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泳
摘 要:在乒乓球訓練當中輔以相應的訓練器材,不但可以提升訓練效果,還可以讓乒乓球訓練更為多樣化,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訓練積極性。因此,重視乒乓球訓練中輔助器材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本文以乒乓球訓練中“單打球臺”輔助訓練器的應用為例,探討乒乓球訓練中輔助器材的應用效果。研究主要采取查閱文獻法、專家訪談法、實驗法、問卷調查法和數據分析法進行。通過實驗發現,用單打球臺輔助訓練和標準球臺訓練相結合的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乒乓球基本技術的提升,更好地促進學生身體素質與自信心的提高,為學生乒乓球技術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礎。
關鍵詞:乒乓球訓練;輔助器材;單打球臺;效果
乒乓球在我國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社會體育、學校體育以及競技體育當中都在開展乒乓球運動。乒乓球對場地和設施要求不高,故而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而在乒乓球訓練當中輔助以相應的訓練器,不但可以促進訓練效果的提升,還可以讓乒乓球訓練更為多樣化,從而對學生的訓練積極性進行更好的調動。此外,輔助訓練器材還能夠促進學生技能的提升和技術穩定性的提高,使訓練過程更為完善和具體。因此,重視乒乓球訓練中輔助器材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乒乓球訓練中“單打球臺”輔助訓練器的應用為例,探討乒乓球訓練中輔助器材應用的效果是否顯著。
2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乒乓球訓練中“單打球臺”的應用作為研究對象開展探究。實驗選取兩組學生,一組為實驗組,另一組為對照組,兩組學生在身高、年齡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能夠進行對比實驗。為確保實驗的嚴謹性和客觀性,兩組學生都使用橫拍握法。
3 研究方法
3.1 文獻資料法
在期刊數據庫中查閱乒乓球訓練輔助器材應用方面的資料。通過對所查閱文獻的閱覽和分析,對相關研究現狀以及問題加以全面了解,為本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論依據。
3.2 專家訪談法
本研究依照研究目的,對相關專家進行了走訪,咨詢其相關建議,從而為本研究提供參考。
3.3 實驗法
本研究采用實驗法對實驗前后的數據進行分析,了解“單打球臺”在乒乓球訓練中的應用效果。實驗選取兩組學生,一組為實驗組,另一組為對照組,對照組采用標準乒乓球臺開展訓練,實驗組則采用標準乒乓球臺與單打球臺輔助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訓練。主要對正手攻球、平擊發球和反手推擋三種基本技術進行考核,通過對比實驗數據,對實驗前后兩組學生在身體素質、三種技術的指標進行分析。
3.4 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法對學生訓練后的效果和學習興趣等進行了解,進而為后續訓練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3.5 數據分析法
本研究采用SPSS24.0 數據分析軟件,對所回收的數據開展統計和分析,查看實驗前后兩組數據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
4 研究結果和分析
4.1 實驗前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相關指標對比分析
為了確保實驗的可行性和準確性,實驗前要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身體素質和乒乓球基本技術等方面開展相應的摸底了解,其測試項目應與后續實驗保持一致,都是對平擊發球、正手攻球以及反手推擋三種技術進行考核。通過實驗前對兩組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測試發現,兩組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表示兩組學生具備對比實驗的可行性。同時,通過對兩組學生的三種基本技術進行測試,發現兩組學生在發球、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擋三種基本技術上也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能夠進行下一步的實驗。
4.2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分析
實驗組應用的是標準乒乓球臺和單打球臺輔助相結合的訓練方式,而對照組則應用的是傳統訓練模式,兩種訓練模式對學生的50 米跑與立定跳遠成績都具有明顯促進作用。但對比兩組數據能夠看出,實驗組的訓練模式對于50 米跑與立定跳遠的成績具有更大的提升幅度,學生的進步也較為顯著,這表示采用單打球臺對訓練進行輔助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
4.3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技術方面的對比分析
4.3.1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發球技術對比分析
平擊發球作為乒乓球當中的基礎技術,是能夠讓學生做到先發制人、掌握主動,而不會被對方控制節奏的一種技術。同時,發球技術還是訓練和競賽當中的初始,存在回合就必然存在有效擊球,也就必然存在發球,因此在整個乒乓球運動當中,發球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實驗能夠看出,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在發球技術方面不存在明顯的差異,雖然兩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發球技術都有所提升,但兩者間也不存在顯著差距,說明單打球臺輔助器材的應用在平擊發球技術方面沒有獲得顯著效果。
4.3.2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正手攻球技術對比分析
在乒乓球的初級技術當中,正手攻球技術是動作結構較復雜且難度系數較高的技術,同時也是乒乓球比賽中較容易得分的方式。根據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組在正手攻球得分的平均數是11.7,而對照組的平均數則是8.26,P 值小于0.05,差異顯著,這說明單打球臺輔助訓練和傳統訓練模式相比具有更好的效果。運用單打球臺,讓學生先對正手攻球技術進行鞏固,對擊球點及方向把控好,而后再讓其進行機械性的重復訓練,增加單位時間的訓練次數,就會讓學生快速掌握正手攻球的基本要領,增強其手感,并提高其對球的控制能力。本實驗充分表明,應用單打球臺輔助器材和標準球臺相結合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對正手攻球技術快速掌握,有助于其正手攻球技術的提升。
4.3.3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反手推擋技術的對比分析
反手推擋是乒乓球運動中較為簡單的基本技術。實驗后發現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前后差距為2.12 個,P 值小于0.05,差異顯著。而從兩組的訓練效果來看,實驗組的平均值為13.15,對照組的平均值為11.03,實驗組的反手推擋訓練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這表明通過單打球臺輔助反手推擋訓練,再結合標準球臺,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找到主動擊球的感覺,更好地對標準球臺擊球的空間感與距離感進行適應,更好地對反手攻球的技術要領進行掌握。
從實驗能夠看出,單打球臺輔助和標準球臺相結合的訓練模式,對于乒乓球初級技術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對于提高反手推擋和正手攻球技術具有更為顯著的效果,這表示應用單打球臺輔助訓練可以對訓練時間進行更為有效的利用。通過對單打球臺的輔助應用,讓學生的練習次數增加,擊球板數和擊球數量都相應地增多,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訓練積極性,從而促進了訓練效果的提升。
4.3.4 實驗后三項技術的平均數對比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采用單打球臺輔助和標準球臺相結合的訓練模式,其訓練的效果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的差異,尤其是在正手攻球與反手推擋這兩個方面的基本技術上更具有顯著的提升效果。此外,有關專家也十分認同此訓練效果,認為此訓練模式較為靈活,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乒乓球基本技術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推廣和應用價值。同時,單打球臺的應用對于體育器材的創新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4.4 實驗后訓練評價分析
4.4.1 實驗后乒乓球訓練效果的調查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通過讓學生對訓練效果進行自我評價可以了解到,實驗組當中61.82% 的學生覺得應用單打球臺進行輔助訓練的效果較好,能夠很好地調動其訓練的積極性。58.19% 的學生覺得使用單打球臺輔助訓練的效率十分高,能夠讓自己有更為充足的勁頭參與訓練。65.46% 的學生覺得單打球臺輔助訓練有助于促進其正手攻球、平擊發球和反手推擋技術的提高。總體而言,大多數的學生對單打球臺輔助訓練非常認可。69.7% 的學生覺得單打球臺輔助與標準乒乓球臺相結合的訓練方式是切實有效的;65.6% 的學生對乒乓球訓練課的興趣越來越高,對所學內容更愿意接受。61.2% 的學生認為,通過單打球臺輔助訓練更好地促進了自身自信心的提高;82.4% 的學生從整體上對單打球臺輔助訓練的效果感到滿意。
4.4.2 實驗后學生對乒乓球課的學習興趣分析
根據實驗可以了解到,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的學習都具有較高的興趣。根據整體比較能夠看出,實驗組學生在“這是一種全新的練習方式”“訓練形式很新穎”“訓練方式讓我十分感興趣”以及“這種訓練方式讓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這幾個方面的選擇占比都高于對照組,尤其是在“學習興趣”這個角度,實驗組所占百分比更是高達77.8%,遠遠高于對照組的51.6%。由此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對乒乓球訓練具有更高的興趣,這種傳統訓練和輔助器械訓練相結合的模式更具新穎性,更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更為快速地掌握技術動作,有助于其后續訓練的順利開展。
4.4.3 實驗后學生課后學習情況對比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數據能夠看出,在“課后你會主動進行乒乓球練習嗎?”“課后你每次練習乒乓球的時間是多久?”“每周你會參與乒乓球運動幾次?”“你會對乒乓球比賽和有關報道進行關注嗎?”這幾個問題中,實驗組的數據都比對照組高,尤其是采用單打球臺輔助訓練的學生,其每次課后訓練的時間相對較長,百分比為74.5%,而對照組則只有33.2%,還不到實驗組的一半。從中可以看出,利用單打球臺輔助訓練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自主訓練積極性的增強,促進其技術學習效率的提高,而對照組課后乒乓球學習則更多地處于被動狀態,主動進行練習的學生相對較少,其技術提升也不明顯。此外,應用單打球臺輔助訓練還可以促進學生步法的協調性與移動配合能力的提高。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第一,根據實驗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采用不同的訓練方式,所獲得的訓練效果也不同。利用單打球臺輔助訓練和標準球臺訓練相結合的模式的實驗組學生,其乒乓球基本技術的提升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第二,根據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身體素質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實驗組學生訓練次數與對照組相比更多,訓練密度也更大,其在50米跑與立定跳遠的成績方面顯著優于對照組學生,這表明單打球臺輔助訓練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第三,采用單打球臺輔助訓練,可以讓學生的自主參與、合作探究意識得到更好的提升。第四,采用單打球臺輔助訓練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乒乓球的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同時也讓教師的負擔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第五,利用單打球臺與傳統訓練模式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訓練,遵循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是一種創新的訓練手段,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乒乓球的積極性,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改的思想。
5.2 建議
首先,根據專家建議和實驗分析,要想提升乒乓球訓練的效果,應該及時引進更高效、實用和先進的輔助訓練器材。加大對器材的經費投入,讓乒乓球訓練器材比較單一的問題得到解決,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乒乓球訓練效果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其次,對于教師來說,應該重視乒乓球的文化和相關知識的普及,促進學生對乒乓球以及輔助器材認知與理解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激發其對乒乓球的學習興趣。再次,對于學校來說,應該重視對乒乓球訓練課程的完善,對單打球臺輔助器材進行充分運用,使單打球臺所具有的特點得以充分發揮,從而利用輔助器材促進學生乒乓球學習效率的提高。同時,還要廣泛應用單打球臺,遵循規范、科學和實用的原則,為乒乓球訓練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因單打球臺輔助訓練有助于乒乓球訓練效果的顯著提升,建議將此輔助教學方法運用到其他持拍類球類運動當中。
參考文獻:
[1] 賀忠. 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教學輔助手段及器材運用研究[J]. 傳播力研究,2019(11):218-219.
[2] 徐樹仁. 輔助器材“單打球臺”在中學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D]. 哈爾濱: 哈爾濱體育學院,2019.
[3] 黃燁. 乒乓球運動訓練輔助系統設計[J]. 設計,2022(7):57-58.