基本的消防知識、火災危害以及應對火災的正確方法。同時,還可以邀請一些火災事故的幸存者或親歷者分享他們的經歷,增加學生的警覺性和責任感[7]。在實踐活動方面,由軍訓教官組織模擬火警逃生演練,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火災逃生的緊迫感和重要性。此外,還可以設置消防器材的展示區域,讓學生了解各種消防器材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進行實際操作演示,掌握基本的滅火技能。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還可以設置不同的講座和實踐活動內容。例如,對于工程類專業的學生,可以重點講解建筑火災的防范措施和應急處理方法;對于醫學類專業的學生,可以重點講解醫院發生火災的風險和相應急救措施,針對性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8]。在講座與實踐中,學生互動討論,圍繞主題進行問答、思維碰撞,形成自己的觀點與對火災的認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真正對國防教育與消防安全產生興趣。
結語
總而言之,消防安全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將消防安全培訓融入高校新生入學軍訓是一種有效途徑,可以通過加強學生的消防安全認識,提高他們的軍事技能,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和緊急處理能力等,從而為未來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馨.論消防培訓列入高校新生入學軍訓中心的可行性[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1):62-63.
[2]劉玲艷,王二青,崔興凱.“雙控”視角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存在問題與優化對策[J].化工管理,2023(23):83-86.
[3]胡瑞麗,盛茜.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安全教育新模式探索——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3(04):8-11.
[4]楊文,田景富,黃達,等.基于NB-IoT的高校智慧消防裝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3,19(11):83-85.
[5]汪永祥.基于高校建筑群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網技術研究——以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消防界(電子版),2023,9(07):71-73.
[6]曾文芳,邱玉香.龍巖消防支隊開展“消防知識進軍訓”三千余名新生受益[J].消防界(電子版),2019,5(19):41.
[7]王陸平.消防進軍訓鹽津縣第三中學1000名高一新生共享“消防盛宴”[J].消防界(電子版),2017(10):1.
[8]劉濤,白雪.大學生消防安全教育模式探究——以G學院“消防志愿者訓練營”為例[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7,19(03):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